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炊事员在朱老总饭里下毒,准备枪毙时,杨奇清却一句话令案情反转

 退休老头吴工 2023-02-24 发布于北京

投毒暗害朱德的炊事员被抓了现行,锄奸队长杨奇清却迟迟不处决。他的这个举动让众人大为不解,人证物证都有,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对方可是要残害朱老总的坏人,百死不足惜。杨奇清却说,还要再慎重。杨奇清发现了什么,炊事员真的是凶手吗?

1940年,八路军总部的炊事员高二根,被民兵队长莫三航抓到,正在往饭菜里投毒,而他这顿饭,就是为朱德做的。

文章图片1

莫三航和高二根关系不错,每次到了总部,都要去看一看自己的这位朋友,聊两句话。

那一天,他刚到厨房,就发现高二根有点躲躲闪闪,而且坚决不让莫三航碰他做好的饭。

莫三航觉得有些奇怪,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突然他发现高二根背着他,拿出了一包东西,鬼鬼祟祟地洒到了碗里。

莫三航感觉不对劲,他认为高二根下了毒,因此把碗抢过来,一路吵吵嚷嚷地找到了朱德的房门前,闹得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

文章图片2

其实一直到这个时候,都只是莫三航的猜测和一面之词。但是下毒是真的,吃了米饭的小鸡当场就死了,就是不知道是谁下的毒。

相比于莫三航的能言善辩和巧舌如簧,高二根更加木讷,既像是有苦说不出,又像是被人揭穿无法再辩解。

当时,敌人的确派出了很多特务,假扮成群众或是其他地方来的工作人员,然后在我党内部兴风作浪,因此同志们的确风声鹤唳,恨不得杀一儆百。

杨奇清就见证过被特务牵着鼻子走的案例。1931年4月,红军部队的一个连共120人,被两个蒙着脸、只留了眼睛的人随手一指之后,就被当成这两个人的同伙处理了。

文章图片3

后来,一个国民党的女特务,故意把红军部队一些人的名字,写在她藏好的笔记本上,女特务被捕后,假装痛改前非,把笔记本上的人都供了出来。

这些人莫名其妙就被扣上了卧底的帽子,不交代罪行就是冥顽不灵;而不承认罪名就是嘴硬,总之,没人相信他们的苦苦辩解。

由此造成的我党人才的流失,正是敌人想要看到的。

杨奇清不想再让这样的风气持续下去,因此他强烈反对逼供,也不愿意因为莫三航的义愤填膺,就跟风相信高二根真的是卧底。

可是,木讷至极的高二根,最多就会说“我真的没有”,也想不到任何能证明自己清白的方法。

文章图片4

杨奇清能看到疑点,比如供词里只有莫三航的推测,高二根最终承认投毒。但他从哪个组织来,又是如何争取到了八路军总部炊事班,高二根一概没说。

而且,退一万步说,高二根真的是卧底,他为什么不早早动手。却非要选一个有人在的时候,还作出偷偷摸摸的样子,是生怕别人不起疑心吗?

更重要的是,能当卧底的,首先要心思缜密,头脑灵活,最起码要善言谈,才能应对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境。但很显然,高二根完全不是这样的人。

高二根才被抓住的时候,一直都在否认罪行,为什么在莫三航等人审问之后,就承认了呢?

文章图片5

杨奇清决定从两个人的身份背景查起,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他惊奇地发现,高二根出身贫苦,但他真的当过伪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的确有可能,伪军高层派他过来执行任务。

但是,他当伪军并没有多少时间,而且是在在和八路军的战斗中被俘虏的;在经过了党的教育之后,主动加入了八路军,想要一起打鬼子。

高二根在做伪军之前,本来是一名厨子,被国民党强征为农夫,后来又编进伪军充数。以他这么浅的经历,想要成为卧底,恐怕国民党不会如此轻率。

杨奇清也发现了莫三航的诡异之处,相比起高二根的简单明了,莫三航有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经历。

文章图片6

莫三航虽然也出身贫农,但他会来事,很懂得随机应变,所以很快就当上了民兵队长,在一次行动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住了。

正当战友们计划着要去营救的时候,莫三航自己跑回来了,并且口若悬河地夸耀自己,是如何机智地逃出生天的。

那个时候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更何况又不能去找对方核实情况,莫三航还是民兵队长,所以大家也就重新信任了他,久而久之也没人记得这个疑点了。

因此,尽管大部分人都觉得案情已经真相大白,但杨奇清还是认为,至少应该把疑点搞清楚。不能盲从证词,随大流地去断案。

杨奇清也是在进行走访调查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莫三航意外被放回的细节。他心里有了一个猜测,能解开谜题的,只有莫三航。

文章图片7

莫三航此刻非常高调,高二根想要谋杀朱德,就是反革命,就是反共产党,而他把这样一个大坏蛋检举出来,这是多么的大功劳。

不过他也是过于心急了,忽略了一个他供词当中的漏洞,他说和高二根是好朋友,可如果朋友犯错,第一时间应该是规劝而不是闹得沸沸扬扬。

就算莫三航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个性,一定要让坏人受到惩罚,但这个人毕竟是自己的好朋友,那么此刻莫三航高兴的表现就是不对的。

至少,看不出来他有一丝一毫为朋友担忧或者惋惜的意思。

而且在审问的过程中,高二根一直坚定地否认自己投毒,莫三航等人还对其拷打,逼迫对方认罪。

文章图片8

最后高二根实在熬不住了,才被迫承认自己是特务,但他又交代不出来自己的上级是谁,给了他什么好处。

杨奇清审问他时,问他为什么突然承认,他红着眼睛说,是莫三航告诉他,承认他是卧底,莫三航才能救他。

原来,莫三航才是卧底,他是真正地要投毒给朱德的人,只不过高二根老实归老实,却又非常认真负责,莫三航一直没找到机会。

莫三航也曾诱惑高二根和他一起叛变,毕竟国民党反动派给的钱更多。高二根认定了共产党,丝毫没有受到诱惑。

文章图片9

反而莫三航每次去厨房东摸西摸的行为,让高二根其实都不高兴,并且很提防他,就怕首长们吃出了问题,那他的罪过就大了。

眼看着一段时间过去了,莫三航还没有完成暗杀八路军高层的任务,他也着急了起来。在他看来,高二根就是他执行任务最大的绊脚石。

因此,他才想出了这么一个计策,先把高二根除掉,再介绍一个自己人进来,到时候投毒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儿了。

本来事情都进行得挺顺利的,战友和群众的情绪,也被他完全煽动起来了,都想看高二根早日被处决。

文章图片10

而且高二根也在他的巧舌如簧之下,认为曾经参加过伪军是污点,而只要他承认投毒,莫三航就会帮他掩盖这段黑历史,并且帮他脱罪。

没有想到,莫三航还在得意忘形,杨奇清已经摸清了他的底细。他被捕之后,生怕受皮肉之苦,于是赶紧和盘托出事情的原委,妄想坦白从宽,他还能继续混下去。

杨奇清明察秋毫,公正无私,没有让他的诡计得逞。他的谨慎,还来自于毛主席的一句叮嘱。

从1933年开始,我军设立了政治保卫局,杨奇清担任执行科科长。保卫局另外还有一个侦察科,主要负责情报和反特务的工作。

文章图片11

由于领导的安全问题容不得半点疏漏,因此在工作中,就很容易杯弓蛇影,对于所有人都不信任。

因此,侦察科的同志们逐渐养成了一种凭感觉做事的风气,只要有人被孤立,或者是被举报,那么这个人肯定就有问题,没有问题打一顿也就有了。

很多优秀的同志因此受到影响,不仅浪费了革命的人才,更是让大家战战兢兢,生怕有人也举报了自己。

因此毛主席在1938年的会议上说,“锄奸运动”是有必要的,但要分清首要、胁从,另外主动犯罪和被骗的,顽固与动摇的区别。

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尽量争取到后者的支持,不能矫枉过正,不能冤枉好人。锄奸可不能让群众蒙冤。

文章图片12

杨奇清在自己的工作中,一直牢记老主席的教导,所以他才能在案件审理中,不盲目听信证词,也严格要求部下,一定不能严刑逼供。

杨奇清破获的另一个特务案,就是依靠他坚守原则,才没有被特务所利用。

那是在1943年6月,襄阳城发生了一起特大特务案,由于襄阳刘县长的死,挖出了几十个特务。

为首的特务就是县长的秘书李金明。而且正在调查这个案子的公安局刘局长还得意洋洋地说,此案还能再扩大,还能抓住更多特务。

文章图片13

杨奇清直觉有蹊跷,于是他冒着炎热的天气,赶到了襄阳,刘局长继续抓特务去了,杨奇清就先看起了卷宗。

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因为这些卷宗除了姓名、年龄、籍贯等不一样,供词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受了李金明的指派,被利益蛊惑,当了内奸。

和其他的屈打成招一样,这些供词里面,也没有说清如何接头,上级是谁,任务是什么。但是,每一个嫌疑人都签字画押了。

杨奇清问档案员,为什么供词写得这么简单?档案员见怪不怪地说,这样的人太多了,哪里来得及。反正都犯了一样的罪,卷宗写得一样有什么问题?

文章图片14

而在所谓的主谋李金明的供词里,记录得则更加简单。李金明承认,是他走漏了消息,导致县长被特务枪杀。

怎么走漏的,来了几个特务,怎么如何实施暗杀计划等,一概没写。

细心的杨奇清还发现,李金明按的指纹特别深,就好像他为了确认自己的罪行,至少还用了另一只手,一起使劲儿往下按一样。

杨奇清顿时明白,这恐怕又是一起屈打成招,而他所指控的那些人,因为经不住逼问,不得已就把平时和自己不对付的人一起拉下水。

文章图片15

就这样,这个特务案才会越来越大,才会有刘局长所说的,顺藤摸瓜,继续扩大规模,彻底铲除内部奸细。

此时刘局长又抓了三十多人回来,杨奇清让他仔细描述案发时的所有细节,却发现,刘局长就凭着县长的警卫员小李的几句话,就完全相信了他的话。

小李说,他陪着县长下乡开展工作,在襄阳城外的一条山路上,突然被几个特务乱枪射击,小李带着县长躲避不及,一颗子弹打中了现在的头,县长当场牺牲。

小李一个人,既想去追赶特务,又要顾及县长的尸体,犹豫了一下,特务早就跑得没影了,他只好把血淋淋的县长先带回县里。

文章图片16

刘局长之所以如此信任小李的说辞,是因为县长遇害的地方,的确是有一片小树林,而且小李是县长的亲侄儿,他没理由杀害。

然而,县长头部的弹孔大小,说明射击者只可能是在10米左右的距离开的枪,那片小树林,距离县长中弹的地方,则有好几百米远。

在证据面前,小李终于放声大哭,承认是他杀了县长。原来二人下乡途中经过的那片树林非常适合打猎,刚好县长又看到了野鸡,就让小李打下来加餐。

小李的枪法不错,用的也是加拿大手枪,但第一枪没有打中,反而把县长的马惊了,马几乎直立起来,想把县长甩下身去,因此小李的第二枪,就刚好打中了县长。

文章图片17

小李害怕承担责任,于是把杀人的锅甩给特务;但知道他们下乡的事的,就只有小李、李金明以及县长本人。

于是李金明就成了已经被认定的奸细,无论怎么辩解都没有用,还要供出同伙,李金明被逼得写了几个名字,就这样一个人供两三个,不断扩散,牵连了七十多人。

而刘局长之所以非要李金明攀扯出那么多人,是因为他才是真正的叛徒,为了破坏革命局势,削弱革命力量,他就像趁着这个时机,让更多同志被误杀。

文章图片18

凭着这样的审慎和认真,杨奇清查清了很多奇怪的案件,甚至还因为把案情查清一事,破坏了蒋介石对我党上层的策反,他的工作深得毛主席等领导的赞赏。

解放前,他作为锄奸队的队长,抓住了企图谋杀朱德的双面间谍“骷髅”;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出行,都是他在负责安保工作。

他热爱保卫工作,1977年,已经身患重病的他,拒绝了任何休养计划;将生命奋斗到了最后一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