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宝妞 2023-02-25 发布于河南

·春天

图片

今天读一首别具一格的咏海棠小诗:

图片
图片

宋·陈与义《春  寒》

二月巴陵日日风,

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

独立蒙蒙细雨中。

图片

·原上

诗词赏析


陈与义暂居巴陵的这年二月,天气可谓反常得很,按说早该桃红柳绿,莺啼燕舞,春光醉人如斯了,今年却着实怪异,日日北风,料峭刺骨,再加上连绵细雨,阴冷逼人,别说一贯体弱多病的陈与义,就是我们正常人,想来亦难以忍受,陈与义当然更难禁受了。于是他用了一个“怯”字,来表达他此时此境的内心感受,不过这却是身体对春寒的应激反映,春寒施之于他的身体,他觉得很难适应,倒不一定是说他内心怕了这春寒,为何如此,接着往下看:

这天清晨,他站立室内,向园子中张望,毕竟春天了,园子中总该有些什么变化的,很快,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是真的吗?只见园子一角,濛濛细雨中,春寒料峭里,一株海棠,毫不吝惜它的胭脂红色,傲然开放,静然独立,仿佛在对北风,在对细雨说,我并不怕你们,虽然我看起来很娇弱,但我的精神很坚贞,这就极大的颠覆了我们对海棠的一般认知。

图片

那么我们对海棠的认知如何呢?可以参看大诗人苏轼的《海棠》,他在那首诗中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多么美艳,何其风流,苏公笔下的海棠,完全就是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唯恐其夜深,难敌睡意,故特意点一枝高烛,红光照红妆,英雄美人,名士风流,相得益彰,说不尽的旖旎甜蜜,道不完的似水柔情——

却不知这一株以柔媚著称的海棠,到了陈与义的笔下,到了那年巴陵的二月,却耸身一变,虽然美艳依旧,风流依然,却更多了一份坚定和沉着,勇敢和韧性,风雨本来是用来摧残花的,今日反而成就了海棠,成就了她像一位战士,与风雨斗,与天地斗,宛如它是梅花一般,那么这变化的内在根因又是什么呢?

原来这一株海棠,已经不是园子里普普通通的海棠,躯壳还是海棠的躯壳,精神却植入了陈与义的精神。他自靖康之难以后,一直处在倍极艰难的辗转流离中,一路从河南流落到了湖南巴陵。然而苦难的生活不仅没有磨灭他的斗志,反而由于同杜甫差相仿佛的共同经历,点燃了他心中沉沉的爱国之火,诗风遂变得苍凉沉郁,慷慨悲凉,而这种心之底色,惯于随物赋形,与物潜通,物我相激,物就不再是单纯的物,而是物与人高度合体的新物,于是我们看到他笔下的海棠,就别有了一番新的气质和内涵——

不是海棠勇敢无畏,而是写作此诗的作者勇敢无畏,傲然非凡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