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凯湖文化在线专刊(16)】隋祥云|《兴凯湖文化在线》改变 我的退休生活 一一献给《兴凯湖文在线》创办三周年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兴凯湖文化在线》改变了我的退休生活

      一一献给《兴凯湖文在线》创办三周年

                           文/隋祥云(黑龙江密山)

我是一名有四十年工龄的退休干部。二0一四年从岗位上退下来后,怎样过好自已的退休生活,是摆在我面前的新课题。

我和绝大多数退休干部一样经历了从岗位上退下来闲着无事干的困扰。开始,我在朋友的私营企业帮忙,干了一段时间,总觉得这份工作对于我来说不太适应,就辞职了。从此以后多数时间都泡在麻将桌上,把它作为一种消遣。

从写诗开始,我攀上了《兴凯湖文化在线》微信平台,与《兴凯湖文化在线》结缘,进而改变了我的退休生活。

事儿还得从我练习写诗说起。我表弟是一名病休干部,一五年他给我发了十几首打油诗,看了之后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也随便写了几首小诗回复,但不是标准的格律诗,自认为写得还不错,就在朋友圈发出去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懂诗的人为我点赞,懂诗词格律的人给我提建议。在家闲谈时我把表弟的诗和我自已写的诗拿出来读给家人们听,也可能是为了鼓励我的缘故吧,家人都说写得好,只有女婿没吱声,因为他懂诗词格律,几天后我与女婿唠嗑时谈起了如何写诗,他建议我读点古诗,练习写古体诗,会提高诗的质量,他说最好到图书馆读一些有关诗词格律的书,再阅读一些古体诗,会对写诗有帮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醒,正好退休在家闲着无事干,看书写点东西可充实我的退休生活,我采纳了这个建议,来到市图书馆阅书,但是没找到与写诗词有关的书。二0一六年七月的一天,我到新华书店阅书。我选择的重点是古体格律诗书,当翻阅到王力的《诗词格律》时,我就坐下来专心致志的阅读起来,每天我都坚持到书店看两个小时左右的书。一天,我的老朋友原工商局退休干郜王洪林站到我面前问我,"老弟你有这个爱好啊,整天这么看书不迷糊吗"?我回答说"哪里是爱好啊,我不会写古体诗,退休在家没事干想练习写诗,消磨时间",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他表示赞成。由于我和王洪林是多年的老朋友,七十年代末我在乡政府当党委通讯干事和宣传委员时他是市委宣传部的领导,是我的上司。他听我这么一说,就面带微笑的对我说“你这个想法很好,读书写诗是一种乐趣,有益于陶冶情操”。因为我每天都出入在书店,他每天也上书店,这样一来二去我们几乎天天见面,也就有了交流的机会。每当我们在书店见面时,他都会很随意地向我讲写古体诗的技巧,建议我不要死抠书本,要多看古体诗,勤写勤练,掌握基础知识,注意格律,用好运脚,意境是写诗最重要的尤其要把握的关键环节,文字的提炼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他问我是否学过语法、是否掌握汉语知识等等。我告诉他我在牡丹江市委党校脱产学习二年,系统学习过《现代汉语》,读过《大学语文》。他说"你有这些基础就好,入门能快一些"。他给我讲了许多写古体诗应注意的事。他的讲解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我受益匪浅。我主动向他请教,有了他的指导再加上阅有关的诗词格律书,对我的帮助很大,我有些入门了,心想遇见了王洪林是我的幸运,我应主动拜他为师,我对王洪林说以后你就是我的老师。他很谦虚的说″什么老师,咱们是多年的朋友,你能练习写诗,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免得退休无事做。你学写诗我支持,咱们在一起交流,你入门能快一些,也就是在一起玩玩儿而已,可千万不要称我为老师"。他向我推荐了几本书,还把自己多年用的工具书借给我,并且提示我手中应备几本书,还告诉我都应该买什么样的书。在他的提示下,我买了几本书回家认真读起来,边读边写,写完之后拿给他看,他向我提出修改意见,几经反复我的写诗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他告诉我"你现在已经掌握写诗的基本要领了,可以大胆地写了,但不要把这件事做为负担,只当玩玩,作为退休后的乐趣"。说实在的我这个诗坛上的门外汉,从不会写到初步掌握运用知识再到入门运用自如,都与王洪林老师对我进行很好的辅导帮助是分不开的。他的辅导让我走捷径入门快,少走了弯路。他的耐心指导和帮助我记忆犹新,终生难忘。他是我学习写诗的启蒙老师。后来,有人问我什么时候会写诗的,自然我会告诉他们,我受过王洪林老师的指导帮助,是他教会了我怎样写古体诗,我从心里佩服王老师的水平,更敬重他的谦虚和为人。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虽然初步能写出几首诗,但还不敢也不能拿到棹面上,有人建议我投稿。没有把握岂敢?写诗开始时,我对照诗词格律照葫芦画瓢。但是写出来的诗拿给王老师看,他会给我挑出很多毛病的,主要是存在出律或文字提炼不够准确的问题,他就耐心的帮我纠正和指导。我做事是比较认真的,牢记王老师教过的写诗要领,坚持持之以恒,加强学习不断练习,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在练习中提高写诗水平,经过努力我终于能够写出合格的成品了。

机遇会把人带入一个美好的境界,它会改变人生,也会给人一个美好的向往。 一次偶然的机会来了,那还是二0一六年的十二月,我参加朋友举办的婚礼,在餐桌上闲谈时,我的好朋友密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赵连臣问我退休后在家都做些啥?我的回答很简单“打麻将,锻炼身体,最近看书练习写诗″。他指了指坐在我右边的人向我介绍说:"这位是密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兴凯湖文化在线》主编林兆丰老师”。他又把我的身世介绍给林老师,他让我与林老师多接触交流,叫我把写出的作品交给林老师看,还建议林老师在可能的情况下发表我的作品。经他介绍,我和林老师近乎起来了,我俩在棹上唠得很投缘。林老师说″像你们这些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都有一定的经历和阅历,也有写作功底,而且会掌握很多素材和题材,你可以动笔把亲身经历的有意义的人和事以散文、诗歌、小说等形式写出来给我,我会在我办的《兴凯湖作文化在线》微信平台上发表。"当时我还真不知道巛兴凯湖文化在线》是干什么的。我很早以前在乡里当专职通讯干事时,经常写稿在报刊和电台发表,后来做领导工作时写论文在刊物上发表过,可现在往微信平台上投稿,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对我来说是新生事物。我说我不会往平台投稿,手机操作也不熟练。林老师说"这不要紧,可慢慢儿学,只要用心学很快就能学会″。他还给我列举了一些写作投稿的人和事。我和林老师第一次接触,一点都没有受拘束的感觉,他的态度和蔼可亲,他给我的印象很稳重,说话稍带幽默,有学问,谦虚随和,举趾言谈很受人尊重,给人一种诚实的印象。跟他接触没觉得陌生,在闲聊时又能唠得来,经过闲聊我倒感觉他这个人有事业心,能干事,没架子,是个很容易让人接近的人。他问我手中有没有写好的诗歌,我说"有是有,但不一定能行,我得回家找",那时我还不会用手机存稿,买智能手机才几个月,手机的一些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我还不太掌握。林老师鼓劢我,让我尽快学习利用微信发作品,把写好的诗发给他。他还主动给我留下他的电话号,又加了我的微信,让我多与他联系。这是我与林老师接触和交往的好机会,我当即答应了。也可能这就是缘份吧,我们俩成为好朋友就是从这时开始的。没过几天,我怀着试试看的心理,把整理好的五首近体诗用微信发给林老师。三天后他把在《兴凯湖文化在线》微信平台上发表的诗词链接发给我,而且一字未改。我深受感动,觉得林老师是一个办事爽快、讲信用又有效率的人。我把发表的作品用微信发给亲人、同学、朋友,他们都为我点赞加油。这是我写诗以来第一次上微信平台的处女作,从这时开始我才对《兴凯湖文化在线》微信平台有了认识和了解,知道它的作用,也为以后的写作投稿打下了基础。我打心眼里感谢林兆丰老师,是林老师把我拉入《兴凯湖文化在线》微平台的,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与支持,极大的调动了我写诗的积极性,增进了我的写作爱好。从此我与《兴凯湖文化在线》微信平台结下了缘。转眼间来到春节,林老师向我约稿,他让我写几首有关春节的诗词,以后又约正月十五的稿,并且在平台上都发了。春节后我和妻子去台湾旅游写的十七首诗也都陆续发表了。当我把这些诗词转发到朋友圈时,有很多朋友和同事都感到惊讶,有人见面就问我,"你会写诗?以前咱在一起工作时我咋没看见你写诗呀,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呀?"甚至有的领导见面也问我“以前我怎么没发现你会写诗呀,你的诗写得不错啊!"当我听到这些质疑、夸奖和鼓励时,我自然很高兴。在赞美声中我没有骄傲和自满,而是觉得这是刚刚开始,以后还需努力。然而,在赞美声中我很自然地会想起三个人,王洪林一一我写诗的启蒙老师,赵连臣一一我与林兆丰相识的牵线媒人,林兆丰一一《兴凯湖文化在线》主编把我拉入平台,是这三个人让我与诗词相伴登上了《兴凯湖文化在线》微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把我带入了一个美好的境界,丰富了我的人生,改善了我的退休生活,写作成为我退休后的一种娱乐和爱好,退休后有事干,同时也促进了我读书写作,我由衷地感到欣尉,写诗能让我动脑,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有力于身心健康。它将伴随我的人生以此为荣,以此为乐。

我的作品能在《兴凯湖文化在线》微信平台上发表,提高了我的知名度,引起了很多人的刮目相看。二0一七年四月经林兆丰老师介绍我加入了密山市作家协会,不久又任密山作家协会理事。从这时开始我能和密山市各界爱好文学的知名人士有了接触的机会,同时也扩大了我同外界接触交流,增加了我的社会交往,结交了很多资深的新老朋友,如沈晓密、孙文斌、林兆丰、白雪、张士军、王莉、刘晓琳、王洪林、郝文彦、王殿莉、赵庆英、姜芬、谢晓光、杨秀琴、王克勇……。这些人中有的可称谓密山作家战线的大手笔,有一定的知名度,有的在省和国家级享有很高声望和影响。结识这些人是我在文学创作和诗词写作方面宝贵的人力资源,我拜他们为师,虚心向他们学习。通过《兴凯湖文化在线》我又结实了很多新朋友,这就给我提高写作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加入密山作家协会,利用这个平台,我能够与作家协会的人一起参加很多有意义的活动,诸如采风、开座谈会、听课、与外地作家诗人交流等活动,这不但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的社会交往面不断扩大,我与作家协会的人融为一体,持别是一些采风活动,看见文友们一张张笑脸,个个精神饱满,亲密团结和谐,有激情、奋发向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又看到他们写出的一篇篇作品在平台上发表,读了他们的作品,充实了我的头脑,极大的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正是《兴凯湖文化在线》把密山的文人凝聚在一起,活跃了密山文化阵地,展示了密山作家的才能。每次在平台上发表作品我都认真的阅读,向他们学习,互相点赞加油、鼓励。在这个平台上我不但向密山的老师和文友学习,同时也通过写作结识了一些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老师和编辑,这些都已经成为宝贵的财富。

在作家协会领导、老师和文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充分利用《兴凯湖文化在线》这个平台,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写出的作品也能在全国各地的一些报刊和微信平台上发表。经密山作家协会的推荐我现在已成为鸡西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煤矿作家协会会员,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会员。

从练习写诗到登上《兴凯湖文化在线》微信平台,我深深地体会到密山作家协会是一个温暧的大家庭。《兴凯湖文化在线》是诗人的天地,文学的殿堂,文人的圆梦家圆,是作家展示才能的平台,是文学爱好者交流提高的鹊桥。它不但是密山老作家的用武之地,也是培养一代新作家茁壮成长的育苗基地,更是扩大密山影响力,宣传密山,提高密山知名度,联系密山与全国各地交流,让密山走向全国的纽带。这个平台面向全国,吸收和发表了很多全国各地的优秀作品,促进了密山作家与全国各地作家的交流对接与合作,有利于密山文化的发展。一代文坛新秀正如雨后春笋。                                            

《兴凯湖文化在线》提高了我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从无所事事,吃喝玩乐一跃成为读书写作的爱好者,写作已成为我的精神支柱。在这里我要感谢《兴凯湖文化在线》,是它改变了我的退休生活,使我的生活有规律,充满着阳光、快乐,走向美好的人生。

在《兴凯湖文化在战》创办三周年之际,我写下此文作为自己的心得,也是对《兴凯湖文化在线》的赞颂,同时也提醒更多的文学写作爱和诗词好者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展示自已、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我衷心的祝愿《兴凯湖文化在线》办得越来越好,经过林兆丰总编的努力和社会各界及文友们的支持,再创佳绩,再夺辉煌,谱写新的篇章。

【附】:满江红  赞《赞兴凯湖文化在线》

墨染平台,

专栏阔,作家天地。

群星聚、赛诗作赋,

朗声频起。

一代秀才携手绘,

四方妙笔倾心力。

莫等闲、筑壮丽华章,

同挥臂。

人间路,足下迹;

谱乐曲,词中意。

写一方水土、叙身边事。

微信传音达万里,

文坛赛韵扬天际。

续新篇、励志建奇功,

须鼎立。

诗人档案

隋祥云,男,黑龙江省密山市政法委退休干部,退休前先后任乡长,乡党委书记,市政府外事侨务办主任,司法局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等职务,退休后以读书写作为乐,二O一六年开始写古体诗。其作品在《红旗出版社》、《党的生活》、《中国诗》、《世界精典文学绘粹》、《辽河诗词网》、《南粤诗苑》、《鸡西晚报》、《鸡西矿工报》、《兴凯湖文艺》、《鸡西传媒》、《兴凯湖文化在线》《龙雨翰墨丹青》、《穆棱河作家在线》、《心悦文摘》等报刊和微信平台发表。现任黑龙江省煤矿作家协会会员、鸡西市作家协会会员、密山市作家协会理事。

【在线编辑:林兆丰】

顾问:孙文斌(小说家)沈晓密 (散文家) 秦 萌(《北方时报》乡雪版编辑) 郭亚楠(《创业者》杂志编辑》鄂俊光(《龙煤风采》主编) 于浩(《龙煤专刊》编辑)  白雪(作家) 张磊晶(作家)刘俊(《白露文学》主编

主编:瑞雪   13115477919     制作:腊梅 15045786778  主播:北方绿叶 安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