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太多的道理,需要你自己去悟解。 也有着太多的智慧,需要你独自去参透。 得失是守恒的,人生是无常的,真正的智者、强者,往往可以做到:忍得、容得、舍得。 忍得 做人,多一些忍得,少一些爆发,日子会过得更平和,更温馨。 也只有学会多隐忍一点,多忍耐一些,日子才能慢慢走向豁然开朗。 正如苏轼所说: “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忍得住气,才能静得下心,最终成得了大器。 周国平说: “人生无非是等和忍的交替。 有时是忍中有等,绝望中有期待。 到了一无可等的时候,就最后再忍一忍,大不了一死,就此彻底解脱。” 世间最难的修行,就这一个忍字。 的确,忍别人,是一件难事,忍自己,也是一件难事。 忍得不够,忍得不及,反倒可能爆发出更大的伤害,承受更大的打击和惩罚。 反之,真正忍住了,还忍得漂亮的话,就可以慢慢成为人上人。 暂时的忍耐,是一种隐忍的智慧,这不是一种怯懦,更不是一种无能,而是一种蓄势待发的能量和智慧。 马丁说过: “每一个强大的人,都曾咬着牙度过一段没人帮助、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 过去了,这就是你的成人礼,过不去,求饶了,这就是你的无底洞。” 的确,成大事者,一方面要做到不拘小节,另一方面就是一定要做到足够的忍得。 就像流水不争孰前孰后,它争的是滔滔不绝。 苏轼在《晁错论》里所说: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做人,做事,要有坚韧不拔之意志力,之远见、之格局。 如此,方能在复杂的人世当中,一步步地走向目标之地。 《寒山拾得忍耐歌》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辱我、轻我、笑我、欺我、贱我,当如何处治乎?” 拾得答:“你且忍他、让他、避他、耐他、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做人,要胸襟宽广,做事,要大度隐忍。 一门心思做好事情,一心一意做好自己,在寻找、探索和追求的岁月里,慢慢地走向锋芒人生。 容得 一个聪明人,在现实当中往往可以做到:容言、容事、容人。 古语有言: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一个人,如果要成才,要成功,势必需要在生活当中不断地自我磨练。 这些磨练,是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源自于真实生活的磨砺,一个人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然后,接下来便可以做到:容得言语,容得诸事,容得众人。 秦朝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其中大意是:泰山之所以高大雄壮,在于它从不舍弃半点土壤;河海选择不排斥任何细流,所以才能源远流长,成全其大。 做人也是如此,懂包容,格局大,才能借助于自身的修养和品质,走向海阔天空,平步青云的人生路途上。 罗曼·罗兰说: “当你宽容别人的时候,你就不会感到自己和别人站在敌对的位置。” 深以为然,一个人的格局大了,见识的东西多了,自然也就可以做到容言,积极地听取各方的意见,尊重别人的选择,然后避免一些可以避开的灾祸。 做到容事,才能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心胸,汲取各方面的事态变化,也能够及时地刷新认知,增强能力,在各种事物上打磨自己,成就自己。 最终,做到容人,可以站在任何人的位置上,不管是友好的,还是敌对的,都可以包容,体谅。 然后,努力、豁达、从容地往前走。 舍得 人活一世,有些事情,有些东西,有些人,你再舍不得,其实也是没有用的。 不肯舍,不愿舍,不能舍,说到底就是一种执念,一种贪念在作祟罢了。 作家辉姑娘写道: “舍得是一种投资,有取必有舍,有舍才有得。你对这个世界不贪婪,世界自然不会对你太吝啬。” 一切都是有因果关系的,有的东西本就不属于你,也不适合你,可你越不甘心,越不舍得,就越强求不来,就越难以得到。 最终,白白内耗,活该痛苦。 赫尔曼・黑塞说: “有些人认为坚持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但有时候,放下才是。” 由此可见,一个人若是一味地坚守着不该有的执着,执拗地抓住一些不该拥有的东西。 那么,这些执念,最终就会成为你手上烫手的山芋,你抓得越紧,就越烫得疼痛。 与其付出巨大的代价来“得到”某些东西,甚至所付出的代价和牺牲远远超过自己也许还不能得到的事物,不如及时放下,才能成全你别样的成功。 贾平凹说过: “会活的人,或者是取得成功的人,其实都懂得两个字,那就是'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则世间里的所有东西,你能得到的,可以拥有的,都只是暂时的,最终也不能为你所有。 若是贪痴太深,贪恋太强的话,就会被其利用和损耗,沦为一种可悲的工具。 不如做到像蒋勋说的那样: “人生中有太多舍不得:许多人舍不得,许多东西舍不得,许多地方舍不得,许多时间舍不得,有时候也厌烦自己这么多舍不得。 过了中年,读一读佛经,知道一切难舍,最终还是都要舍得;即使多么舍不得,还是留不住,也一定要舍得。” 做人的一大智慧,就是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年龄阶段,该追求什么,该舍去什么。 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往自己的思想、心胸里载入更有价值的、更高级的东西,最终活得明白,也过得自在。 版权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
|
来自: 昵称26791142 > 《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