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这3种“面相”的人,不值得深交(不是迷信)

 儒风大家 2023-02-26 发布于山东

作者 :儒风君

常听人说:二十岁的脸是天生的,三十岁的脸是生活雕刻的,但四十岁的脸,是你自己造就的。

面相,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它决定着别人对你的印象。

有这3种“面相”的人,不值得深交,遇到千万要躲开!

1

笑里藏刀的人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笑,是一种面部表情,人们通常以此表达善意。

有的人笑,是发自内心地传达善意;

也有些人笑,是为了掩盖内心的真实想法。

唐明皇时期,右相李林甫就是一个笑里藏刀的恶人。 

他与左相李适之共辅国政,表面与之交好,暗地里一直想找机会陷害李适之。

一次,他笑着和李适之说:“华山有金矿,若是开采,国家一定能富裕不少。”

李适之深感此言有理,也很感激李林甫提点,便主动上奏给皇上。 

皇上得知后,召见李林甫,询问他对此事的意见。

李林甫答:“华山有金矿,但金矿下有龙脉。如果挖掘,恐怕对龙体和国运不利。”

 一席话,让皇上断定李林甫是忠臣,却罢免了李适之的官职。

生活中,有太多表面和气,背地里却给你使绊子的人。

我们待人应心怀坦荡,但也要尽量避免踩到社会上的一些陷阱。

人心隔肚皮,总有一些当面做人,背后做鬼,让你防不胜防。

对于那些笑里藏刀的人,我们一定要保持距离,永远不要对这样的人推心置腹。

2

眼神飘忽的人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意思是说,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眼睛更好的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品性如何,从他的眼神中就可窥见。

某次,曾国藩挑选门人,有三人前来应征。

曾国藩只看了三人一眼,便说“左侧之人可小用,右侧之人不能用,中间之人可大用”。

问其原因,曾国藩说:“左侧之人,眼神躲闪,不敢与我对视;

中间这个,我看他一眼,他也堂堂正正的打量我,说明此人心胸气魄宽广;

而右边那个人,左顾右盼,神色不端。”

通过这件事,曾国藩总结出识人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行为正派之人,大多双目清明、目不斜视;

狭隘善妒之人,大多眼神犹疑、飘忽不定。

事实也验证了曾国藩的“识人术”。

他认为“可大用”的那个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台湾巡抚刘铭传。

倘若一个人习惯斜眼看人,眼神总是飘忽不定,往往待人缺乏真诚。

而心术不正人,眼神也无法掩饰他内心的丑恶。

3

满嘴是非的人

《增广贤文》中有云:常说是非者,定是是非人。

满嘴是非的人,本身就是喜欢制造事端的人。

他们永远不会知道,一句闲话,会给别人带来多么大的麻烦。

沈括去杭州出差时,曾顺便拜访苏轼。

两个老熟人见面,难免聊起了诗词歌赋。

沈括把苏轼的新作,全都抄录了一份,涉及一百多首诗词。

他从诗句中抠出几个字眼,用自己的意思歪曲“注释”一番。

拿到皇帝面前搬弄是非,说苏轼写这些诗是居心叵测。

皇帝看完大怒,苏轼因此入狱,险些丧命。

还牵连了三十多位亲友,这就是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满嘴是非的人,他走到哪里,就会把矛盾带到哪里。

能在你面前说别人坏话,也会在别人面前说你的坏话。

经常会引起争端,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一定要远离。

文末点个在看儒风君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