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板浦笔记:皂角仁亦可食

 昵称16177767 2023-02-26 发布于北京

放眼老家千年小镇板浦,树龄最长的除了化工厂里的银杏树,大概便是东大街7号,李汝珍故居后院那株地标式的百年皂角树了。皂角树,和古色古香的李汝珍故居浑然合成一种古朴的美。皂角树名气不小,已经成为小镇的一景,近些年参观的游客愈来愈多了。

生于小镇,长于小镇,印象中打我记事时,每到深秋时节,常见小镇人采摘树上的皂角果实,用于洗衣服、洗头。在那个贫穷的年月里,肥皂贵,一般小镇人家用不起。

皂角也叫皂荚。皂角沾上了文气的。

皂角一词,早就出现在古人的作品中。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在《夜航船》里说:“糟蟹久则沙,见灯亦沙。用皂角一寸置瓶下,则不沙。”

另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皂荚,味辛,咸,温。主风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杀精物。生川谷。书中还附带一段关于皂荚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农家少女,生得貌美如花,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一天,少女上山打柴,不料被一恶少撞见。恶少见少女如此美貌,立刻垂涎三尺,并将其强行奸污。少女失去贞操,无颜见人,在一棵皂角树自缢而死。父母闻讯痛不欲生,在树下大哭不止。这时,忽然有位白发老翁来到眼前指点起死回生之术。白发老翁告诉少女父母只要将皂荚末吹入少女鼻孔就能令其起死回生。说完消失在皂荚边。父母心想定是树神显灵,立即依言行事。结果少女果然奇迹般的苏醒过来。皂荚从此便当成了灵丹妙药。

遗憾的是,文中那个奸污少女的恶少,逍遥法外?还是绳之以法?书中没有说。说实话,这个传说编的很烂,我不喜欢。

前段时间,某一天的一个上午,市读书协会会长殷然老师,来电说,皂角树上的皂角仁可食,并一再请我帮忙,如李汝珍故居那株树上的皂角成熟时,让我捎点给他。皂角仁可食,但我没有品尝过。殷会长的话,我半信半疑。后来因尘事中琐事太多,竟然把殷会长托付给我的事忘了。

日子闲雅,在书房里,泡一杯浓浓的咖啡,于书架上,随意挑一本闲书读读,读闲书涨知识。

高邮那个既会写文章,又懂美食的小老头大家汪曾祺在《南瓜子豆腐和皂角仁甜菜》一文中这样写道:“······席间还有一道甜菜,冰糖皂角米。皂角,我的家乡颇多······皂角仁蒸熟,妇女绣花,把绒在皂仁“光”一下,绒不散,且光滑,便于入针。没有吃它的。到了昆明,才知道这东西可以吃。昆明过去有专门卖蒸菜的饭馆,蒸鸡、蒸排骨,都放小笼里蒸,小笼垫底的是皂角仁,蒸得了晶莹透亮,嚼起来有韧劲,好吃。比用红薯、土豆衬底更有风味。但知道可以做甜菜,却是在腾冲。这东西很滑,进口略不停留,即入肠胃。我知道皂角仁的“物性”,警告大家不可多吃。一位老兄吃得口爽,弄了一饭碗,几口就喝了······”

汪先生的文字出色而有味,用心细细的拜读后,可以确定,皂角仁可食,绝非妄言。

作者简介:潘友国,土生土长连云港板浦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