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首流传已久的伪诗

 思明居士 2023-02-25 发布于河北

最近庐江中学抢话筒事件,讨论的文章不少,发现一个问题:不止一个作者,拿出宋真宗的《劝学诗》,来说明即使古代的皇帝,也不唱高调,不打官腔,而是实打实地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对于作者的具体观点,本文不参与讨论,只关注一个事——这首《劝学诗》是不是宋真宗写的?

多年以来,大家都以为是。以下为百度百科《劝学诗》条: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但是这件事,早已有学者辟谣了,只不过大多时候是在学术圈内部打转,没有广泛传播到社会。

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宋史研究论文集(2016)》里,收入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廖寅的文章:《劝学诗》的形成过程及作伪原因考述。

文章图片6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此为《详说古文真宝大全》前集卷一《真宗皇帝劝学》版本,其它版本略有差异)

这首诗的部分句子、词语,在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书籍中有过,是零散的,而最早完整地作为一首诗,是在大约宋末元初的《详说古文真宝大全》,名为《真宗皇帝劝学》。

那么,为什么说它不是宋真宗写的呢?

首先,此诗不见于任何宋代官方记载,反而是在民间的戏曲中,零零散散出现过,最后才在《详说古文真宝大全》中汇总、定型为一首完整的诗,并且归到宋真宗名下。

文章图片7

第二,这首诗中的几个零散句子,从南宋就开始被文人批判,比如南宋末年的李之彦,在《东谷所见》中,痛斥俗间流传的“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教唆读书人追求钱财,不顾廉耻,是“蠹国害民”。如果是宋真宗所作,他绝对不敢这么骂。

明朝人看到的已经是完整的《劝学诗》,戚继光说得也非常难听:“一味只于色、势、利上钻求之……心术之坏,莫非此篇为之作佣也(意思是,都是这首诗开了坏头)”。

明朝的遗民金堡,甚至说:

古之劝学文,云有千钟粟。

玉女颜如花,贮之黄金屋。

父兄教子弟,见闻缠积毒。

以此失人理,亡身终灭国。

他认为宋朝灭亡,就跟这首诗教坏人心有关,可以说骂到极点了。

第三,这首诗的文笔、风格,与宋真宗的作品完全不符,与他的地位完全不符。宋真宗确实作过《劝学吟》(已失传),来教育皇太子,然而,一个皇太子,黄金屋、美女、宝车生来就有,用得着去当宏伟理想去追求吗?

反过来,如果说,《劝学诗》如果是下层文人的白日梦作品,逐渐积累汇总,并且伪托宋真宗的教导,给自己的势利思想做挡箭牌,做幌子,倒是非常贴切。

文章图片8

《劝学诗》是一首托名宋真宗的伪作,古代流传于世俗民间,寄托了中下层读书人的势利梦想,为一些正统文人不耻。

虽然现在不再批判这首诗,用来私下为孩子鼓劲,也未尝不可,但也不必把冒牌的宋真宗抬出来,为合肥陈副教授辩护了。

文章图片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