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看看2亿吨的废物如何让盐碱地变良田!

 雨季不再来0v2s 2023-02-25 发布于江苏
Image

2022年9月,宁夏银川贺兰山农牧场里,一片郁郁葱葱的水稻向我们展示着丰收的指日可待。谁能想到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这奇妙变化的背后与一种常见的废弃物有关。

Image

每年2亿吨的废物

粉煤灰,是燃烧煤炭时产生的粉状废料。我国每年都有约6亿吨粉煤灰产生,其中有近2亿吨得不到有效利用,只能择地堆存或掩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Image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才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国至少有5亿亩盐碱地具有开发潜力,如果把这些盐碱地都改造成耕地,我国的粮食每年可以增产750亿公斤,至少可以多养活1.5亿人口。

Image

如今,科学家们正在尝试将粉煤灰改造成土壤改良剂,可以让曾经颗粒无收的盐碱地由荒地变成丰产的良田。

一次偶然的成功

Image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马淑花带领的科研团队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了粉煤灰的一个特别之处。

从2009年成立之后,该团队一直从事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的研究。不过他们最开始的课题,是使用粉煤灰制造改良剂,给低产田增肥增效。

Image

当时他们委托河南某地的马铃薯研究院,在当地的试验田进行粉煤灰改良农田土壤试验。没想到种了一季的马铃薯(土豆),产量就提高了16%。当地农户惊讶地跟马淑花说:“这块试验田原来是个盐碱地,为什么你们的改良剂还能改良盐碱地呢?”

就是这次偶然的发现,让马淑花意识到粉煤灰的特殊之处。

不过,实验中的一个偶然发现,要转化成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的技术,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粉煤灰如何对付盐碱地

Image

粉煤灰颗粒的外表很光滑,像一个光滑的玻璃球。在经历过活化反应之后,粉煤灰光滑的外表就会变得凹凸不平,会变得粗糙、生出很多小毛刺。玻璃球因此变成了毛毛球。

Image

将带着小毛刺的粉煤灰撒进土壤里,它就会破坏板结的土壤结构,让盐碱地变得松散,从而提高水在土壤中的流动性,这样盐就可以被轻易地冲走,植物也可以吸收到足够的水分。

看似简单的道理,但要在现实中实现应用却并不容易。

Image

粉煤灰的新用途

2年的时间,试验田由荒地到良田的巨大变化,让贺兰山农牧场的农民们,对粉煤灰土壤改良剂充满了兴趣。他们跃跃欲试,想把这种改良剂用到自己的田地里。

如今,当这些粉煤灰成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具有了把盐碱地改造成良田的能力,不仅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大有益处,还会提高农民的生产收益,为国民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