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大型新股频出,龙头企业为何独爱港交所?

 富途安逸 2023-02-24 发布于广东

「富途安逸」是富途旗下的企业服务品牌,提供港股、美股IPO分销、投资者关系管理与PR及ESOP期权管理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为400多家新经济企业提供服务。


                     


8月11日,港交所在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据财报显示,港交所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6亿港元,营收为109亿港元,较去年上半年上升24%,创下半年度营收表现的最高记录。

尽管今年全球疫情反复,但依然阻挡不了港股IPO上半年的强劲势头。截至6月30日,港股市场IPO融资规模达2097亿港元,凭借六只超大型新股,位列全球第三。


与去年同期相比,2021年上半年香港上市新股总计46只,较去年上半年下降22%,但融资总额却上涨138%。


三年前的上市制度改革


2018年,为了给传统的香港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港交所大刀阔斧地推出了上市制度改革,在《上市规则》中新增三个章节,首次允许了三类公司赴港上市: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新经济公司、符合资格的海外上市公司。

新政的推行让很多曾经徘徊在港交所门外的公司纷纷选择在港上市,使得香港资本市场焕然一新,逐渐蜕变为更加多元国际化的资本生态圈。

据港交所披露,香港已经成为了亚洲最大及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资中心。截至2021年6月30日,近三年来赴港上市的医疗健康公司共计67家,公开招股募资额达2090亿港元,其中包括33家18A公司,即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


此外,香港更加包容多元的上市制度无疑也吸引了众多新经济公司的到来。在过去的三年,已有超过300家TMT公司登陆香港,且总市值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8%。如今,新经济公司已经成为了香港新股市场成长的主要驱动力。


香港资本市场的新规动态


随着过去三年新经济公司的不断加入,香港市场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变。港交所也在不断调整、推出新的改革措施,以巩固香港市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今年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两项改革分别为恒生指数的扩容和FINI平台的推出。


▎恒生指数扩容,吸引新经济企业



恒生指数自1969年推出以来,一直是港股市场最具代表性的旗舰指数之一,反映了市场整体的行情走向。

但随着赴港上市的新经济企业持续增加,目前恒生指数包含的52只成分股样本已经无法覆盖整体的市场行情。截至2020年12月,恒生指数对整体市场的市值覆盖率已经降至57.6%,成交量覆盖率仅为50.5%。

今年3月,恒生指数宣布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革优化:

  1. 恒生指数将增加成分股数量至100只,目标于2022年中前增加至80只
  2. 按七个行业组别挑选恒生指数成分股,每个行业组别的市值率不低于50%
  3. 放宽上市历史要求,上市历史要求将缩短至三个月
  4. 保留香港公司的代表性,维持20~25只香港公司成分股数量
  5. 对所有恒生指数成分股采用8%的权重上限,包括同股不同权/第二上市成分股

对于公司而言,被纳入恒生指数的好处不言而喻。首先,公司知名度将大幅提高。一旦公司股票被纳入恒生指数,市场上的主流媒体和券商都会争相报道分析。其次,公司股票交易更加活跃,可以享受流动性溢价。公司成为恒指成分股后,多只追踪恒指表现的基金机构为了确保回报率紧贴恒指,不得不配置新加入的成分股,从而抬升股价。

而此次恒生指数的优化细节,无疑是利好众多有潜力的新经济公司和二次回港上市的公司。

纵观近三年香港的新股市场,新经济板块正在急速扩张。考虑到众多表现优异的新经济公司上市时间较短的特性,在保证恒生指数可以最大限度捕捉到龙头新股的前提下,上市历史的条件从此前的上市时间两年缩短至三个月。


另一方面,三年前港交所的上市改革为中概股公司的回归打开了便利的大门,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回港二次上市。为了更加准确反映这些回港上市公司对港股市场的影响,恒指成分股中的同股不同权和第二上市公司的权重将从此前的5%上调至8%,预计将纳入更多的中概股公司。

▎FINI平台推出,IPO结算周期变短


今年7月6日,港交所宣布,将会落实推出全新平台FINI(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目的在于全面简化、数码化香港的首次公开招股(IPO)程序。港交所将采纳T+2的结算周期,预计最快于2022年第四季度实施。


长期以来,港股IPO结算周期长的问题一直被人所诟病。新股定价后,从配发、结算到最后正式交易平均需要5个工作日的时间。和其他各国交易所相比,新加坡和香港较为接近,大约需要6个工作日,而伦敦和纽约的交易所结算周期仅需3个工作日。香港如果想进一步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目前港交所T+5的结算周期显然需要调整向国际市场看齐。


此次FINI平台的推出,IPO结算周期缩短至T+2,预计为香港的IPO结算程序节省了75%的时间。表面上看,此举仅利好投资者,降低了投资者冻结资金期间承受的风险,同时减少了杠杆融资的利息支出。但实际上,IPO结算周期缩短对上市公司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减少新股上市破发的机率。今年年初,达沃斯经济论坛期间,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不少新经济公司上市后股价大幅下跌,这很有可能是由于市场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将新股定价到交易的时间缩短,有利于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更好地反映新股上市的价值。例如第二上市公司的股票,在IPO结算期间,出现因美股市场波动而造成公司部分股票下跌,从而引发在港股上市首日即破发的情况,对于投资者和公司而言都是一笔损失。

第二,保证港股市场充裕的资金流动性。推出FINI平台后,投资者可以选择采用压缩预先付款模式,减少热门新股在认购期内冻结大量预付资金的情况。例如今年快手IPO期间获得超过140万散户认购,冻结资金超过1.28万亿港元,导致港元市场流动性迅速抽紧。极端情况下,流动性的抽紧会造成港股市场短期内发生动荡。

港交所,未来可期


除了上述的两项重大改革措施以外,港交所还在积极地推动更多新规政策。

港交所在三月刊发了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咨询文件。如果咨询建议获得通过,将进一步拓宽中概股回港上市的路径。

此外,港交所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就香港设立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制度具体建议咨询市场意见,据彭博报道称,有望最快今年底引入SPAC上市模式。


一系列的改革让市场对港股IPO下半年的表现寄予厚望。多家机构预计,港交所2021年IPO募资额有望达到4000~5000亿港元。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在刚结束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指出,目前有约200家企业正在排队IPO申请上市,等待发行数量“显著而健康”。

下半年,香港新股市场是否能延续上半年的火爆景象让我们拭目以待!




▬  富途安逸企业家内参  ▬
专家讲座 | IPO攻略 | 股权激励设计
▼ 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