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商业丨这届年轻人为什么开始逃避“热门”旅游地了?

 旅游地产观察 2023-02-24 发布于云南

自去年暑期一波“独库公路变堵哭公路”的报复式旅游后,2022的十一假期和2023的春节假期,“反向旅游”一词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

本文作者:夏樱樱

全文共 1477 字,阅读需要 3 分钟

淡季难
“淡城”替代

随着80、90后从“观光式旅游”转为“度假式旅游”,95、00后也从原本的“热衷打卡”,转为“躺平式旅游”。

对于这类人群来说,“热门”两个字是他们看到就要“摇头”的存在。他们并非不想看著名的秀丽河山,只是在有限的法定假期里,这些热门目的地和著名旅游城市到处都是“人从众”,而在许多的传统旅行玩法里,打卡比上班起的还早,旅游比工作还要累,光是想想,就让人退避三舍。


所以,既然没法在人少的淡季出行,那就找个“淡城”,悠闲的“躺平”吧。他们会选择一个陌生的、没什么热度的“冷门”旅游城市,不热衷传统景点游览、不盲目于网红目的地打卡、也不去逛当地的地标性步行街,甚至不做攻略,没有任何计划。

这些新一代的年轻人会挑一个舒服的酒店或者民宿,吃着外卖,睡到日上三竿。他们不在乎有没有所谓的“旅行的收获”,只想逃离工作的城市,在有限的假期里给自己“恢复电量”。

“反向”种草热
冷门变热门

打开小红书和抖音,“冷门旅游城市”、“冷门小众旅游”、“冷门旅游景点”的种草越来越多,这足以说明年轻人旅行偏好的改变。

去年暑期,博主“nya酱的一生”陆续发布了几篇云南旅游的视频,视频一开头就是“我来云南半个月了,除了昆明哪都没去”、“有啥吃啥,走哪看哪”。视频在B站收获了近200w播放,在小红书获得收藏点赞超50w。

去年8月,一位小红书博主发布了自己在黑龙江鹤岗高级酒店的居住体验,超高的性价比和小城质朴的气质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让这个东北小城在“2万一套房”之后又再度火了一把。根据去哪儿平台显示,鹤岗的四星、五星酒店,暑期预订量同比2021年增长7倍之多。

去哪儿网发布的春节报告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湛江、揭阳、惠州、泉州、南宁等小众目的地春节期间机票预订量均已超过疫情前(2019年)同期。同时,酒店连住3天以上订单量创历史峰值,平均入住时长同比增长3.6小时。说明人们不再选择在各个景点和旅游目的地间奔波,而是更偏向于在一个地方安逸地度过。

是机遇

也是挑战

究其原因,“反向旅游”和露营、自驾游的火热原因有许多雷同之处:安逸、自在、远离人群、不受拘束。喜爱“反向旅游”的年轻人并非真的是有“反骨”,只是他们对旅游的定义变得更加主观,对旅行的追求也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他们认为那些雷同的景区、相似的网红步行街、差不多的商业古镇、“全国统一”的小吃街......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而这些,是否也该是当下旅游业应该反思的呢?

而对于这些“小众”目的地来说,突如其来的流量虽然可以促进一定的经济和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也很多。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加强监管,谨防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链因热度而随意涨价,服务人员的接待能力也要提升,毕竟在这个种草时代,“口碑”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小众目的地更需要保持当地的差异化特色,切勿因一时热度而过度开发。一旦造成生态的损坏、人文历史的破坏、商业化同质化,热度的流失也会十分迅速。把握好发展与特色之间的平衡点,才能抓牢机遇,让一时流量成为长期的、可持续的热度。

如今,“反向旅游”的风潮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冷门”正在逐渐热门,“小众”也变得越发大众。到那时候,这些年轻人也许又会去开辟新的“旅行地图”,越来越多有魅力的小城将会被看见。

下一个备受宠爱的“小众”城镇,又将是哪里呢?





你认可这样的“躺平式旅游”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