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2023高考仅剩100天,关键在于三个字——实,磨,韧

 朱老师作文评点 2023-02-26 发布于江苏

写在前面

你现在是不是想在高三最后100天逆袭但是找不到方法?

你现在是不是各科都很差不知道从哪补?

你现在是不是每天感觉什么都学了但是成绩没有进步?

听我说,想要在最后100天的时间逆袭,需要我们专注学科和专注知识点提分。

什么都学只会害了你!

具体学习就是:

看书+做笔记+练题巩固+做好错题总结+复习笔记和错题+打磨作文

具体来说关键在于三个字——实,磨,韧

正文内容

距离2023高考仅剩100天,我发现不仅学生的思想和心态有变化,学生家长和部分老师的心态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甚至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成绩的起伏不定都要崩溃了,更有家长和我说,孩子回家心不在焉,写试卷,就像在那磨洋工,故意气家长。

其实课堂上我们也发现有这样的学生存在,故意激怒老师。

哪怎么办?今天我不想和大家说大道理,只想谈谈最后100天到底该如何复习。

总体上我认为应该落实好:实,磨,韧三个字。

第一必须落实一个“实’字

这个时候学校会有如山的试卷,题目是做不完的,就是各地几次所谓的模拟以及各地所谓的密题密卷都做不了。

这时候教师和家长不能让学生一味的耗时间做题,必须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

把实实在在的具体措施有针对性的

落实到每个学生头上,落实到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具体练习中,学生的纠错中,学生的跟进中,最终落实到学生的答题和做题中以及考试中。

同时要突出目标的“实”,要学会分解目标,每一个大题型,自己的目标分是多少,现在能够拿多少分,差的采取什么办法补救,学会诊断,细实计划,精选题目。

千万不要一味的刷题,目前很多学校很多教师很多学生包括家长把一味刷题当成救命稻草,很可怕。

第二必须突出一个“磨”字

这个时候学生的心态普遍比较复杂比较浮躁,静不下心来,其实静能生智,这个时候就必须突出一个“磨”字。

俗话说“好事多磨”。

磨什么?

磨考纲,师生必须好好的磨考试说明,每年的考纲虽然整体稳定,但有细微变化,变化就是导向。

师生不能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而考试说明就是路,就是指挥棒,师生必须细读考试说明。

了解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有什么题型,题型的变式又会什么,绝不能稍微变化就手足无措。

为啥大家不习惯考南通试卷,因为南通试卷一般不会走寻常路,总有点变式,难吗?其实不难,一说就破,那一点意思都没有。

不过近两年南通卷有点不被看好,总是几个大市联考,也许南通人还有自己的小心思吧。这个不可说破!

其次磨学生,教师要研究教学对象,要分析学生,学生完全接受不了的干脆不讲,对学有余力的可以单独辅导,大部分都会的不讲;

学生要磨自己,一道题半小时都看不出门道,要么放弃,要么问学生问老师,多节约时间在相对能提分的科目和专题上。

第三要磨题目,这就是好好审题。

拿语文来说,比如让你概括,那么你就要从文章中找核心词语结合题干要求简要作答;如果让你分析,你就要采用观点加分析的方法,从文章中找事实来证明你的观点;如果让你探究,你就不仅仅要联系文本还要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尤其儒家正统思想观点;

再者要磨分数,高考一般4分的题目至少从两个方面作答,6分的题目至少从三个不同方面作答,千万不要交叉重复;

还要磨类型,要用一两道题去磨一个类型的题目,因为时间不多了,再花大量时间刷题是极其愚笨的方法。

总之要磨的细,磨的精,磨的全,磨的深,磨的广。

具体见文章《考生必读 ‖认真读题有时候比认真读文更重要!

第三必须做到一个“韧”字

这个时候没有屁股坐的住的精神,最后100天更难熬,也是学生老师最容易有“高原反应”的阶段,这个时候就看谁能坚持住。

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这个时候必须做到有韧性,下得起韧劲,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反复,才会最终出得来分数。

下面的几个月会有二模三模,大多数学生的成绩会起伏,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成绩会有变化,这个时候师生的心理调整很重要。

考得好增添信心;考得不好,告诉自己不是坏事,高考前暴露问题多好,总比高考考场上暴露要好,因为还有机会还有时间去解决。

这个时候,我们的眼睛要立足高考,不要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更不要在乎面子。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每年高考不到最后落笔收剑一刻,谁也不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你坚持下去,也许你就是最大的黑马。

总之这个时候,学校学习的氛围要浓,定位要准,沉的要深,信心要足。

这世上,确实有很多很多努力和收获都不成正比,但我还是很相信那句话: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祝你成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