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天地人和w 2023-02-26 发布于福建
文章图片1

“佛为心 道为骨 儒为表” 这句话大概的历史源流。时代大概产生于宋初三教合流渐起之际,始作俑者为佛教僧人,例如 僧智圆(976-1022年)《中庸子传》中说,“儒者,饰身之教,故谓之外典也;释者,修心之教,故谓之内典也”;“修身以儒,治心以释”;这是儒表道骨佛心的一种早期表达,另外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上层路线的推行,宋太宗就说释氏以慈悲,老子以清净,宣尼序五常,俱化民之要道。赵普称颂宋太宗“以尧舜之道治世,以如来之行修心,圣智高远,动悟真理”皆是这种风气的体现,至于南宋孝宗,孝宗曾亲撰《原道辩》,驳韩愈之说,主张“以佛治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在这里他明确的将三教以功能性划分,宋孝宗这句话当可作为今人之“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的滥觞版本。这一千年中,我们又可从几个话语的变化中洞见文化世风的变迁,所谓读书见微知著,或可称之。

佛为心: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佛心即觉悟之心,通俗意义上是指慈悲的心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金刚经》中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心经》中言“照见五蕴皆空”。不执着于任何事、理之心,不住一切处心,并且积极的行善,能为他人着想。

佛心就是佛的精神、要旨。佛心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并最终要归于生活。只有把佛的理念种在心里、才能真正得佛心。善与恶,只在一念之间。其实,只要心中有佛,佛就在身边。以一颗佛心去看待世间万相,怀一颗佛心去做事。正如云'千古善恶由一心,心若无时罪亦空。'

道为骨:在道家的观念里,生之与死,为生命之一变迁耳。言其整体,则与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生命变迁,如波分水合。人类只不过是整个宇宙天地受“化”的一个小分子,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够超然于物外。道骨的核心,就是“宠辱不惊”的境界,不媚权贵的傲骨。道骨之极,就是逍遥齐物。处世之末,当清静无为,恬淡自然,不为功名所束缚,不为庸俗所羁绊。道家是追求超世、讲究自然的,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的。

儒为表告诉我们要有儒家君子的言行规范,而不单指要有儒者的外表。儒家思想提倡仁,提倡孝,提倡道德。《大学》中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儒表归根揭底,就是仁义道德。

文章图片2

壹点号清风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