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雅安雄魂/黄蔼北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雅安雄魂

             文/ 黄蔼北广州

大舅舅是一本大书,是一本撰写在四川雅安的大书。雅安的雄魂铸就了他,他增添了雅安这本大书的多彩画卷。大舅舅的身上雄魂傲岸,风姿高扬,领我们晚辈景仰不已。

1928年生于江西大余县贯下村的大舅舅,名字叫王造权。他手下,就是我妈妈王秀明。大舅舅兄弟姐妹一共有十一个。我妈妈小他两三岁。我妈妈经常跟我们讲:“你大舅舅小名叫六妹,大家也他六六。农历六月出生的。”我由此推断,他是1928年7、8月份出生的。

奉其父母之命,大舅舅十八岁即1946年就结婚成家了。翌年,他的大儿子、我的大表哥王爱国出生了。大舅舅在二十一岁那年迎来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年底,他就别离妻子、儿子,参军去了。

参军当年的年末,大舅舅王造权跟随部队赴朝鲜,勇敢地抗击入侵朝鲜的美国鬼子。1951年12月,在朝鲜作战十四个月的大舅舅被调到我军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师长罗春生手下做文书。那一年,大舅舅二十三岁。

1952龙年春节后,大舅舅担任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四团一营营长,离开罗春生,在前线跟美国鬼子和大韩李伪兵作战。因为作战有勇有谋,歼敌三百多,大舅舅在1953年1月升任为三五四团副团长。7月,抗美援朝结束。

此时,大舅舅这才知道师长罗春生已经在战场上牺牲。罗春生是江西吉安人,是他在1950年将刚刚入伍的我大舅舅接到部队,分到四十军一一八师的。我想象,大舅舅知道罗师长牺牲的消息,心情该是何等的悲恸难抑。

又在部队工作了三年,大舅舅在1956年3月转业到了江西省国营洪都机械厂。国营洪都机械厂在江西南昌新溪桥,是一家直属中央军委管辖的军级大型企业,内部称320厂。洪都机械厂由我军创建于1951年,在1954年自主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家飞机。

大舅舅进入国营洪都机械厂,由厂部直接分派到厂公安处,担任副处长兼保卫治安科科长,副地师级。不多久,根据厂部的要求,大舅舅把妻子和儿子从江西省大余县贯下村接到南昌来,一起生活在洪都机械厂。此时,他的大儿子、我那位大表哥王爱国已经九岁。

在南昌的第二年,我二表哥王爱家降生。那时候的洪都已经初创规模,光是军工航天飞机制造工人就有二万七千。到1961年,大舅舅在洪都工作五年后,被升任为厂部委员、公安处处长。而其三子、我三表哥王爱民也已一岁。

保卫我国航天制造业的第八年,国家已经提出了“三线建设”计划。1965年,大舅舅响应国家和中央军委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奉命西迁四川雅安,组建国营第241厂。大舅舅是国营第241厂三位负责人之一,肩负起了保卫重任。

当年年底,我大舅妈、二表哥、三表哥从南昌洪都随迁到了四川雅安。那时候,我大表哥王爱国已经十八岁,在国营洪都机械厂从事飞机制造的工作,就留在了南昌,没有随迁到雅安。

大舅舅一家好不容易在南昌团聚了九年,就又因为大舅舅要继续去创建新的航天大企业、调到四川雅安,而不得不再次分离。说一句:大表哥王爱国与父母、弟弟别离于南昌机场,就一辈子都在洪都工作,没有因为老爸的荣显职位而调去四川,没有跟父母、弟弟生活在一起。

我现在翻阅“三线建设”史料,都感觉到很是触动灵魂。史料说: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

“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局势紧张。1964年8月,国家建委召开一、二线搬迁会议,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三线建设宣告拉开帷幕。在1964-1980年期间,国家在三线地区共审批1100多个中型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经过广大人民的艰苦奋斗,在三线建设期间,一共建立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由于三线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导致建设起来的企事业单位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发展都极为困难,但是三线建设也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

我大舅舅所创建的国营第241厂,对外称国营川江仪器厂,主要生产飞机仪表和仪器,是国家航空航天的主力军。其生产的飞机仪表、仪器,除民用航天飞机外,大多数都提供给了西昌卫星基地。

想到“三线建设”,我联想到的是彭德怀。这个大建设的国家负责人是李富春、薄一波,被打倒的彭德怀是被下派到一线基地进行指导工作的。

在李富春、薄一波的指导下,在彭德怀的直接指挥下,我舅舅创建的国营第241厂,也慢慢矗立起来了。

那家厂子属于062基地,对外称航天七院。处在万源到成都一带。现在,我通过网络资料,知道了是现在的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当时是主要生产火箭和弹道导弹生产的基地。

1975年成都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李际泰来国营第241厂(国营川江仪器厂)视察,身为厂技安科科长的我大舅舅全程陪同。那是见诸媒体报道的唯一一次。我由此推知,国营第241厂也像洪都机械厂那样,是省军级单位,主营国家航天仪表仪器的制造的。

对外而言,江川仪器厂为国家航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荣耀和影响跟江西南昌的洪都机械厂一样。起码而言,那企业是国家经营的,是央企,是中央军委的单位。但是,在改革开放后,那厂子的个人工资却连薪水都难以及时保障。这是后话。

审阅我大舅舅王造权的丰富履历,我明白了,他一辈子都跟军队分不开。抗美援朝时期,南昌洪都机械厂时期,四川雅安川江仪器厂时期,是他的人生三大阶段。而以雅安时间为长,从1965年至2013年离开人世止,有着长达四十八年的旅程。

我大舅舅王造权一辈子度过了八十四年(八十五虚岁)的时光,四十八年时间在雅安川江,五十八年跟军工航天技术有关,六十四年与军队紧密联系,可谓雄魂遨游于祖国,雄魂遨游于朝鲜战场,雄魂遨游于南昌,雄魂遨游于雅安。

大舅舅的雄壮气势,不是完全展现在战场上,不是完全体现在军队航天飞机制造上,而是在国家和军企的安全保障上。

雨城雅安,金丝猴、熊猫、苏门羚极其珍稀,对多数时间生活于大西南的我大舅舅在我家乡江西大余县贯下村而言,也是特别稀有而珍贵的。广而言之,青龙镇、大余县、赣州市、江西省范围内,没有两三个跟我大舅舅有类似履历的人,那我大舅舅珍贵稀有的程度,可以想象得到。

1998年的冬季,我跟大舅舅在家乡大余县贯下村外婆家里晤谈过,相欢过,畅饮过。那时他已经七十岁,我那方三十三。大舅舅对我寄予很大的期待,他希望我坚持我自己的事业,坚持把工作做好,把爱好发挥下去。时过境迁,已经二十二年了。

大舅舅如果在世,应该是九十二岁了。他已然化为雅安雄魂,天国里,在守护着国家西南那一隅的航天大业。少小离家的大舅舅,在外漂泊、创业、创建了七十年了。他的雄魂会回归故里的。

作家档案

黄蔼北,男,1965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池江兰溪村,现工作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广东省作协会员。参加工作三十三年来,一直在高中学段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自1979年立志于在文学方面要有所斩获以来,一直坚持了四十二年时间的笔耕,不曾停辍。发表语文教学论文八千零一篇,文学作品二百三十万多字。


【在线编辑:林兆丰】

顾问:孙文斌  沈晓密  秦 萌  郭亚楠  鄂俊光  于浩  张磊晶  刘俊

主编:林兆丰 

制作:腊梅 15045786778(微信)  主播:安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