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蚂蚁345亿美元的募资额,是如何卖出的?

 富途安逸 2023-02-24 发布于广东

「富途安逸」是富途旗下的企业服务品牌,提供美股、港股IPO分销及ESOP期权管理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为100+新经济企业提供服务。


                    

自打蚂蚁集团官宣上市以来,市场都时刻关注着其IPO进度,估值也一路提升。最初的估值只有2000亿美元,但在22日,一家投行研报中给出的估值甚至高达4600亿美元。

根据当前招股的情况计算,本次蚂蚁集团A+H股将通过IPO筹集约345亿美元,超过此前沙特阿美公司290亿美元的募资记录,成为全球迄今为止募资规模最大的IPO。

如此大型的IPO规模,无论是对资本市场、IPO参与方还是上市企业自身而言,都是一次充满挑战的攻坚战。其中,蚂蚁集团在H股将募集约1336.8亿港元,本文以香港市场为例,与大家分享蚂蚁集团将如何在港股完成这笔巨额募资。

在港IPO,蚂蚁要走过怎样的发售流程

如果企业准备在香港上市,公开发行份额将分为两个部分: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两者主要在发行总额占比、投资者要求、分配机制上有所不同。


但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的9:1并不是绝对不可改变,如果企业市值在100亿港币以上,企业则可向联交所申请,将公开发售的比例调整到低于10%。

例如,蚂蚁集团在港股共计发行16.71亿股,每股定价80港元,但蚂蚁集团将国际配售设置为约16.29亿股,公开发售则为4176.8万股,通过公开发售募资的金额为33.41亿港元。

这是因为部分企业不希望股票分散在过多的投资者手中,则会向联交所申请,但仍需要满足港股的另外一个上市条件:股东数量不少于300人。否则,即便认购足额,仍有可能上市失败。

而且从上市后的流动性来说,拥有企业股票的投资者数量越多,产生的交易越频繁,可以避免陷入“没有交易量——越少人关注——越难提升交易活跃度”的“流动性陷阱”。

此外,香港市场还有一种独特的机制——回拨。意思是,当公开发售出现超额认购,即普通投资者认购的份额超过了公开发售的原定份额的情况,国际配售份额就要回拨到公开发售份额中,用来满足零售投资人的认购需要。

除非公司向联交所申请豁免,否则回拨将强制执行。而回拨的比例,根据超额认购的倍数有所不同,具体而言:

  • 超额15倍,但少于50倍的,需回拨致使公开发售份额达到30%

  • 超额50倍,但少于100倍的,需回拨致使公开发售份额达到40%

  • 超额100倍的,回拨给公开发售的份额要达到50%,也就是对半分


举个例子,“富途打新百亿俱乐部”中的沛嘉医疗,在当时招股时公开发售的认购股数超出原定的股数1184.41倍,在最终配发股票时,将国际配售的6亿多股重新分配至公开发售,两部分股数分别占可认购股数的总数50%。

△ 沛嘉医疗配发结果公告


港股IPO,
有哪些角色影响投资者心理

在蚂蚁集团的公告中,H股发行的规模达1336.8亿港元,如此大的募资规模,不禁让大家好奇如何能够获得足额的认购?在过往的案例中,百威亚太也曾在2019年被市场高度关注,并在当时被称为“全球食品饮料行业最大规模的IPO”,最终却因认购不足,取消了IPO。

这也是许多上市企业担忧的问题的,IPO的成功不仅依靠于企业自身业务的强劲,还需要考虑当前市场的热度、投资者的情绪等等。那么在IPO过程中,都有哪些角色会影响投资者认购的心理,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最终募资额呢?

▎保荐人

每个企业招股书的封面,都会有保荐人的出现,蚂蚁集团本次港股IPO的保荐人中,就有花旗银行、摩根大通、摩根史丹利、中金公司等知名投行出现。

保荐人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担保人、推荐人,通过对公司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后,按照法律规定担保和推荐公司到交易所发行上市,类似学生在申请学校时找老师写的推荐信一样。

与推荐信一样的逻辑,不同的保荐人在市场上的口碑、认可度是不一样的,这也就会影响到股票发行的情况,有着较为知名的案例保荐人推荐,就有可能成为投资者们认购股票的推力之一。

▎承销商

承销商负责对外销售企业IPO的股份,承销方式包括软承销和硬承销,蚂蚁这次如此巨大的募资额,承销商的作用也非常关键。

承销商自身的业务能力、品牌认知度、与上市公司项目团队的配合程度等等因素,将影响它销售股份的多少,从而影响了上市公司是否能够如愿达成自己的募资额。同时,承销商还会进一步为上市公司提供协助,使用各种手段,帮助上市公司股份维持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

通常企业IPO时承销商不止有一家,“主承销商”除了销售股票外,还会负责和协助一些事项,比如参与管理层与审计师的尽职调查会议、就市场状况及IPO时机提供意见等等。


▎基石投资者与锚定投资者

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像蚂蚁这样,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品牌认知度,二级市场上投资者类型众多,但企业路演并没有办法与投资者们一一对话,加上他们不一定有时间阅读上百页的招股书和研究报告,导致企业价值很难快速被了解和认可。若想要让投资者入场认购,还需“领头羊”。

基石投资者是上市公司在正式招股前,已经锁定购买其新股的投资者,他们在招股前就会与上市公司签署好认购协议,承诺按照发行价购买上市公司发行的新股,一般还会有上市后6个月的锁定期。

那么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基石投资者的出现,将起到一定的“定心丸”作用,毕竟提前认购,并且可以接受锁定期的要求,愿意长期持有,就表示了他们对上市公司的认可度,倘若这些基石投资者过往都有知名的案例,无疑会增加整个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

除了基石投资者外,还有一类投资者为“锚定投资者”,他们所下的订单为“锚定订单”,是指在企业路演的簿记开始前就明确表达了投资意向,并且在路演和簿记的第一天就下达的订单。

锚定订单不是制度上的安排,可以说只是一种商业行为,虽然没有基石投资者那么稳,但早期就已经有认购意向,也会成为其他投资者认购的一种无形推力。

▎投资者活跃的渠道

除了较大的机构投资外,零售投资者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

随着85后、90后的财富积累,其财商也比过往的零售投资者更加成熟,他们活跃在不同的投资者渠道中,形成了一定的聚合效应,若能够在合适的渠道对这类人群进行有节奏的宣发形成认知,同样会有可观的认购金额表现,助力企业完成预期募资额。

以富途为例,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在富途单一平台上出现了百亿级别的认购,比如农夫山泉,在富途的认购金额达到了351亿港元,是其公开发售部分的60倍。


上市,永远不是企业经营的终点

对于企业来说,上市仅是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如前文所说,如果企业的投资者数量过少、交易量过小,将有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

截至10月27日,港股市场中共有2427只股票,但被纳入港股通股票池的320只股票,数量上占比约11%,但却占据了全部港股股票市值和成交额的90%以上。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港股市场企业,流动性非常差,这会带来高管、员工期权变现难,少量卖盘就会引发股价大幅波动等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