分享

从经济学角度如何看待现实中计划和市场方式同时存在的辩证关系

 z55j03b55 2023-02-24 发布于江西

图片

没有时间整理,一有新的想法首先记录下来,以期后来成为一套可产生价值的体系。

今天复听关于22课中实证和规范经济学的解释。其中提到了关于计划和市场在国家、企业中的存在,并以这种事实的存在,用事实解释事实的得出了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有一定经济学或是逻辑功底的朋友,应该在这时敏感起来。用事实解释事实是永远会跟新的事实矛盾的,会形成特殊理论,没有解释力。

但事实中两厢共存又不可否认,要进行解释,而能够跟自己最初的假设搭起一个逻辑链条,让这个事实跟假设自洽起来,非常见经济学穿透力的功底。

万事万物变化,包括一次能量转换、一个物品交换、一套合约更替,都遵循成本最低原则。即成本低的在持续演进中,凭概率而剩出,用学术的话说就是边际收敛到成本最低而已。

那这种现实中的计划与市场的共存、转换,以及所产生此消彼长的关系如何来看待呢?

按照成本低的在持续演进中,凭概率而剩出的理论。当前的一个运行方式,一定来自于前一次成本降低比较剩出的那个方式,这时候人们会选择将其固化下来。虽然我们还可以进行新的比较,但在结果出现之前一定是继续使用前期优剩的,最符合成本低的原则。因为在选择已有可控成本,和试探不可控新方式,一定使用已剩出的符合边际收敛原则。这是在当下静态观测的一个结论,这时候的形态必然固化的,一般人说是计划。

但是在新条件下随着新因素的不断参与,静态的选择也不断接受来自新运行方式各个方面的突击。随着时间的积累,之前优剩的那个方式的成本,最终会被新成本低的方式所替代。因为是成本高的方式,是不会导致人们选择的,而且即使选择,也会最终导致成本高的选择主体被淘汰,所以最终保留的只能是成本低的方式。这也符合边际收敛原则。这是动态观测的一个结论,这时候的形态必然是市场。

他的逻辑是市场决定了低成本的方式,在没有新的低成本方式出现前,要固化前一个剩出的方式,而这个前剩出方式必然会被之后后剩出的方式所取代,取代的原则也是边际收敛原则,即市场。所以,固化只是出现新方式前,没有被突破的一种状态而已,而这种状态的决定取决于边际收敛原则,即市场。市场的演进只是重复筛选、固化、筛选、循环往复的这个过程而已。并不是我们主动选择控制的结果。

因为你这个固化的基础是边际收敛,任何人不可能逃脱这个主线,逃脱的都在乌托邦中可以找到诗和远方。也不可能设计,因为对于新进因素繁杂程度,以及引起的蝴蝶效应,人是没有算力处理的。不信你可以继续观看,当下经历最痛彻全球显著蝴蝶事件。所以固化是基于边际收敛。

固化的更替,更是遵循边际收敛原则。

所以,计划本能称之为计划,应该称为固化,现实中计划和市场方式,就是边际收敛原则中,固化更替的转化而已。

不知道你明没明白有我前文所说的边际收敛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