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熊鹏举《才女赵清阁》
2023-02-26 | 阅:  转:  |  分享 
  
《中国才女美女》六卷 (三)《才女赵清阁》熊鹏举2017年初稿2020年审订54、作家、编辑家、画家赵清阁赵清阁(1914--1999年),
河南信阳人。著名女作家、编辑家、画家。赵清阁出生在河南信阳城内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里。赵清阁祖父是清朝举人,曾当过学官,熟通古文韵律
,能吟诗作赋。赵清阁的舅舅是进士。母亲是一个聪明而有才气的女子,会作诗绘画,可惜红颜薄命,在她五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间。赵清阁被寄养
在舅舅家中,与表兄妹一起受旧诗书的薰陶,8岁时进入省立女师附小念书。进入小学不久,她父亲续娶了一房太太,她不喜欢继母,继母也不喜欢
她。只有祖母是她相依为命的亲人。女师附小的教员,蒋光慈的夫人宋若瑜给予她极大的帮助,诱导她学习文艺创作。在她初中即将毕业时,无意中
听到父亲与继母的谈话,打算让她尽早退学嫁人。1929年严冬里一个漆黑、寒冷的深夜,15岁的赵清阁怀揣祖母给的4块银元逃出了信阳老家
。赵清阁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居然考上了河南艺术高中,还得到助学金。在艺术高中期间,经过两年科班训练,她的西洋画、素描和国画都长进不少
。她还随学校教务处处长谢孟刚学习乐理。向校长焦端初借阅了不少中外文学名著。她酷爱唐宋诗词及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的作品,受他们的影响,
她开始写诗,用它来抒发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抨击旧社会的黑暗。1930年,她第一次向开封《民报》投稿即被发表。此后,她一边在河南《
民国日报》当编辑,一边到河南大学旁听,还在救济院贫民小学校教书。她主编《新河南报》的文艺周刊和《民国日报》的《妇女周刊》,并常给《
河南民报》《新河南报》和上海《女子月刊》撰稿,揭露反动统治的黑暗。她的行为触怒了报社,被视为危险分子而遭解雇。在师友的鼓励和协助下
,她于1933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插班,师从倪贻德教授学习西洋画。身为美专学生的她,却更勤于写作,逐渐成了黄心勉主编的《女子月刊
》的基本撰稿人,还兼任上海天一电影公司出版的《明星日报》的编辑,开始其半工半读的生活。1934年春,她给鲁迅先生寄诗文求教,得到鲁
迅的关怀和亲切接见。由于受丁玲作品《水》的影响,她以家乡河南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农民逃荒的悲惨景况为背景,写下了短篇小说《旱》,连
同当时她创作的其他短篇小说,结集出版。同时,她也向摩登剧社的左明,复旦剧社的洪深、田汉等左翼剧作家学习戏剧创作。这期间,她还结识了
欧阳予倩、应云卫、陈凝秋、袁牧之、陈波儿、安娥、王莹等许多进步电影、戏剧家,为今后更好地创作打下了基础。“美专”毕业以后,赵清阁离
开上海回到开封,受聘于母校艺术高中教书。她写了些针砭时弊的杂文,有两篇被认为有“共产党嫌疑”而被判入狱半年。出狱后,再回上海,先后
担任女子书店总编辑和《女子月刊》编辑,还一度在电影公司担任编剧。在左翼作家洪深等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她转向写剧本,从事创作。1936
年在《妇女文化》月刊发表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模特儿》。从1933年到抗日战争爆发为止,赵清阁写的短篇小说大都收在《旱》与《华北之秋
》这两部集子里。1938年,赵清阁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她到汉口为中国图书公司主编宣传抗日的文艺月刊《弹花》。武汉吃紧,为继
续办好《弹花》,她不得不乘船在武汉和重庆间来回奔波。她在《汉川行》中描述了这段艰难的漂泊生活,表达了她坚持抗日宣传的决心。在此期间
,赵清阁写有五幕话剧《女杰》;三幕话剧《反攻胜利》;四幕悲剧《雨打梨花》;五幕话剧《此恨绵绵》。此后写有《血债》《汪精卫卖国求荣》
《生死恋》《清风明月》《关羽》《花木兰》等。并与老舍合写了四幕话剧《桃李春风》。在这个时期,她还不断探索,创作了不少戏剧理论著作,
如《抗战戏剧概论》《抗战文艺概论》《编剧方法论》等。抗战胜利后,赵清阁回上海,担任《神州卫报》副刊主编,并在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任教。
出版独幕剧集《桥》;短篇小说集《落叶》;创作中篇小说《江上烟》《艺灵魂》;长篇小说《双宿双飞》《月上柳梢》等。还有许多杂文散文。她
蛰居虹口,闭门谢客,专心写作,《几番风雨》就是这样诞生的。这是她从事电影创作的第一部影片。第二部影片《蝶恋花》成了当时很卖座的电影
,因为它客观地反映了近代上海的妓女行业的状况。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真实、黑暗而又很少被人注视的角落。解放后,赵清阁参加了中国作
家协会、上海戏剧家协会和电影工作者协会,担任上海文联委员,创作了《女儿春》《自由天地》等剧本。打倒“四人帮”后,赵清阁创作了《粉墨
青青》。她出版了散文集《沧海泛忆》《行云散记》《浮生若梦》《往事如烟》及《红楼梦话剧集》等。在《人民日报》《读书》《战地》等报刊发
表了许多诗歌和散文。赵清阁和郭沫若的友情。赵清阁早年最景仰的是郭沫若,在中学时代就拜读过郭沫若的《女神》和《少年维特之烦恼》等译著
。在上海的时候,赵清阁向郭沫若表达了投身革命的意愿。郭沫若在回信中问她:我们这里是红帮,近朱者赤,你怕吗?赵清阁回答:不怕。抗战爆
发后,赵清阁到武汉慰问苏联志愿军空军大队。还到重庆聆听郭沫若演讲,并将其整理成文,发表在她主编的《弹花》月刊上。郭沫若为她写了一首
五言绝句:豪气千盅酒,锦心一弹花,缙云存古寺,曾与共甘茶。概括了她的性格、气质和她在文艺上的贡献。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赵清阁
的一位朋友在上海主持一家私人经营的《神州日报》,聘请她去主编副刊。为筹得旅费,赵清阁开始变卖自已的物品,在街头摆起了地摊。来了个顾
客拿起她的一只口琴,问她要多少钱,她说:两元。这时有一个人从顾客手中拿过口琴说:两元,我买了。听见这熟稔的声音,赵清阁抬头一看,面
前站的竟是郭沫若和老舍先生。郭沫若给赵清阁出主意,希望她画几张国画,他愿意给题字,并帮她在朋友中卖。她画了几帧写意花卉,拿给郭沫若
,郭沫若为其中一幅“红梅图”题了一首诗。这幅画卖出后,赵清阁又大为后悔,认为郭先生的题诗极为珍贵,不该随便卖掉。一位编过报又经商的
朋友请赵清阁画一幅观世音图,她用水墨画了一帧安详恬静的观世音素描坐像,坐像前绘了一枝竹叶,画面十分清逸淡雅,不流于世俗,深得老太太
赏识,她慷慨地给了赵清阁100元,这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足够买一张重庆到上海的飞机票。这次由郭沫若出主意,并亲自题诗帮助卖画的义举
,终于使赵清阁早早地飞回了上海。赵清阁(右三)与茅盾(右一)、凤子(右四)等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赵清阁与茅盾的友情。赵清阁与茅盾相识
于1937年,她作为编辑常向茅盾约稿。全国解放后,他们各居京沪,但笺问始终未断。1975年暮春,病中的她向友人打听茅盾的近况后,冒
险给茅盾写了封信,简述近况以报平安。信后她抄录了一首《西湖忆旧》:黄昏品茗西泠前,酒酣明月夜泛船;洪老求签卜解放,茅公知津笑书癫。
年已八旬的茅盾对她很是赞赏,写了长律《清谷行》赠她,后被收入到《茅盾诗词》中。1976年茅盾80岁生日时,她为他精心绘制了一幅山水
小轴《秋江孤帆图》,即将寄出时又觉题句欠妥,怕招惹祸端,于是只留上下款。茅盾看后回信说:《秋江孤帆图》,甚有飘逸之意致,鄙意原题倘
若裁去,则于全布局有损,当珍藏之,不以示人也。粉碎“四人帮”后,茅盾即书写《粉碎反党集团四人帮》和《过河卒》两首诗给她,以庆贺他们
的“第二次解放”。赵清阁与梁实秋的友情。1943年,赵清阁为梁实秋翻译的英国女作家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所感动,将其译作收入她主编的
《黄河文艺丛书》出版。她又与梁实秋相互切磋,将其改编为话剧《此恨绵绵》。《此恨绵绵》由重庆国立歌剧学校演出获得好评。1986年在哈
尔滨的“红楼梦国际研讨会”上,赵清阁邂逅华裔美籍教授周策纵时,探询梁实秋近况并托言问候。赵清阁晚年自制了一本精美的画册,收藏的多是
自己的画作。她将此画册呈送邓颖超欣赏,下面是邓颖超致赵清阁的信。清阁同志:画册奉还,你的作品,我详细浏览,使我得到一次艺术的享受,
也得到一次最美好的休息。特感谢你在每幅画页都作了详细的说明,不仅使我欣赏你的作品,而且得知其含意,尤其使我了解作品所反映出的你的思
想境界。画册又有茅公的题字,画字合璧,诚珍品也。送上大梨两个、苹果四个,请与翰老分尝。可助你途中饮料,望哂纳。匆此。祝你一路平安!
邓颖超  一九八一·四·二十二赵清阁晚年自制了一本精美的画册,收藏的多是自己的画作。每幅画旁分别有郭沫若、冰心、张恨水等人的题词。
她和许多文化界人都有文字来往,这些文稿谈诗论画,纵论时事,才情横溢,十分珍贵,赵清阁后来赠与上海图书馆。田汉曾写过一首七律赠赵清阁
:从来燕赵多奇女,清阁翩翩似健男。侧帽更无脂粉气,倾杯能作甲兵谈。岂因泉水知寒暖,不待山茶辨苦甘。敢向嘉陵录画料,弹花如雨大河南。
赵清阁和老舍的婚外恋。1938年,知名作家老舍出席了“文协”在汉口总商会礼堂举行正式成立大会,在这次大会上,39岁的老舍结识了年仅
24岁的青年女作家、画家赵清阁。也正因此,赵清阁和老舍一起受聘于“文协”。老舍被推举为“文协”总务部主任,赵清阁则被聘为“文协”组
织部干事。此时的老舍已有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原配妻子胡挈青,两人生育了一儿一女。最初,年轻的赵清阁与老舍一直是合作的关系,两人在日常
工作中配合非常默契。后来,老舍对赵清阁有了格外的青睐。在“文协”工作之外,赵清阁还创办了刊物《弹花》。在赵清阁主编的《弹花》上,老
舍成了主要的约稿对象。两人合写了《桃李春风》。随着时间推移,赵清阁对老舍的爱慕越发强烈;老舍对赵清阁有了前所未有的心动。赵清阁有事
时,老舍总是第一个冲出来相帮。老舍生病时,留在身边彻夜照顾的也是赵清阁。很快,老舍便与赵清阁偷偷同居了。老舍是公众人物,两人恋情的
发展,朋友便偷偷将消息送到了在济南的胡挈青那里。胡挈青得到消息后,带着一儿一女赶往重庆。到重庆后,老舍在他们安顿好后却并未搬来与他
们同住。在这漫长的20多天里,胡挈青在等待,赵清阁也在等待,老舍在逃避。赵清阁看到老舍不和妻子离婚,不能和她结婚,伤心欲绝的赵清阁
毅然收拾行李离开了重庆。后来,老舍到上海,想带着赵清阁私奔。我们想法子逃到遥远的地方去,找一个清净的住处,我著书,你作画,与清风为
友,与明月为伴,任天塌地陷,我们的爱情永生!赵清阁对着被爱情冲昏头脑的老舍道:我们是活在现实里的,除非我们一块儿去跳江,才能逃避现
实。老舍一直未忘记赵清阁,老舍给赵清阁写信,信上说他已经在马尼拉买了房子,为了重逢,希望她与自己一起去那定居。这一次,赵清阁再次拒
绝了老舍的请求。赵清阁想要的是一个名分,可老舍却始终给不了她,赵清阁怎会同意呢?1949年,领导授意让赵清阁写信要老舍回国。老舍回国时,赵清阁没有去接他,而是托人带去一封信,信上只有八个字:各据一城,永不相见。之后,老舍与赵清阁再未会面,他们都只将情愫暗藏心中。赵清阁终身未婚。晚年赵清阁赵清阁藏有老舍大量的手札。晚年她把书画捐给了国家,惟一留下的真迹是老舍的对联:“清流笛韵微添醉,翠阁花香勤著书。”边上的小字是“清阁长寿”,落款为“老舍恭祝”。它被挂在她书案前方的墙上,与她朝夕相处。赵清阁 《松泉图》赵清阁 《江清冷寂卷》
献花(0)
+1
(本文系天山老熊4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