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房子》有感

 涟漪安然 2023-02-25 发布于河北

个头长得很高,比其他同龄的孩子高出一头多,但并不胖,脸色红润,很健康,这样的形象一出场就容易让人记住。就像作者说:“杜小康生在长在油麻地,但杜小康是油麻地的一个例外,像一簸箕黑芝麻中的一粒富有光泽的白芝麻。”

    但杜小康并没有因为富贵而傲慢无礼,他作为班长,给班级贡献了许多,甚至会把自己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分享,教桑桑骑自行车,并且也不在乎在这个过程中对自行车造成的损坏。

    后来杜家出了事,大红门里显得空空落落。杜小康的生活被彻底打乱。辍学跟爸爸一起去养鸭,见到那如绿色浪潮般的芦苇时,他感到茫然、恐惧、近乎绝望的孤独。当他明白自己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时,开始学会面对,他渐渐地不再恐慌,他跟父亲一起精心照料着那群鸭子,当然带给他磨难的也是那群鸭子,鸭子把人家放养的小鱼苗都吃光了,船和鸭子统统被当地人扣留了,他们一贫如洗的回到了油麻地。

    对杜小康来讲,无论到哪一天,他也不会忘记在芦荡度过的那几个月,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鸭子、忧伤、孤独、寒冷、饥饿……这一切,既困扰,折磨着杜小康,也教养,启示着杜小康。他坦然接受这生活中的一切在麻油的小学门口摆摊卖东西,杜小康已经不是过去的杜小康了,正如桑乔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