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芳学|春光洒满金徽大地(组诗)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诗人档案】张芳学笔名牧鹤,70后,甘肃徽县人,教师。系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北京文学》《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潮》《飞天》《散文诗》《世界诗人》《文学月刊》《厦门文学》《葡萄园诗刊》(台湾)《甘肃日报》《甘肃科技报》《甘肃农民报》《未来导报》《山西农民报》《作家报》及《阳光导报》(日本)《新世界时报》(美国)《中华日报》(苏里南)《中华导报》(加拿大)《澳洲彩虹鹦》(澳大利亚)《新大陆》诗刊(美国)《越南华文文学》(越南)等海内外百余家刊物发表诗文千篇(首),入选《新世纪诗选》等多种选本并获多项奖,著有诗集《心灵的歌唱》。

    张芳学诗歌选

                                             甘肃徽县 张芳学

凤山梅花开

凤山上的梅花

酝酿了一冬的心事

禁不住蜂飞蝶舞的诱惑

在这充满阳光的日子里

灿烂地盛开

一树树的梅花

齐刷刷地开了

每个枝头上

仿佛一个个笑脸

迎接每位造访的人

一片片芬芳的火焰

让多少情侣热血沸腾

花树下的留影

花树下的情语

那飘落的花瓣

恰似一个迷人的飞吻

梅花不语

梅花默默的暗送清香

 青泥村纪行

沿着诗人的足迹

行走在青泥道上

昔日的蜀道

今时已变通途

广场上的李白

还是那么豪放

举杯邀明月

感叹世事变迁

杜甫神采飞扬

笔下的诗歌

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芒

墙上的壁画

讲述着

一个个古老的传说

鹅卵石砌成的墙

把这个古村落

装点得古色古香

小桥流水人家

鸡鸣犬吠

树下的牛儿

咀嚼着幸福的时光

一个个农家乐里

驱车而来的游人

谈天说地

感受世俗外的喜悦

 远通吴楚碑

嘉庆年间的碑

讲述着蜀道的历史

经历了无数的风雨

依然昂首挺立在古道上

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不卑不亢

如今政通人和

这块古老的石碑

也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在新修的亭子里

颐养天年

溪水潺潺

清清的溪水

从山间而来

像大山的血液

流经沟沟岔岔

山野人家

一朵朵小浪花

一个个会心的小窝

石潭里的鱼儿

怡然自乐

竟然不知污染 险恶

溪水一路吟唱着

把大山的敦厚善良

传到山外的地方

泰山庙

一个个台阶

一直通往神住的地方

暮鼓晨钟里

普渡虔诚的灵魂

古柏参天

藏匿在其中的庙宇里

总有香烟缭绕

叩首 祈福

神灵不说话

神灵最懂人心——

不做亏心事

就不怕半夜鬼敲门

人道轮回中

向善者

都进了天堂

做恶者

还是入了地狱

泰安亭

像一位得到的高僧

盘踞在八卦里

静静地守望着

这一湖的清水

做对长松

听山风念经

任其花开花落

却一如既往

站在泰安亭上

四周风景皆收眼底

仿佛得到灵性

心胸顿开

一切的痛与不快

融化在天地间

 油菜花开在山坡上

金黄的油菜花

在山坡上静悄悄地开放

甜蜜的梦

只有山坡知道

这一幅油画

那是农人的杰作

沁人的馨香

在山坡上四处流淌

这一坡油菜花

开在山坡上

开在游人的目光里

开在农人的心坎上

 静默的树

大树在静静地思考着

如何回报脚下的土地

想着想着,枝繁叶茂

想着想着,落叶归根

多情的风侵扰过

多嘴的麻雀挑唆过

大树义无反顾地

站成了一种风景

“大树底下好乘凉”

有这句话就心满意足了

大树总是不言不语

刚直地站立,默对世界

走进阳光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

一路艰辛的攀爬

追寻一个

祖辈们向往的梦

一路的芬芳

满足着一颗虚荣的心

站在阳光里

看着自己丑陋的影子

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

岁月的风啊

吹过我的白发

吹走了落叶片片

温热的土地上

生长着

父辈们微薄的收获

一只鸟儿

衔着一缕阳光

飞向远方

【在线编辑:林兆丰】

顾问:卢伟光:作家 《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

            孙文斌:小说家

            沈晓密:散文家

            秦    萌:《北方时报》“乡雪版“”编辑

            郭亚楠:作家 《创业者》编辑

            白    雪:作家

主编:瑞雪       制作:腊梅      微信号:131154779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