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记念刘和珍君
2023-02-26 | 阅:  转:  |  分享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对刘和珍等正义力量的赞美,对无耻文人的鞭笞,对军阀暴行的诅咒。)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时间之清楚,记忆之深刻,事情之重大)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刘和珍(1904—1926)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杨德群(1902—1926),湖南湘阴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预科学生。)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程君,指程毅志,湖北孝感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1、写作原因之一。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莽原》,文艺刊物,鲁迅编辑。一九二五年创刊于北京。一九二六年鲁迅离开北京后,由韦素园接编,出至第四十八期停刊。在反动派的迫害下,不但鲁迅等所编的进步刊物往往停刊,“有始无终”,而且这些进步刊物的读者也常常被迫害,所以“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和珍“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有力地表现了刘和珍是个敢于追求真理、反抗黑暗、追求进步思想的青年,这是下文她勇敢地反对杨荫榆和向段执政府请愿的思想基础,也是鲁迅纪念她的重要原因。)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烈士已去,生命不复,只能如此。)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两次用“只能如此而已”,曲折地表达了鲁迅悲愤万分的心情,是对的黑暗现实的强烈控诉和战斗决心。)

2、写作原因之二。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人间地狱。)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直指无耻的造谣文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出离”,愤怒达于极点,超出了愤怒的程度。)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写作原因之三。

(第一部分,阐明写作起因,是对烈士的悲痛追悼。)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名言)(“真的猛士”指的是真正的革命者;“直面”、“正视”,都表示正面注视、不回避之意。“惨淡的人生”,指当时反动派统治下人民群众所过的非人生活;“淋漓的鲜血”,指血迹斑斑的残酷现实。全句的意思是,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要怀着对敌人的深仇大恨,踏着先烈的血迹,与敌人奋战到底。)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哀痛者”和“幸福者”,表面上好象是矛盾的,实则不然。“真的猛士”为战友的牺牲而哀痛,对反动派的血腥罪行悲愤满腔。“幸福者”为战友的复仇而幸福,让刽子手血债血还而喜悦振奋。)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4、对黑暗世界的诅咒。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写作原因之四。

(第二部分,进一步阐明写作意图,要使人们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用自我的愧疚,反衬刘和珍的勇敢和高尚。)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5、对刘和珍的赞美。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女师大风潮后,杨荫榆假借名义开除许广平、刘和珍、蒲振声、张平江、郑德音、姜伯谛等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女师大学生被赶出学校后,在西城宗帽胡同租赁房屋作为临时校舍,当时鲁迅和一些进步教师曾去义务授课,表示支持。)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文章一再强调刘和珍的“微笑”和“态度很温和”,是有深意的。首先,这和刘和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对照看,就说明刘和珍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其次,正是这样一位女青年,却被反动派恶毒地诬蔑为“暴徒”,并把她杀害,就更加激起正义者对于刽子手屠杀爱国青年的义愤填膺。最后,刘和珍“微笑”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反复提起,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念之情。)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女师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斗争,在社会进步力量的声援下,迁回宣武门内石驸马大街原址,宣告复校。)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具体写刘和珍的事迹。

(第三部分,通过具体事迹,表达刘和珍对的哀悼和崇敬。)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居然”,竟然,出乎意料,本来是为了国家利益,却被国家军队残杀,实属难解。)死伤至数百人,(伤亡之烈。)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反衬了刽子手的凶残。)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刘和珍善良的“微笑”,反衬刽子手的下劣的“凶残”。)

6、刘和珍被军阀杀害。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这样的“作证”可谓残酷。)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刽子手的凶残。)

7、杀害手段的凶残。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8、刽子手的污蔑。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9、帮凶文人的造谣。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目不忍视、耳不忍闻,概括了作者对“惨象”和“流言”的具体感受;“已使我”和“尤使我”,一层进一层地写出作者的愤概心情。“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使用反问句,加强了悲愤的力。)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名言)(这是作者对反动派的愤怒控诉,一个民族之所以衰亡,之所以如此被压迫而默无声息,正是由于反动派的残酷迫害所致。那么怎么办呢?沉默下去吗?不!决不能让中华民族在沉默中灭亡!这里运用两个“沉默呵”,感情沉痛、激越。“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个选择复句,表明沉默有两种前途,要么“爆发”,要么“灭亡”,而只有在沉默中“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这一段,是作者强烈革命感情的火山式爆发,给人以极大鼓舞。)

对刽子手的谴责。

(第四部分,叙事刘和珍被杀的原因,指出刽子手的残忍。)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11、不为流言所惑。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欣然”,好不设防,和“罗网”相对。)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三个动词,可见刽子手的凶残。)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张静淑,湖南长沙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受伤后经医治,幸得不死。)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是“虐杀”。)。

12、指出刽子手的虐杀。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无法相信,又不得不信,文辞的吞咽梗塞,欲泪又止,媲美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反语)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中国反动派屠杀妇婴、八国联军屠杀中国人民,他们的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但是,这三个青年女子手无寸铁,面对故人枪口一无所畏,从容辗转于反动派枪弹攒射中,这种伟大精神远远压倒了中外反动派的凶焰。)

13、对刽子手进行谴责。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指出刽子手的无耻。

(第五部分,写刘和珍等惨遭杀害的情况,进一步揭露刽子手的凶残无耻。)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刽子手杀了人好像无事一样,草菅人命的本性。)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指出无耻无人的恶意造谣。)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鲁迅主张壕堑战,对反动派进行韧性的战斗。)

15、反对无谓的牺牲。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陶渊明)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挽歌》的大意是:死了以后,亲戚们有的悲哀过,别人也都唱了挽歌。死后将去哪里呢?让身体同山陵一样千古长存罢。鲁迅先生高度赞美牺牲者的精神将和高山同在。)

赞美烈士的牺牲精神。

(第六部分,评述请愿行为和烈士死难的意义。)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16、赞美刘和珍等烈士的从容就死。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女师大事件)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17、点明牺牲者的伟大意义。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名言。)“苟活者”是指当时一些觉悟较慢的人,“淡红的血色”,指随着时间流驶,死者的血迹由深红变成淡红了;对于“苟活者”,爱国青年的流血牺牲也能使他们看到微茫的希望,而不至全无信心。至于真正的革命战士,就根本不同了,他们会因此而更加奋勇前进,夺取革命的胜利。另外,“苟活者”也包含有作者的自谦,实际上鲁迅毫无疑问是“奋然而前行”的“真的猛士”。)

18、赞美牺牲者精神的意义。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总括写作目的。

(第七部分,高度赞美烈士牺牲的意义。)

  四月一日。

(无论是形式,还是语言、主旨、韵味,本文都堪称光华夺目的文章。)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169M...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