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六个字写了一幅对联作品,表现了隶书书法的雄浑拙朴,入选国展

 书法古今 2023-02-26 发布于陕西

有些书法爱好者认为,隶书书法就要写得端庄秀美,也有的人认为,隶书要写出古意,不论怎么说,隶书只要能表现出它的雄浑与拙朴,也是另一种美的享受。下面这幅作品是一位作者用了六个字所写的一幅对联作品,从整体上看,的确是表现出了隶书书法的厚重与飘逸之气,让隶书产生了它的除秀美之外的另一种美感,被评委在评委时一眼看中,从而入选国展。

以前写隶书大字的李守银,曾创作了一幅作品获得全国书法一等奖,后来他相继也用大字隶书表现汉隶书法的雄浑气象,一度引起了书法界的关注,由于李守银在多次国展上的优秀表现,如今他已经成为中书协理事,隶书评审委员会委员,也就是李守银现在已经成为全国隶书书法大赛中的评委了,可见,隶书书法也如同草书一样,只要能在创作上下功夫,也一样可以做出成就的。

上面作品中的六个字很容易辨认,相比较李守银的创作风格来说,虽然还显得拘谨一些,但是他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是作品取法于两汉经典作品《石门颂》和《鲜于璜碑》等,但作者在创作中,并没有拘泥于一体,而是融合了多个作品的创作方法,只是为了表达出隶书的特有风格,他主要取法于《石门颂》的笔意与笔法,尽量使每个字向外伸展,以此来打破人们平常所认识的隶书只在蚕头燕尾上去表现隶书书法的动态感,这幅作品没有这样去做,而是尽可能地利用《石门颂》的笔意,使得某个笔画向外拓展,同样实现了其飘逸之感。

二是在章法上制造出欹正关系,在字的姿态上摇曳摆动,作品中的“剑”、“缚”、“龍”,用欹斜的笔画,与左右对比,既有矛盾关系,也打存的字的稳定性,从而给书法制造了险峻之势。书法中,不能一味地讲求平正,但平正之外,也要有险峻,正如孙过庭所说的,初学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永远的平正,让人感觉到其不知险峻,作品中时而有险峻出现,恰恰是变化的手段,让作品产生出另外的一种美也是必要的。

三是字内变化周到。从整体上看,作品尽管缺少了大的变化,但作者在创作时,并没有因为作品尺帽和字大的问题,而忽略了字内空间和对比关系处理的变化,例如“抽”字的“扌”旁,写得长而瘦,而“由”字则是短而方,并且“由”字中间的四个白方空格也都是不相同的,也有其它字的字内写法,大都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创作的,由此可见,作者已知平正,在寻求变化,或者说是在制造变化,这是难能可贵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知水平的提升,其上升空间会逐步打开的。

当然,这幅作品相比较于李守银的创作风格来说的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没有充分发挥出《石门颂》的恣肆浪漫之感,书写胆子不够大,过于拘谨;二是笔法的多样性不足,每个笔画中锋用笔过多,造险也不够好;三是在艺术性方面表现不够充分,对作品中字的大小、墨色上的浓淡干枯等没有用艺术性的方法来表现,如每一列字的大小都是相同的,要么都长,要么都方,如此一来,就缺少了变化,也少了必要的看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