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的老师怎么做到这么统一的?

 赢rjtyhxzflwzs 2023-02-25 发布于内蒙古

教师节快乐!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

全国

都统一的

老师语录!

(保证每条都中!)

图片

图片

教师节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姜太公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0

1

教师节的起源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当时,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鉴于“六·六”教师节是教师自发组织设立的,国民党政府没有承认,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决定另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图片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一起作为我国教师节。由于种种原因,教师节实际上并未实行。

  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地位,1985年1月21日,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老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的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0

2

教师节的意义

     教师节最重大的意义免不了肯定老师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让社会关注老师的价值。


     《师说》中有句话说得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图片


老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还传授做人之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正因为天才需要被发现,所以良师更加难能可贵。


     所以每年通过庆祝教师节,让全社会关注教师群体,使他们成为最目的人物,要让老师们看到,他们辛勤耕耘出的成果是这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通过庆祝教师节,可以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0

3

第一套教师节邮票

图片

     中国第一套《教师节》邮票,那些邮票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像许多经典老歌一样,总会唤起我们对美好80年代的记忆和怀念。

  1986年9月10日,邮电部发行了中国第一枚《教师节》邮票。在这枚邮票发行前一年的1985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正式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在第二年的9月10日发行《教师节》纪念邮票。但根据当时中国邮票的决策、规划、设计、印制规律,每年的新邮发行至少要有三年的提前量,《教师节》邮票必须特事特办。

图片

  邮电部破天荒第一次打破邮票图稿设计的传统垄断模式,首次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图稿。这是那个年代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催生的新举措。

  在1985年7月30日至11月30日,4个月的征集期内共收到几百份图稿,这是新中国邮票自发行以来邮票图稿设计参与人数最多,社会关注度最大的一次。集邮成为人们当时业余生活的一个热点。

     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最后脱颖而出并用作邮票图稿的,是从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幅应征图稿中选出的,作者出人意料的竟是一位中央工艺美院装潢系的大三学生张磊。

图片

     《教师节》邮票最大的亮点在于观念创新。

      在当时人们固有思维中,一个节日主题的邮票,应该是充满喜庆气氛的。但《教师节》邮票设计为了精准表现“黑板”这个教师特有的道具,画稿中大面积用了黑底色,突破了艺术设计中的某些禁区,这在新中国邮票中还是首次,成为开风气之先的标志性符号。从方寸之间折射出了那个充满理想、开放包容的时代特征。

图片

迷惑行为大赏

图片

由于临近教师节,6日,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群里发起了一项投票,关于用班费购买教师节礼物。

在投票的开头,明明白白的写着,教师节要来了,学生们一定要懂得感恩,老师们平时的含辛茹苦要有回报,在教师节当天大家表表心意,用班费给老师买礼物。
关于这项提议,请各位学生投出同意还是不同意的票。
如果要是不同意,还要说明你自行准备的礼物。

图片

图片

也就是说,这项决定无论你选择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总之,教师节都要送礼物。因为,不同意用班费买礼物,要说明自行购买的情况。曝料者认为,班主任老师这是在强行要求教师节送礼。

图片

千万

不要让教师节

变成了教师“劫”!

也祝天下

广大教师

节日快乐!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