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山谷的风/关伟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山谷的风


          文/关伟(黑龙江哈尔滨)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 . . . .”每当听到《勘探队员之歌》,心里还是无比兴奋、无比激动、无比怀念!曾经的工作、曾经的经历、曾经的战友,一一在脑海里出现。
1977年的最后一天,我被招进地质队,分到物探分队,那年16岁。当年我们分队的工作区在黑龙江省宾县宾西镇一带。春暖花开,我随分队党支部书记、管理员、炊事员、司机和几个工人第一批开赴野外。
分队部建在距离胜利村五六里地的一块空地上,是头年冬天分队领导们踏勘后定下来的,主要是这里位于测区的中心。帐篷搭在半山腰一块稍微平整一点的地方,四周是村民们的土地,种的有苞米、有黄豆、有土豆。当地老百姓说,往山里走,也有大片树林,还有黑熊、野猪、狍子什么的。一到夜深人静,时常听到野兽的嚎叫,非常瘆人,老同志说是狼,叮嘱大家夜晚千万不要一个人出去。
分队设测量、化探和电法三个组,每个组由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电法组人最多。我和一起上班的小高、小王分在电法组,负责放电线。我们的父亲都是地质队的,小王他爸还在分队开车。电法组长老钟师傅是组里年龄最大的,当时不到四十岁。老钟师傅是四川人,野外经验丰富、善良、幽默,口音很重。技术员小李、小赵和小金,都是男的,他们是刚刚从长春地质学校毕业的工农兵学员,还有小徐、小宋、小林、小刘和小郑都是女孩子。小徐、小宋、小林是从知青点上来的,家在省城,听说都挺有能耐,否则也不可能到地质队来上班。小刘、小郑和我一样,也是地质队的后代。
分队部到测站三十多里地,全是崎岖的山道,有时就是人走的羊肠小道,车特别难开。当时分队只有一台旧的南京嘎斯车,经常出毛病,因为经费紧张只得将就着用,好在老王师傅修车也行,他在地质队开几十年车了。每天早饭后,他就开车把我们送到测站,再回去办其他事。下午没事早早就过来等我们收工。
在电法组,老钟师傅和技术员小李、小赵、小金每天在在测站的帐篷里,负责监控仪器,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低,可以轮流休息。我和小高、小王每天都要背上十几斤、几十斤中的电线,从测站开始顺着测线放,穿树林、爬山坡、过河流,边走边放,一直找到插电极的地方,一般要十几里地吧。等小徐他们一个点一个点测完,我们再分别把电线顺着原路收起来。最令人闹心的是,有时候方向找不准,偏离电极太远,电线不够长,还得收起来再放一次,有时甚至几次,才能找到电极。有一次,小高、小王重放好几次也没有找到电极,气得直跺脚,甩电线。相比之下,小徐、小宋、小林、小刘、小郑的工作要比我们轻巧不少,但对二十来岁的姑娘来说,也非常不容易。她们每天挎着一个二三斤重的仪器,顺着我们放的电线,间隔四十米或者六十米测一次,把原始数据记在野外记录本上。小徐长得白白净净,圆圆的脸上,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是几个姑娘中最好看的,也是最爱打扮的。一到星期礼拜,她总是张罗去镇里溜达。记得有一次在侧线上,脸被树枝划了几条小道,她心疼得直掉眼泪,反复用小镜子照,也许是走神了,下山时还滑倒了,仪器摔坏了,安全帽咕噜丢了,衣服裤子都刮破了。领导叫她休息休息,她却从仓库又找一个安全帽,爬上汽车有上山了。小宋瘦瘦的弱不禁风的样子,有点像林黛玉,但工作却十分要强。不过,有一次却把她吓个半死,最后是我们轮流背下山的。那天刚刚下过雨,天气有点燥热,她正低头从山底下往上爬,猛一抬头,安全帽一下碰到树上一条蛇掉了下来,吓得她妈呀一声,瘫坐在地上。
七八月,是北方的雨季。有时,老天爷的脸变得比小孩子还快,刚刚还骄阳似火,转眼就风雨交加。有好几次,我们早上从分队部出发时晴空万里、白云飘飘,刚到山上便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如果在测站还好,可以躲进帐篷,如果在测线上,那就遭殃了,没遮没挡的,只能任凭大雨把你淋个够。雨停了,把衣服脱下来拧干再穿上,这时小风一吹,浑身直打哆嗦,牙咬得咯咯吱响。那年任务多,根本没有星期天,只要早晨不下雨就上山,挨浇是经常的事。时常有人感冒发烧,跑肚拉稀。有一回,坐车上山途中,小王就憋不住了,等车停下,他已经拉裤兜子里啦。但是我们都坚持着,没有一个人趴下。老钟师傅动不动就用四川腔调说:“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
有一天,本来计划做四条线,但在做完第三条线时,老钟师傅看大家疲惫不堪的样子,就临时决定剩下的那条线明天再干。大家围着老钟师傅高呼:“万岁,万岁!”原以为这回能早点回去,可是车却迟迟不来,开始大家还兴致勃勃的侃大山,功夫不大便东倒西歪了。
太阳下山了,可车却连个影也没有,老钟师傅一看大家都蔫了,担心睡着着凉,就叫大家起来:“我们慢慢往回溜达,一会就能迎上。”大家的脚像灌铅一样,每迈一步都十分费劲。我们几个男的走在前面,女孩子们在中间,老钟师傅断后,慢慢悠悠的逛荡。
“有车声。”不知谁说了一句。大家很自然的停下脚步,屏住呼吸。山里静悄悄的,一点动静也没有。
“净扯蛋,还是架脚量吧。
“狼来啦,快跑啊!”突然,后面的老钟师傅大喊一声。
一时间,每个人的腿都像上了发条,飞速的跑起来。我、小高、小王、小李、小赵跑在最前边,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了,但谁也不肯停下来。
“等一等,等一等。”小徐她们尖叫着紧跟在后面。直到一点也跑不动了,大家才慢慢停下来。这时,大家才发现后面的老钟师傅边跑边笑,一下子恍然大悟,哪有什么狼啊。在离分队部还有四里左右的时候,车才赶过来,原来是去宾西买菜回来时掉进沟里,抠了好几个钟头才出来。
那年冬天,小徐、小宋、小林果然调回了省城,从此,我再也没见过她们。后来,小高、我也先后离开了地质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四十余年过去了,但是那人、那事、那情、那景犹在眼前!

作家档案

关伟,男,1961年出生,1977年参加工作,1981年考取呼兰师范专科学校,2O20年2月退休。退休前曾任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矿产储量评审中心副主任,省政府矿业经济产业推进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地质资料档案馆副馆长。担任过巜黑龙江地质报》编辑,巜中国国土资源报》黑龙江记者站副站长。是中国国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在《黑龙江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生活报》巜新青年》《新晚报》《黑龙江地质报》《测绘报》等发表过散文、微剧本、短诗、言论等。


【在线编辑:林兆丰】

顾问:孙文斌  沈晓密  秦 萌  郭亚楠  鄂俊光  于浩  张磊晶  刘俊

主编:林兆丰 13115477919(微信)

制作:腊梅 15045786778(微信)  主播:安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