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百贵|观柳(散文)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观柳

                                                                                                        黑龙江 陈百贵

冬深了,沿途的枣树、槐树、榆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杈,又黑又硬,裸露在寒风里,奋力地和寒冷抗衡。那样的神情专注,那样的严阵以待。惹动了骚客们的诗情,有人用如花的笔、如蜜的文字,尽情赞美她们战风雪、斗严寒的坚强的性格、不屈的精神,英雄的气概。有人把更多的笔墨献给了松、竹、梅,所谓岁寒三友也。我却要表扬柳树几句,因为她们太了不起了。

柳树到底有多少种,我不知道。反正我们这里只有三种。

一种是枝条向上生长的,树干也高大,等到树冠一形成,人们就把它锯下来。第二年又生出许多小股杈。这些小枝条挺直了腰板,争先恐后地向上蹿。不几年,又长得胳膊粗细了。这时,再把它锯下来。就这样,人们一茬又一茬的收获着这些木材。它们既可用于建筑,又可用于生活用具。柳树利用它自己的再生功能,努力为人们创造着财富。这种精神,不值得赞扬吗?

再一种是枝条下垂的柳树,有人叫它“倒垂柳”,也叫“耷拉柳”。“春风杨柳万千条”,做为春天的象征,确实是诗人和画家们追捧的对象。她甩出的枝条又柔又长。不管树干多高也一耷拉到地。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依然那么揉软、舒展,泛着淡淡的绿光,悠闲地甩动着,那么泰然自喏,安闲自在。对严寒毫不在意。那无所謂的神态,更具一番风情。有时,嗍风把她们吹起来,像是少女的披肩发。

一打过春,虽然还在九天里,这枝条就早早地睁开了柳眼,泛起了绿色。等到别的树从冬眠中醒来,柳树早已换上娇艳的春装了。远远望去,又大又圆的树冠上的枝杈有高有低,像许多小山包。原来孟春中的柳树的绿色远看近无,是淡淡的,迷迷蒙蒙的。那绿光把整棵树都罩了起来,柳树也就像躲进了绿色的烟雾里。古人用“绿烟”来形容早春的景色,大概就是专指这种柳树吧?

四月柳絮飘起来,像雪花漫天飞舞,落地后,风一吹就滚成了一个球。碰到沟边渠沿就停了下来,几场小雨过后,就发出了好多小树芽。小树芽长得很快,几个月就长成了一米多高的幼树了。

倒垂柳的幼树就像一个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少女。妩媚的长发遮挡了上半身,给人一种非要撩起长发一瞩庐山的冲动。

还一种柳树,我们叫它“毛柳子”,多生长在河边沟沿。一丛丛,一墩墩,枝条又细又长,柔软又富有韧性。是编制的好材料。

不管哪种柳树,它们都有很强的生命力。春天,似雪的柳絮,满天飞舞。飘到哪,就在哪生根发芽。只要一破土成树,就具备了抗旱耐涝的能力。亢旱的年份,其他树的叶子都发黄凋零了,只有柳叶还是那么绿,烈日下闪着粉绿色的光辉。柳树耐涝的本领更不寻常。不但连日阴雨奈何不了它,就是在坑塘里遭到灭顶之灾,也丝毫损伤不了它。水漫到那儿,哪儿就会生出毛根来。漂浮在水面上,像老人的长胡子。原来这毛根的功能是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吐出来。水落了,毛根也就脱落了。

柳树以它特有的娇姿,精心打扮着我们居住的环境。它的材质也很好,又白又细,如肌似肤,光滑丰润,是上好的板材。柳树易栽易管,用途广泛。难道不值得赞美吗?

我赞美柳树!

我呼吁,多多种植柳树吧!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环境更美丽!

  【在线编辑:林兆丰】

【作家档案】陈百贵笔名,永远在路上。1955年出生。山东省,临清市,李官寨村,早年执教,中年下海、老年更加热爱生活,喜欢用文字记录永远在路上的情景。

顾问:卢伟光:作家 《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

            孙文斌:小说家

            沈晓密:散文家

            秦    萌:《北方时报》“乡雪版“”编辑

            郭亚楠:作家 《创业者》编辑

            白    雪:作家

主编:瑞雪       制作:腊梅      微信号:131154779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