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业测试】江苏省2021-2022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地理试题 答案

 hjh2004 2023-02-24 发布于福建

一、单选题

    日环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遮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月球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的现象。图是某天文爱好者在观测日环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月球的是(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月球是(   )

A.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       

B.能自行发光发热的天体

C.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天体       

D.距离地球最近的球状天体

3.照片中拍摄到的亮环是太阳的(   )

A.内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答案】

1.A

2.D

3.B

【分析】

1.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三者都包含月球,BCD错误,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并列关系,不包含月球,A正确,所以选A。

2.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A错误;月球不能自行发光发热,只能反射太阳的光,B错误;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并不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C错误;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球状天体,D正确,所以选D。

3.日环食发生时,太阳没有被完全遮挡住,光球层仍然可见,色球层和日冕层背光球层的光芒所覆盖,所以只看得到光球层,B正确,CD错误,太阳内部用肉眼根本无法观察到,A错误,所以选B。

【点睛】天文学家把太阳结构分为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两大部分。太阳的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核心、辐射层、对流层3个部分,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3层 。

2021年10月11日凌晨,吉林省发生了一起陨石坠落事件,这颗陨石在坠落前产生的强光把经过的地区照亮得如同白昼。图为观测者当时拍摄的一幅照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

4.观测者看到的现象是(   )

A.陨石反射太阳光照的结果       

B.发生在地球的大气层之外

C.陨石内部核聚变反应形成       

D.陨石与大气层摩擦燃烧产生

5.这种现象反映了地球(   )

A.引力远大于其他天体       

B.大气层具有保护作用

C.具有安全的运行环境       

D.有较适宜的温度条件

【答案】

4.D

5.B

【分析】

4.根据材料信息,陨石在坠落过程中,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地球大气摩擦燃烧产生强光,D正确;事件发生在凌晨,没有太阳光,A错误;大气层之外,没有大气,不会产生发光现象,B错误;陨石内部不可能发生核聚变反应,C错误。所以选D。

5.陨石坠落与地球具有安全的运行环境和有较适宜的温度条件无关,CD错误;地球的引力不可能比其他的天体都大,A错误;陨石坠落过程中与大气摩擦,速度会大大降低,落到地表后,对地表的影响较小,所以说大气层具有保护作用,B正确。所以选B。

【点睛】陨石也称'陨星',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城市热岛强度反映城区温度与郊区温度的差异程度,用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表示。下图为某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

6.该市热岛强度最强的时间是(   )

A.5时至8时      

B.9时至12时      

C.13时至16时      

D.22时至24时

7.减弱该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

①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网 

②增加市区绿化面积

③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

④冬季减少集中供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6.A

7.A

【分析】

6.读图,根据图中曲线数值分析,在四季中,5时至8时,城市热岛环流最强,A正确。9时至12时,城市热岛环流在减弱,B错误。13时至16时,城市热岛强度呈波状加强,C错误。22时至24时,城市热岛强度继续加强但不是最强,D错误。故选A。

7.减弱该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网,减少机动车热量释放和温室气体排放,①正确。增加市区绿化面积,利于降低市区气温,②正确。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不利于空气流通,会加重热岛效应,③错误。冬季减少集中供暖,不利于人们的生活,而且浪费能源,该措施不可行,④错误。①②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吸热快而热容量小,使得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被称为砂田。图为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

8.推测在田地里铺设砂石的作用是(   )

A.阻挡下渗       

B.减少蒸发       

C.促进降水       

D.增大径流

9.砂石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   )

①蒸发 

②降水 

③下渗 

④径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8.B

9.C

【分析】

8.由材料可知,气候干旱区田地里铺设砂石,目的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B正确;能加大下渗,A错误,对降水基本不产生影响,C错误;下渗量增加,地有径流会减少,D错误。所以选B。

9.砂石可减少蒸发,加大下渗,减少地表径流,①③④正确,对降水影响不大,②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下渗受到土壤特性、降水特性、流域植被、地形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研究发现,近四十年来珠江入海口地区岸滩面积扩大,海岸线向海推进显著。图为1980-2018年珠江入海口部分地区岸滩面积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

10.广州市岸滩面积增加最多的时期是(   )

A.1980-1990年       

B.1990-2000年       

C.2000-2010年       

D.2010-2018年

11.1980-2018年间,岸滩面积增加最多的是(   )

A.深圳       

B.珠海       

C.香港       

D.广州

12.该地区海岸线向海推进的主要原因是(   )

A.近海养殖       

B.海平面上升       

C.围海造陆       

D.径流量减少

【答案】

10.B

11.B

12.C

【分析】

10.由图中信息可知,广州市岸滩面积增加最多的时期是1990~2000年,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1.由图中信息可知,1980~2018年间,四个时间段岸滩面积增长量相加,增加最多是珠海,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2.珠江入海口地区,人多地少,所以该地区海岸线向海推进的主要原因是围海造陆,C正确;近海养殖对海岸线没有影响,对水质有影响,A错误;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海岸线向陆地后退,B错误;径流量减少,输沙能力下降,海岸线向陆地后退,D错误。所以选C。

【点睛】海岸线变化的原因:

1 、受海水、冰川等侵蚀,海岸线缩退;

2 、河流入海口泥沙堆积,海岸线向外扩张;

3、人为原因,填海造陆,海岸线也向外扩张,如荷兰、日本、我国的澳门。

某学校附近马路封闭改造施工,开通后同学们发现该路段路牙石上增加了许多拱形缺口,大雨时马路路面也不再经常积水。图为改造后的公路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

13.大雨时马路路面容易积水,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硬化路面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   )

A.大气降水       

B.蒸发       

C.水汽输送       

D.下渗

14.路牙石上拱形缺口的主要作用是便于(   )

A.行道树灌溉       

B.花坛更换花卉

C.路面积水排泄       

D.提示路面高差

【答案】

13.D

14.C

【分析】

13.硬化路面,会使下渗量减少,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下渗,D正确;对大气降水,蒸发,水汽输送基本没有影响,ABC错误,所以选D。

14.路牙石上拱形缺口,便于路面的水排入花坛,加快地表水的下渗,C正确;行道树灌溉是人工直接灌溉或采用嘀灌,与路牙石上拱形缺口无关,A错误;花坛更换花卉,与路牙石上拱形缺口无关,B错误;路牙石就可以提示路面高差,不需要开缺口,D错误,所以选C。

【点睛】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了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他发现该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于是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杰作。图为“人”字形铁路路段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

15.八达岭关城所在的地形是(   )

A.河谷       

B.山顶       

C.鞍部       

D.盆地

16.图中四地,能够直接看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人”字形铁路线设计可以降低坡度的原因是(   )

A.减小了实际垂直高差       

B.缩短了实际水平距离

C.避开了山地陡峭之处       

D.增大了线路水平距离

【答案】

15.C

16.C

17.D

【分析】

15.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地形图,八达岭关城位于丙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6.等高线地形图中是两点之间否可视,可先将两点用直线连结,看中间是否有阻挡,根据图中信息,甲与八达岭关城之间有山顶的阻挡,A错误;乙地位于山谷,乙与八达岭关城之间有阻挡,B错误;丙位于山顶,与八达岭关城之间无阻挡,C正确;丁与八达岭关城之有山脊的阻挡,D错误。所以选C。

17.由图中可知并没有减小了实际垂直高差,A错误;延长了实际水平距离,B错误;由图中可知,“人”字形铁路线设计,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增大了线路水平距离,从而降低坡度,D正确;“人”字形铁路线设计增大了线路水平距离,线路的高差减小了, 不是避开了山地陡峭,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点间有无山脊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二是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通视问题既可以通过看等高线的形状来判断,也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澜沧江源头的美丽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

18.此段河流所在大地形区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盆地      

C.高原       

D.丘陵

19.影响图中河道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

A.下蚀       

B.侧蚀       

C.风蚀       

D.溯源侵蚀

20.图示宽浅的河谷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海拔较低       

B.地形平坦       

C.水流平缓       

D.植被稀少

【答案】

18.C

19.B

20.B

【分析】

18.题干中“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澜沧江源头的美丽景观......”,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所以此段河流所在大地形区的地形类型是高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该河段在图中出现较大的弯曲,主要作用是侧蚀作用,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B正确。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侵蚀,A错误。该地貌是流水侵蚀,跟风力侵蚀无关,C错误。溯源侵蚀是指河流对沟谷、河谷的源头产生侵蚀作用,不断地使河流源头向上移动,使谷地延长。D错误。故选B。

20.该地地处高原,海拔较高,A错误。该地是高原,周围没有高大山脉,地形相对平坦,B正确。河流上游一般流速较快,C错误。河谷的宽窄跟植被无关,D错误。故选B。

【点睛】侧蚀作用是指流水拓宽河床的作用。侧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床弯曲处,因为主流线迫近凹岸,由于横向环流作用,使凹岸受流水冲蚀,这种作用的结果,加宽了河床,使河道更弯曲,形成曲流。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骄笋,背石骨嶙峋,草木摇殿,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1.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景观是(   )

A.图片      

B.图片

C.图片       

D.图片

22.游记中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   )

①地貌形态  

②植被状况  

③地貌颜色  

④地貌成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21.A

22.A

【分析】

21.《徐霞客游记》记载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指的是孤峰或峰丛,属于喀斯特地貌,A正确,B为风蚀蘑菇,属于风蚀地貌,C为冲积扇,属于流水沉积地貌,D为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BCD错误;故选A。

22.游记中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从“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看有地貌形态,从“石骨嶙峋,草木摇殿”看有植被状况,①②符合;地貌颜色、地貌成因并没有在游记中体现,③④不符合;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广布的湿润地区。

20世纪初,随着当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和通海运河的建成,休斯敦发展成为“世界能源之都”。80年代,休斯敦开始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向第三方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获得所在国的廉价原料;休斯敦还致力于医疗保健业发展,建成了全美医疗保健中心。图为休斯敦及周边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

23.休斯敦石油工业布局最可能是(   )

A.沿运河分布       

B.沿海湾分布       

C.沿铁路线分布       

D.沿油田分布

24.20世纪80年代以来,休斯敦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   )

A.吸引外来资金       

B.延长石油产业链

C.缩小石油开采规模       

D.雇佣更多廉价劳动力

25.休斯敦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是(   )

A.青壮年比重大,医疗需求大       

B.出生率高,儿童就医多

C.污染严重,健康问题多       

D.经济发达,医保体系完善

【答案】

23.A

24.B

25.C

【分析】

23.据所学知识可知:石油工业应布局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由材料可知,20世纪初,随着当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和通海运河的建成,休斯顿发展成为“世界能源之都”,说明休斯顿石油工业沿深水运河布局,因为石油化学工业是大宗产品,吞吐量非常大,靠近沿江沿海,运输起来成本低。石油工业需水量大,由图示知休斯顿附近有河流,又有通海运河,水源充足。石油工业会造成水污染,由图示知该地石油工业在河流下游,离海洋较近,对环境导致污染要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4.石油工业属于传统工业,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结构的单一、市场的竞争、新技术的冲击都会对传统工业带来影响。休斯顿石油产业要发展首先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石油企业数量,扩大石油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据材料“80年代,休斯顿开始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向第三方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获得所在国的廉价原料”可知,石油工业通过向海外转移,延长了石油工业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可以缓解原料不足及转移污染的问题。B正确。吸引外来资金、缩小石油开采规模、雇佣更多廉价劳动力均不是休斯敦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ACD错误。故选B。

25.由材料可知,休斯顿石油工业发展历史长,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环境问题多,加之石油企业早期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对居民的健康影响大,故可以发展医疗产业;休斯顿是发达地区,老龄化问题严重,老年人口比重大,对医疗保健康需求大;而经济发达的地区,民众的医疗保健意识强,对医疗保健康需求也大;由图示知该地区交通便利,为跨区域求医提供了方便。C正确。老年人口比重大,对医疗保健康需求大,A错误。休斯敦出生率并不高,B错误。经济发达,医保体系完善不是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D错误。故选C。

【点睛】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加强交通建设。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气候密切相关。图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温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

26.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低山丘陵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植被生长迅速       

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C.微生物分解缓慢       

D.成土母质矿物质多

27.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除了气候外,还有(   )

A.成土母质       

B.地质条件       

C.岩石性质       

D.生物种群

【答案】

26.C

27.D

【分析】

26.根据材料可知,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温密切相关,相比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而言,东北平原地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微生物分解缓慢,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C正确。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热条件更好,植物生长量更大,A错误。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残体,其含量的高低主要看这些残体积累量的大小,地形平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与成土母质关系不大,B、D错误。故选C。

27.根据上题可知,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残体,因此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除了气候外,还与生物种群有关,D正确。与成土母质、地质条件和岩石性质等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意义。

巴塔克民居房屋下层为硬木搭建的家畜栏,中层是竹木拼接的生活区,上层形如倒扣的船形屋顶。图为巴塔克式传统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

28.这种传统民居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是(   )

A.干冷       

B.湿热       

C.干热       

D.湿冷

29.该地最典型的景观是(   )

A.常绿森林       

B.落叶森林       

C.高山草甸       

D.稀树草原

【答案】

28.B

29.A

【分析】

28.从图中看出为高脚屋;高脚屋属于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它的房顶呈“人”学型,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该种房屋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如东南亚的部分国家。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29.根据上一题分析,该地为湿热的环境,所以对应的为常绿森林,A正确;落叶森林对应的是暖湿,B错误;高山草甸是高海拔地区的植被,C错误;稀树草原是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D错误,所以选A。

【点睛】自然带的形成:由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不同,导致各地区的热量、水分组合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土壤类型,这些类型的不同组合形态,在地球上呈一定宽度的带状分布。

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来,形成了以金融、芯片、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支柱产业,GDP总量近1.3万亿,人口500万以上,城市人口比重达95%,区域景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为“不同时期浦东陆家嘴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片图片

30.体现浦东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   )

A.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B.GDP总量近1.3万亿

C.区域人口500万以上       

D.城市人口比重达95%

31.从景观判断,目前陆家嘴是(   )

A.普通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       

C.新兴工业区       

D.科教文化区

32.浦东成为我国新兴产业集聚区,主要区位条件是(   )

A.劳动力数量丰富       

B.技术力量雄厚

C.消费市场广阔       

D.土地租金较低

【答案】

30.D

31.B

32.B

【分析】

30.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D正确,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GDP总量近1.3万亿;区域人口500万以上,是体现浦东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指标,但不是最主要的指标,ABC错误,所以选D。

31.从景观判断,目前陆家嘴,建筑物高大密集,为中心商务区,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32.根据材料,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来,形成了以金融、芯片、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支柱产业,所以主要区位条件是技术力量雄厚,B正确;高新技术产业与劳动力数量,土地租金较低关系不大,AD错误;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是面向全球的,与本地市场关系不大,C错误。所以选B。

【点睛】浦东新区是上海市的一个市辖区,浦东南面与奉贤区、闵行区两区接壤,西面与徐汇区、黄浦区、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五区隔黄浦江相望,北与崇明岛隔长江相望。全区面积1210.41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518.72万人,是上海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区。

孟加拉国“漂浮菜园”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漂浮菜园”是将各种作物种植在漂浮于水面的有机植床之上的农业生产方式。雨季时,农民把水葫芦、稻秆等杂物收集起来,置于水中,使其与浮萍等混合形成有机植床,瓜果蔬菜栽种其中;雨季过后,土地露出,又将“漂浮菜园”打碎,在地面上种植农作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3.当地采用“漂浮菜园”种植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34.该种农业生产方式可有效应对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霜冻

35.雨季过后,将“漂浮菜园”打碎混入土壤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污染环境       

B.就地填埋垃圾

C.增加土壤肥力       

D.降低土壤温度

【答案】

33.C

34.B

35.C

【分析】

33.根据材料,雨季时,农民把水葫芦、稻秆等杂物收集起来,置于水中,使其与浮萍等混合形成有机植床,瓜果蔬菜栽种其中。孟加拉国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6-9月,10月到次年5月为旱季,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34.该种农业生产方式是雨季时,农民把水葫芦、稻秆等杂物收集起来,置于水中,使其与浮萍等混合形成有机植床,瓜果蔬菜栽种其中,所以可有效应对洪涝,B正确;孟加拉国地处热带没有霜冻,D错误;雨季时种植,没有干旱,C错误;台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狂风、暴雨、风暴潮,该种农业生产方式无法应对,A错误。所以选B。

35.根据材料,雨季过后,土地露出,又将“漂浮菜园”打碎,在地面上种植农作物。所以打碎混入土壤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壤肥力,C正确;“漂浮菜园”打碎后,是有机物,不是垃圾,可增加土壤肥力,不会污染环境,不可能降低土壤温度,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为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极易发生洪涝灾害,有的地区甚至一年中有长达8个月的时间都被洪水侵扰。400多年前,孟加拉国农民开始尝试用“漂浮菜园”的方式,因势利导破解农作物种植难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将各种作物种植在漂浮于水面的有机植床之上。当洪水到来时,有机植床随水位一起升高而不会被淹没,其上种植的作物因而得以保存生长。每逢雨季,农民们就把水葫芦、稻秆等杂物收集起来,置于水中,使其与浮萍等混合形成有机植床。之后,农民会将它们整理成方形或长形的条块,并用竹竿或废旧汽车轮胎加以固定,防止被流水冲走。

新疆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图为2021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棉花生产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图片

36.新疆棉花生产方式的转变最能体现当地(   )

A.地广人稀       

B.技术进步       

C.交通改善       

D.灌溉便利

37.当前新疆棉花生产方式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   )

A.质量       

B.利润       

C.产量       

D.价格

【答案】

36.B

37.B

【分析】

36.由图中信息可知,采用机械化种植,体现的是农业技术进步,B正确;图中并没有体现交通改善和灌溉便利,CD错误;新疆地广人稀,但并不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最能体现的内容,A错误。所以选B。

37.新疆棉花生产采用机械化,降低了人工成本,可提高利润,B正确;采用机械化,对质量、产量的影响不大,AC错误;价格由市场决定的,D错误。所以选B。

【点睛】新疆棉花种植的区位优势:高山冰雪融水可提供灌溉水源;深居内陆,晴天多且夏季气温高,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九月降水少,有利于采摘;昼夜温差大,有机物累积;冬季寒冷杀死病虫害;地形平坦广阔;地价较低;土壤较肥沃;采摘季节有大量外来劳动力,廉价且充足;政府提供补贴或政策支持。

藏纸产生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西藏特有的文化产品,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原料为树皮纤维和生长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狼毒草根部纤维,经石灰和土碱处理等十余道工序制成。藏族造纸技艺曾一度濒临消失,近年来在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藏纸制作业又得到恢复并呈现出新的生命力。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8.藏纸选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原因是(   )

A.质量较好,竞争力强       

B.成本较低,价格低廉

C.制作复杂,传承困难      

D.历史悠久,工艺独特

39.西藏境内藏纸产量极低的原因是(   )

A.原料缺乏       

B.劳动力短缺       

C.交通不便       

D.市场需求量小

40.促进传统手工业传承的最佳措施是(   )

A.加大宣传力度       

B.加强特殊市场培育

C.扩大生产规模       

D.培养普及专业人才

【答案】

38.D

39.A

40.B

【分析】

38.根据材料,藏纸产生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西藏特有的文化产品,原料为树皮纤维和生长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狼毒草根部纤维,经石灰和土碱处理等十余道工序制成,历史悠久,工艺独特,D正确;藏纸质量不如现代工业生产的纸,所以选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是因为质量好,A错误,原料独特,工艺独特,产量低,价格高,B错误;制作复杂,传承困难,不是选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原因,C错误,所以选D。

39.根据材料,原料为树皮纤维和生长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狼毒草根部纤维,海拔4500米,气温低,狼毒草生长慢,原料缺乏,A正确;劳动力短缺是造成产量低的一个原因,但题目强调的是产量极低,B错误,藏纸产量极低与交通和市场的关系不大,CD错误,所以选A。

40.传统手工业,纯手工,无法扩大生产规模,C错误;培养普及专业人才和加大宣传力度是促进传统手工业传承的措施之一,但不是最佳措施,AD错误;加强特殊市场培育,有市场,传统手工业者能获得较高的收益,才能得以传承,B正确。所以选B。

【点睛】藏纸是由树皮纤维及瑞香狼毒藏语即'日加'根部纤维经石灰和土碱处理制成的 。(主要原料是一种叫狼毒草的有毒性的野草,藏语叫'日加'。狼毒花色彩艳丽,主要出现在草原或草场上,为标志植物,它的出现意味着草场的退化。)因草质本身具有毒性,故藏纸久经岁月不怕虫蛀鼠咬、不腐烂、不变色、质地坚韧、不易撕破、耐折叠、耐磨等特点。因而被大量用于宗教典籍、政府官文的书写和印刷。

蚂蚁森林是一项旨在带动公众低碳减排的公益项目,用户通过低碳行为在手机里养成一颗虚拟树后,该公司会在选定区域种植一棵真树。目前有5亿人在阿拉善、鄂尔多斯、通辽、兰州等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种下了1亿棵真树,种植面积达140万亩。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片

41.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适宜栽种的树种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2.该项目工程建设对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意义有(   )

A.增大昼夜温差,利于粮食生产

B.增加地面植被覆盖,减缓荒漠化进程

C.提高空气湿度,显著增加降水

D.扩大经济林面积,提高居民的收入

【答案】

41.A

42.B

【分析】

41.梭梭树和沙柳适合在干旱地区生长,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气候干旱,①②正确,华山松喜温和凉爽、湿润气候;冷杉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常在高纬度地区至低纬度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的阴坡、半阴坡及谷地,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4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荒漠化严重。由材料可知,该项目工程建设,有5亿人在阿拉善、鄂尔多斯、通辽、兰州等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种下了1亿棵真树,种植面积达140万亩,因此可以减缓荒漠化进程,B正确;并不能显著增加降水,C错误;西北地区种植的树是防风固沙的,不是作为经济林,D错误;植被增加了,可减小昼夜温差,A错误。所以选B。

【点睛】华山松,阳性树,但幼苗略喜一定庇荫。喜温和凉爽、湿润气候,自然分布区年平均气温多在15℃以下,年降水量600—15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0%。耐寒力强,在其分布区北部,甚至可耐—3l℃的绝对低温。不耐炎热,在高温季节长的地方生长不良。喜排水良好,能适应多种土壤,最宜深厚、湿润、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

二、综合题

43.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

(1)相比较而言,新生代早期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

(2)据图推测,三次大冰期的地质时代是_______。

(3)描述地质时期地球表面温度、水分和周期的变化特征。

【答案】

(1)温暖湿润

(2)新生代晚期;古生代晚期;元古代晚期

(3)冷暖干湿相互交替,波动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分析】本题以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为载体,主要涉及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读图可知,新生代早期气温高于全球平均气温,降水大于全球平均降水,所以亲生代早期的气候特点是暖湿。

(2)读图可知新生代晚期、古生代晚期、元古代晚期气候较全球平均气温低,为寒冷期,即大冰期。

(3) 读图可知,地质时期地球表面温度呈现出冷暖交替,周期长短不一;水分同样呈现出干湿交替,周期长短不一。

【点睛】

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世界人口处在快速增长的时期,我们形容为“人口爆炸”,截止2021年11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75.9亿之多,但人口密度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全球夜间灯光地图可以帮助人们直观地观察到全球人口的分布状况。全球夜间灯光地图是利用卫星对地球各区域的夜间进行遥感拍照,收集地面的灯光照明情况并成像绘制而成。图为某日全球夜间灯光地图。

图片

(1)说明世界人口总体分布特点。

(2)说出南美洲人口分布特点并解释原因。

(3)夜间灯光地图会有一定误差,请分析其原因。

【答案】

(1)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带;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

(2)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间谷地。原因是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疟疾肆虐;而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间谷地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超出疟蚊分布上限,人们可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

(3)有些区域实际人口数量较多,但因经济发展水平低,而导致灯光暗淡。

【分析】本题以某日全球夜间灯光地图为载体,主要涉及人口的分布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根据材料,全球夜间灯光地图可以帮助人们直观地观察到全球人口的分布状况。从图中可看出,北半球中低纬度及其近海地区亮度大,说明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带;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因为北半球中低纬度,特别是近海地带,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城镇人口密度大,乡村人口密度小。

(2)从图中可以看出,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高原的东南沿海,亮度较大,说明这些地区人口多。南美洲热带面积大,热带地区的平原(如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居住,而高原和山间谷地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居住,所以南美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间谷地。

(3)非洲人口较多,但图中反映的亮度并不大,主要是因为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而导致灯光暗淡,所以用夜间灯光地图观察人口分布会有一定误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