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姐夫/黄蔼北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 姐夫

         /黄蔼北(广州



我父母成婚后,一共生育了十一位儿女。我哥哥是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的,而我则是兄弟中的老二,排行第八,这也就意味着我哥哥前面有六个姐姐。姐姐多,我那些姐夫个性迥异,要把他们都写出来,确实有些不好布局。

大姐黄福哆的老公王际栋,是池江牛栏坑的汉子,在我印象中他一直敦敦实实的,人们叫他“槎头矮牯子”。王际栋做事很干练,说话也有板有眼的,“一丝不苟”这个词用在他身上,还是较为确切的。

王际栋跟我大姐福哆恋爱时,应该是1965年底、1966年春。我爸爸在池江公社里面担任副书记兼兰溪大队的书记,县里头考虑到兰溪在大庾岭腹地,在油山北麓,偶尔会有强盗土匪出没,曾经给我爸爸配了驳壳手枪和步枪,我大姐夫王际栋就经常肩荷背扛着这些枪支,为我爸爸警卫。可见王际栋是灵巧机变的。

大姐黄福哆和大姐夫王际栋成家后,生育过五六位小孩。最大的是个女儿,跟我妹妹黄秋香同一年出生,可惜他们的那女儿被溺水于牛栏坑的水洼里。他们后面生的,都是儿子,王胜林、王雨生、王端午、王福平,大约都是两三年一个个地出生的。

1975年国家最早搞计划生育的时候,福哆就由在新城做医生的兰溪人吴宝鑫实施的绝育手术。福哆大姐生前跟我讲过至少三次,说吴宝鑫医术还不错,没有给她留下后遗症。

我读初三的1981年春天时候,家里经济紧张,连报名升学考要缴纳的五元钱,都是大姐夫王际栋给我出的。这是我印象中最难忘的一幕,王际栋姐夫给我钱的前一天,特意从樟斗的砂子窿里跑了十几里路,赶回牛栏坑给我的。王际栋姐夫一辈子最大的成绩是在钨矿上打零砂,挖的钨砂比别人多,也赚了些钱。

现在,大姐黄福哆已经离开人世二十二年,大姐夫王际栋也离开人世十多年了,我时不时会想起他们的音容笑貌。如果在世,黄福哆应该是七十五岁,王际栋姐夫该是八十一二岁。

我二姐夫叫王云文,池江杨村人。王云文姐夫去年离开了人世,如果在,他该是八十四五岁。他生性残疾,舌头有毛病,说话口齿不清。虽然残疾,王云文却一辈子不平坦,年轻时到仁化、崇义挖过煤矿、挖过铀矿,因为没有文化,被矿上上精简回乡。

二姐夫王云文曾经成过家,但因为公婆性格不合,那女子就离开了他。我二姐嫁给他,他属于二婚了。他大我二姐十来岁,天生有些残疾,两人常常生发一些小矛盾,杨村隔兰溪不远,我二姐就时常跑回家里来诉苦,我妈妈总是劝和他们。

他们夫妻俩生育了三个子女,若不是遇上计划生育,应该多些小孩的。王云文姐夫的小女儿只二十出头,就离开了人世,这给他打击很大。他既要瞒着我二姐,又不敢在她面前显露思念幼女的任何情愫,内心之苦可见一斑。

杨村没有靠山,也没有很多的田土,生活可谓艰难。但二姐夫王云文却能支撑起整个家庭,白天在生产队挣工分,夜晚则很勤劳地耕种自留地,家里过得也不特别苦。

从一九九三年开始,我二姐一直有疾病,王云文姐夫都不弃不离。他既安排儿子、女儿侍候好生病的母亲,又忙着喂养公猪,用公猪给山民的母猪配种而赚钱养家。经常赶猪,王云文姐夫的身体也就很棒。到六十大几了,走起路来都都能健步如飞,比得过那些后生仔。

将近七十来岁了,王云文的儿子、我的外甥也强行把他的种猪给卖掉,他才消停下来。杨村是我们回兰村的必经之路,我时常能在村口的商店门口见到他,每一次给他礼物,他都推辞。几番推让下来,我们还是要想法子给他。

我三姐夫王发佑跟二姐夫王云文是同一个村的,住得也近。王发佑小王云文一辈,本来该以王氏辈分叫王云文叔叔的,却变成了连襟,这倒也显得更没有生分之感。

王发佑做过民办教师、赤脚医生,现在在山里放养蜜蜂。我跟他交往很少,几乎写不出他的哪些突出事情。倒是我跟王云文走得很近,只要到了杨村,就会去二姐、二姐夫家,从来没有想过去三姐夫家。现在,王发佑也有七十大几岁了。

前面几个姐夫都姓王,倒也是巧合。我姐姐黄冬秀的丈夫则姓廖,叫廖永文。他们都是帽子峰林场的退休工人,我在几篇散文里头都写到了他们,这里就不赘叙了。

王际栋、王云文、王发佑、廖永文都生活在农村、林场的最底层,有的还受尽了屈辱,但他们对我及家人都很好,几乎很少产生矛盾。不像我的那连襟姻亲,为人都很叫我吃尽苦头,搞得我已经产生了断绝联系的想法。

我的姐夫都很朴实,不会油腔滑舌,不会投机取巧,不会设计去搞亲戚的钱财物,这都是亲人间最基本的交往原则。大家之间肯定有借、贷、赊的现象出现,但都能及时还清,因而使得亲人间的来往更加密切。

作家档案

黄蔼北,男,1965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池江兰溪村,现工作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作家一线签约作家,广东省作协会员,市、省、中央理论研究会专家。参加工作三十三年来,一直在高中学段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自1979年立志于在文学方面要有所斩获以来,一直坚持了四十二年时间的笔耕,不曾停辍。发表语文教学论文八千零六篇,文学作品二百六十一万字。

【在线编辑:林兆丰】

顾问:孙文斌  沈晓密  秦 萌  郭亚楠  鄂俊光  于浩  张磊晶  刘俊

主编:林兆丰 13115477919(微信)

制作:腊梅 15045786778(微信)  主播:安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