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功来自磨难(初中应试作文,满分55分,得50分)

 镜雪堂 2023-02-25 发布于安徽

​ [说明]本篇首段的对比论证,我自以为是较好的。第二段讲必要性,大段的例证,是我长期的积累,起码可以证明我的历史还不错。第三段讲方法,其中又列举了博、李的错误,作反面教材。末段是总结全文。

(以下为正文)

       生活中,我们多少会碰到一些困难。而在困难时,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人迎难而上克服困难;有人临阵脱逃,逃避困难。迎难而上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成功者自不用说,可那失败者也虽败犹荣,可以下次再来:二者都比那逃避困难的好。为什么呢?迎难而上的,是有机会成功的;即便失败,也积攒了应对困难的经验,下次成功的把握也多一分。而那逃避困难的,连应对困难的勇气也没有。譬如打仗,两军尚未交战,自己已先窜逃,又何谈胜利呢?由此可见,成功来自磨难。

        磨难对想要成功的人是必需的。凡古之成大者,未有不历经艰难困苦的。重耳流亡于外十三年,方得回国继位,成就晋国霸业;刘备半生飘泊,数次寄人篱下,终入主两川,成就三足鼎立之势;唐太宗初立时,先遇突厥南下,后遭关中蝗灾,莫不克服,乃有贞观之治。至于伊尹、公孙弘、魏徵、狄青,或为奴隶,或为人牧猪,或为道士,或为小卒,皆成就盖世之功。此理同于锻钢:金属一类,若经淬火,则硬度可以提高。故孟子有"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诸语,盖言磨难于成功之必要也。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磨难呢?其一,磨炼意志。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只有树立敢于挑战、勇于斗争的意识观念,才能做出相应的行动。其二,掌握方法。徒有坚强意志,尚不足克服困难,须掌握正确的战略战术。红军长征途中的湘江战役,红军战士可谓视死如归。然限于博古、李德等错误的战略(即"搬家式"的转移),中央红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此理在学习生活中亦可用,譬如遇一难一题,耗时甚长,则不必死缠烂打,平时可与同学讨论,或求教老师;考试时则当跳过,待完成全卷后再做,或有突发之灵感,亦未可知。

        总而言之,磨难确是成功的来源。纵使前路坎坷,也不要放弃人生。我们应当以不可阻挡的勇气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绝不能临阵脱逃,做自我放弃之事。

(以下为原卷)

注:此为本人在安徽省含山一中上初中时所作应试作文,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