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器类型学笔记(二)

 李平东方明珠 2023-02-25 发布于上海
二、盛食器 簋盨簠豆铺敦 14无耳簋 主要是盛食器 有发现火迹 或也为温食器 始见商代早期 殷墟盛行 无耳簋较早出现 后退出为有耳簋 矮圈足 口径与腹径同大或稍小 盘龙城 商代早期 口沿外翻 饕餮带纹 圈足有孔(时代越早孔越大 倒烧 工艺问题) 非鼓腹 殷墟妇好簋 盆形腹 圈足高有纹近底端圆曲内收 腹壁斜直 非鼓腹 殷代无耳簋中鼓腹簋较为流行 黄簋 侈口 高圈足 束颈 鼓腹 腹部雷纹乳钉纹 口沿下三角蕉叶纹 束颈饕餮目纹 圈足有小孔 长尾凤鸟纹 写实性强 殷代晚期 饕餮纹向图案发展 上海博物馆 子庚簋 圈足出现高阶 殷代晚期 15有耳簋 腹壁斜直内收 腹较深 双半环耳(鎜)下无小珥 盘龙城 商早期已有 总体风格与无耳簋差别不大 也有鼓腹非鼓腹区别 多是耳多样式 有三耳簋 有些环耳有兽首 有些耳下有各种耳部(长形 方形 钩) 有带盖 亚醜方簋 16盆簋 盆簋腹部不鼓 商代后期无耳盆形簋(疑即为无耳非鼓腹簋)并不多见 西周初期增多 甚至出现有耳盆簋 尖突乳钉纹 短口沿平折 腹壁上部近直 下部圆转内收 高圈足 商代早期一般无下阶 有些有小珥 西周前期多有小珥 圈足高阶 17鼓腹簋 西周前期的鼓腹簋也较多 束颈 鼓腹 高圈足高阶 双兽首半环耳 耳下有珥 禽簋 凤纹簋 圈足下有下座 天亡簋 四耳 象首纹(西周典型纹饰) 小珥呈长形少钩状 多乳钉雷纹 兽首耳高出器身较夸张 西周前期以后盆形腹簋不见 乳钉雷纹不见 最大径下移呈垂腹特点 圈足较矮 足跟多斜坡(有些接方座,替代高阶) 装饰素淡简明 少有扉棱 出现附耳 西周中后期 多有盖 垂腹 体型矮宽 有鸟形半环耳 有瓦纹(沟槽 属于风格素淡) 有敞口 有掩口 兽首衔环(西周中后期出现) 有三足 象鼻半环耳 纪侯簋 上盖凸起 兽首衔环 上部带状龙纹 下部瓦纹 充分考虑了视野适应性 白幾父簋 三小扁足 也有蹄足 东周基本延续西周晚期旧制 但总体衰落 简陋 有蟠螭纹 双耳逐渐演变为环纽 沦为实用器(下有炉口) 战国有龙耳造型 极少 18盨 与簋近 又称盨簋 盛黍稷 可能是簋的发展(一般盨簋不同墓) 西周晚期流行 春秋亦有 作圆角长方形 有盖 盖有四矩尺形纽或圈足形捉手 圈足足跟外侈 四边中间有缺口(圈足像四足 有些圈足下有扁足) 盖口部有窃曲纹重环纹 盖顶部和腹部多瓦纹 19簠 用于盛稻粱(黍稷中的粳米) 大口 长方形斗状 器盖同形可互相扣合 盖口四周多有小兽纽下垂半环耳或环耳 流行时间从西周晚期到战国 春秋中期以后 上下口各沿有直壁(折壁) 圈足缺口加大 像四扁足 战国时足更特殊 有四长足 20豆 相当于菜盘 盛酱 从陶豆而来 始于殷晚期 一直流行到战国 实用期 非礼器 一般也按偶数出土 殷代晚期 柄部粗 此后逐渐变细 东周 有带盖 有填漆豆 动物纹狩猎图 镶嵌金银石漆 装饰手法造型多样 带座 21铺 与豆类似 镂空柄 浅腹平底 自名“铺”“甫” 始见于西周中期 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 豆、铺常自名“簋” 22敦 音“对” 鼎簋的结合 上部簋 下部类鼎(细足 有些无足) 初见于春秋中期 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 表现地域上差别 分布不均衡 鲁吴曾没有 敦盖与器各半圆(鼎盖一半不过半) 合为一球 盖上有耳可反立 春秋晚期中原地区 或束颈折肩 或上下结合呈扁椭圆状 战国 上下两部分外部造型基本一致(个别足和纽有差) 东南地区合成圆球形 或卵圆形 又称西瓜鼎 战国 汉淮地区 平底无足 延续春秋扁球形 战国 燕齐敦工艺高超 造型独特 花纹细腻 人足敦 齐国 鼓纹 人形足 战国 楚 圆润柔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