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他借给老乡十元钱,没想到三十年后,老乡孙女和他儿子结了婚

 故事汇计划 2023-02-26 发布于湖北

张志远老师是一位老知青,曾经在农村插队生活了一段时间,插队的时候,张志远借给了老乡李文亮十元钱,没想到三十年后,李文亮孙女嫁给了张志远儿子,张志远和李文亮也因此成了亲家。

张志远出生在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老师,张志远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张志远有一个哥哥,比张志远大三岁,小时候哥哥经常带着张志远去河边抓鱼,张志远从小就和哥哥很亲近,上学的时候,只要有人欺负了张志远,哥哥一定会会替张志远教训对方一顿。

可能受父母影响,张志远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老师,而哥哥恰恰相反,张志远的哥哥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报效国家,1968年,张志远哥哥如愿以偿当了兵,而张志远在这一年,响应国家号召去了农村插队。

张志远插队的地方是在德州市齐河县马集大队,当时一共去了三十五人,都是十五六岁初中毕业的学生,张志远在知青中,个子最高,身体也最壮士,马集大队一共有三个生产队,张志远在生产一队插队,一队队长马广仁为人老实忠厚,对知青也是非常照顾。

考虑到知青刚来不习惯农村的生活,队长马广仁并没有着急给知青安排劳动,而是给了知青三天时间休整,让知青先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知青有单独住宿的地方,队长带着老乡在村东口一块空地上,给知青盖了四间土坯房子,知青三个人住一间屋子,其中一间小屋子,用来给知青放杂物。

铺好床铺,队长给大家发了生活用品,一人一块香皂,一条毛巾,还有洗脸盆和牙膏牙刷,这些生活用品都是由生产队免费发放给知青的,来的时候,母亲给张志远拿了二十元钱,张志远平时很节约,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张志远不会乱花一分钱。

知青平时什么活都干,修路、开荒、锄草、挑粪、割草、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农活,张志远平时干活很积极,从来不偷懒,脏活累活总是第一个冲在最前面,老乡对张志远印象非常好,大家都非常喜欢张志远。

插队一年,队长安排知青在老乡家过年,张志远去了老乡李文亮家,李文亮在队里负责喂养牲口,平时都是住在大队的牛棚里,家里只剩下李文亮妻子和儿子李大勇,李大勇比张志远大二岁,第一次去李文亮家,张志远带了一盒茶叶和一盒点心。

李文亮一家人都非常热情好客,虽然李文亮家里并不富裕,但是都是把家里最好的拿出来招待张志远,一年四季,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清闲几天,张志远在李文亮家里住了半个月,过完正月十五才离开。

插队第二年,张志远赶在八月十五之前,回家看望了父母,李文亮还特意准备了一些土特产,让张志远带回去给父母尝尝,张志远探亲回来的时候,给李文亮家人每人都带了礼物。

插队的生活虽然很艰苦,但是每天都过得很充实,闲的时候,知青会聚在一起打牌聊天,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

一转眼来到了1972年,张志远已经在农村插队四年了,早已经习惯了农村的生活,这一年队里接到通知,埠村煤矿有五个招工名额,张志远所在的生产一队分到了一个名额,队长马广仁召集知青开了一个会,讨论这个名额该给谁合适,结果知青都不愿意去,只有张志远一人想去。

最后队长把招工的名额给张志远,后来张志远又把这个名额给了李大勇,张志远知道,李大勇比他更需要这份工作,李文亮知道这件事情后,为了表示感谢,特意请张志远去他家吃了一顿饭。

谁也没有想到,李大勇去煤矿上班三个月就出了事故,李大勇在井下采煤的时候,受了伤住进了医院,李文亮找到张志远,希望张志远能够借他三十元钱,当时张志远身上只有十元钱,全都给了李文亮,张志远又从其他知青那里借了二十元钱,给了李文亮。

1974年,张志远获得了一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济南轻工业学校到马集大队招生,张志远通过政审后,通过了入学考试,顺利进入了济南轻工业学校学习,得知张志远要走,李文亮只凑够了二十元钱,剩下的十元钱,李文亮给张志远写了一张借条。

张志远从济南轻工业学校毕业后当了老师,1979年,张志远在父母介绍下和仁丰纱厂女职工王晓琴结了婚,王晓琴也是知青,王晓琴是通过招工回城的,回城后就安排在了仁丰纱厂工作。

1981年,李文亮带着一家人找到了张志远家里,还了当年借的十元钱,从此之后,李文亮和张志远两家人一直保持着联系,1982年李大勇女儿出生,碰巧的是,这一年张志远儿子也出生了,两个孩子只相差三个月。

2000年,李文亮孙女李爱玲和张志远儿子张小军同时考上了济南大学,李爱玲和张小军成了校友,在上大学的时候,两个人谈起了恋爱,2005年,李爱玲和张小军结了婚。

可能这就是缘分,谁也没有想到,三十年后,张志远和李文亮居然成了亲家,2010年,李爱玲和老公张小军在济南开了一家公司,为了方便照顾老人,现在张志远和李文亮一家人都住在一起,他们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满,让人羡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