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难忘的往事/潘丽华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难忘的往事


文/潘丽华(黑龙江密山)     
       19世纪80年代,我在密山市农机局秘书股任股长。每到节假日,为职工谋福利是我的一项工作任务。
       每年的五一节前我都会去兴凯湖买开湖鱼,给职工分。当时我们局里加上离退休人员30多人,每人分十斤鱼就得300多斤。
       离五一节还有几天时间了,兴凯湖这年还没开湖,但兴凯湖直通密山到虎林的界河已经开了,有开湖鱼。
       界河叫松阿察河,是一条发源于烟波浩淼的兴凯湖,流入美丽的乌苏里江的中俄界河。自西向东北流经密山市至虎林市。是兴凯湖的唯一出口。东岸属俄国,西岸属中国,全长209公里,宽50米,流域总面积2943平方公里,在黑龙江省内流域面积2671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上旬为结冰期。以水流湍急、鱼类众多,而吸引着无数垂钓爱好者。河中盛产鲤鱼、鲫鱼、鲶鱼、黑鱼、狗鱼等鱼类。
        因为界河是中苏边境河流, 流经密山市和虎林市。密山市流域属于国营农场管辖。境内设有岗亭和专人值守,地方上的人到界河里打鱼、钓鱼、买鱼都得通过守卫人员同意,一般不允许。
       我们局的李德顺副局长认识界河的守卫人员,我就叫他联系去界河给职工买鱼。通过李局长联系,同意我们去。我就和监理所所长李永模商量,用监理所的半截子车去买鱼。李所长爽快地答应了,并说和我一起去钓鱼,李局长听说后也说跟车去钓鱼,农机监理所监理王凤昌也是打鱼、钓鱼的爱好者,他负责开车。我爱人正好休息,爱钓鱼,也跟车借光去钓鱼。
       界河离密山城里100多公里,当时都是土路,还不好走,上午去,下午才能到,我们计划在那呆两宿,第三天往回返。
      因为界河旁边沒有村庄和住人的地方,吃饭也得野炊,睡觉只能在车里或露天。所以,我们必须带上足够吃的。我筹备了一些蔬菜,带了挂面和馒头,拿了必要的炊具和做饭用的东西,带了一大桶水,在离五一节还有四天时间,我们出发了。
       兴凯湖我去过多次,但界河是第一次去,一路上坑坑洼洼不好走,颠簸好几个小时才到达地方,真挺远。下车一看,一个不到60米长,宽不过20多米的小木桥横跨在一条不到50米宽的小河上,桥这边属于密山市,桥那边属于虎林市。河水湍急,还挺浑,河两边杂草丛生。桥头公路边有一个小房,是值班人员呆的。我怀疑地问李局长:“这地方能有鱼吗?”李局长带我到岸边。当时有几个人在钓鱼,我往他们装鱼的桶和鱼篓及网兜一看,真有鱼,有鲫鱼、鲶鱼、黑鱼、嘎牙子等鱼,还有一种类似嘎牙子鱼的不认识,没见过,问李局长才知道叫牛尾巴鱼。因为嘴比嘎牙子小,尾巴比嘎牙子长,颜色比嘎牙子鲜艳,浅黄色,鱼尾像牛尾,所以叫牛尾巴鱼。他们钓的鱼个头都挺大,除了嗄牙子和鲫鱼在半斤以上,其余都在三斤以上。最少的钓十多斤,最多的都快到100斤。我很吃惊,这么点儿个小河,还有这么多、这么大的鱼,真没想到。
        跟车去钓鱼的人都带着渔具和晚间用的嘎斯灯、手电筒,小凳等,王凤昌监理还带着一个打渔网。当时到地方已经三点多钟了,他们忙着整理渔具,寻找钓鱼的地点。李局长负责跟值班人员接头,我负责整理炊具和搭建晚间做饭用的炉灶。我在公路边上,东找西找,捡来了几个能支起锅的石头,在路边搭好炉灶,把小锅放上。又去河岸边折些干树枝做柴火,用我带去的菜板和刀切好了大白菜,炖点汤,馏馒头,还有咸菜。
     我们晚间五点多钟开的饭,在野外聚餐,很开心。李局长拿出了他买的香肠,大家分着吃,李永模所长,因为是鲜族人,拿来正宗的辣白菜,王凤昌监理带来一瓶酒,别人都不喝,自己喝了二两,虽然饭菜简陋,但是别有一番风味。他们吃的很快,吃完了就去钓鱼了。
      吃完饭,收拾完,我到河边看他们钓鱼。李局长已经钓了三条鲶鱼了,每条都在三斤以上,李所长也钓了两条鲫鱼,每条都在半斤以上,王凤昌监理用网打了七、八条鱼,能有十多斤,我爱人一条也没钓着。
        夜幕降临了,钓鱼的人没有离开的,我问爱人:“为什么晚上还在钓?”爱人说:“晚上鱼愿意咬钩。”我知道了,这就是钓鱼人蹲宿。他们每个人都点上了嘎斯灯,把小河照的通亮。
        在小河的东边,水比较浅,有两个人穿着水衩,拉起了拦河网,两头用长杆子带尖的一头插在河床上固定住网,网上绑着一个一个小网兜,大约有二十米长,系着几十个小网兜,网兜囗是铁丝圈,直径有40公分,长有将近一米,呈锥子形,被河水一冲,张着口等着进鱼。一个网兜能装好几条鱼,只要鱼一进去就别想出来。拦河网安好后,我看穿水衩的俩人,不长时间,就从网兜里往外拿鱼,还不小。他们身上背着鱼篓,把鱼直接放在鱼篓里。如果网兜里的鱼进满了不往出拿,再有鱼就从边上跑了。所以,穿水衩的两个人在河里网前,走来走去,看看哪个网兜里进鱼就往出拿。河里的鱼也真多,一个多小时他们就从网兜里拿出了几十斤鱼。看的我直眼馋。这条河里不但鱼多,而且都是大鱼。
        我再观看钓鱼的人是怎么钓的鱼,怎么知道鱼就咬钩了?原来鱼杆梢前在河水里露出的鱼鳔一窜一窜的往高窜,就是鱼在咬钩,这时把鱼杆猛地往上提,一条鱼就钓上来了。
      夜深了,我们去的几个人都有所收获,我爱人也钓上了两条鲶鱼,每条二斤左右,我看见鱼,心里也为他高兴,没白来。他叫我上车里睡觉,我就回车里睡觉了。等我醒来已经是早晨四点多钟了,天都亮了。河边的人还在钓鱼,他们一宿没睡觉,真有毅力。
       离做早饭还有段时间,我没事,就到河边看他们钓鱼,看他们钓了多少鱼。河边一共有十多个人在钓鱼,我们去的几个人收获都不小,每个人最少十多斤,最多几十斤,没少钓。有一个不认识的,40多岁的男人在河边浅水处用一个大网兜装着能有50多斤鱼,网口系着,用大石头压着,生怕鱼跑了。看样是个钓鱼高手。网兜里有一条大黑鱼,能有七、八斤重。
       我在河边漫步地走着,当走到一个只有鱼杆在水中,没人守候时,我往河里望去,发现河里鱼杆前的鱼镖一窜一窜的在动,我想这不是鱼在咬钩吗?就学着钓鱼人上前拿起鱼杆使劲往上一提,一条大牛尾巴鱼钓上来了,有三斤多重,我高兴地向离我不远的爱人高喊了一声:“鱼!”我爱人一看我钓上来鱼了,马上跑过来帮我把鱼弄到河边,把嘴上的钩摘下来,然后用河边的柳条从鱼鳃和嘴穿过来系个圈,叫我拿回岸上去,早上炖吃了。我说:“主人来要怎么办?”我爱人说:“他要鱼就把我钓的鱼给他一条。”我兴高采烈地拿着我钓的牛尾巴鱼,边走边欣赏,越看越高兴。这是我第一次钓鱼,就钓这么大一条鱼,真没想到我也会钓鱼了!回到单位可以和同事炫耀了!
       回到岸上,我收拾好了鱼,就用河水把鱼给炖上了。鱼还没炖好,正在锅里,就有一个30多岁的高个男人来找我,问:“是你把我杆上的鱼钓上来了?”我说:“是!”“鱼呢?”他问我,我指了指小锅:“炖着呢!”“你要是要鱼,把我爱人钓的鱼给你一条。”我说。来人看鱼已经炖上了就说:“不用了!”他转身走了。也不知道是谁告诉他,我把他杆上的鱼给钓上来了,来要了。
       界河里的鱼都是从兴凯湖里游过来的淡水鱼,纯天然绿色食品。早上六点多钟,我们来的几个人品尝了原水炖活鱼的美味佳肴,大家都是第一次吃牛尾巴鱼,真是肉嫩味鲜,吃的赞不绝口,都说好吃,连汤都喝了,一点儿都没剩。大家吃着我钓的鱼,我很自豪。
       白天有人来买鱼,可能是贩鱼的,拿到市场上卖。有不少钓鱼人就把鱼直接卖了,比市场价格便宜不少。拦河网的俩人卖的鱼能有将近200斤。那个在河边存放着50多斤鱼的40多岁男人也想把鱼卖了,他拿起网兜,一看,一条鱼也没有了,网兜上有一个窟窿,是那条七、八斤重的大黑鱼,把网兜咬出了个大窟窿跑了,其他鱼也跟着借光都跑了。男人很懊悔,直拍大腿,一天一宿的时间和精力,获得的收获就这样打水漂了。
       白天鱼不太咬钩,去的几个同事,有的找个地方睡觉了,我和王凤昌监理开车去不远的另外一个界河地方,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联系买鱼。30多人必须分一样的鱼,我们这儿钓鱼的地方,鱼杂,鱼大小不均匀,分不好怕有意见。我们去的地方鲫鱼多,有三个打鱼点。
        第一个打鱼点有100多斤鲫鱼,在河边水池子里养着,都是活鱼,但是不够,我就跟他们说:“我们明天早上来,再打的鲫鱼都给我们留着。”为了稳妥,我们又去了第二个打鱼点。我们到的时候,鱼刚被别人买走,没有鱼。我告诉他们今天打的鲫鱼给我们留着,明早我们来取。我怕不把握,又去了第三个打鱼点。第三个打鱼点倒是有不到100斤鲫鱼在池子里,打鱼人叫我们马上买走,我告诉他们:“我们明天早上来取鱼,买早了,离了水鱼就死啦,今天不回去。”我跟他们约好明天早上来买鱼,叫他们给我们留着。
        回到界河钓鱼的地方,我准备做午饭,这时,网兜跑鱼的人来到我跟前,跟我说:“大妹子,本来打算卖了鱼就回家,没想到鱼都跑了,还想在这儿钓一天,能不能把你们带的吃的给我点?没有吃的了。”我挺同情他的,钓的鱼都跑了,心情也不能好,应该帮助。我给了他六个馒头和一些咸菜,他连声说:“谢谢!”我说:“出门在外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不用谢!”
       晚饭过后,我也没有睡意,就到岸边看他们钓鱼,我爱人也把装鱼的网兜,放在河边浅水处,我嘱咐他别这么放了,没看见那人的鱼咬破网兜都跑了,我指了指跑鱼的那个人,他说:“我钓的没有太大的鱼,咬不破网兜,没事儿。”我看他钓的鱼才有20多斤,比那些人差远了,我说:“你钓鱼的技术真不行!”我话音刚落,看他的鱼镖在动,我说:“有鱼!”爱人就站起来猛地往上提杆,鱼把杆都压弯了,也没提动,他说:“这是一条大鱼!”就紧握着杆往后退,压弯的杆在水里来回摆动,我也过去帮他握着杆往后退,鱼杆离河边还有几米远的时候,水浅了,鱼也能看着了,是一条大鲶鱼,能有十多斤重,我们俩都很兴奋,使劲往河边上拽鱼杆,还没等鱼到河边,就听鱼竿咔吧一声折了,鱼带着折下的鱼杆梢跑了。我家当时钓鱼用的都是便宜的竹竿,几节加一起不到十米长,时间长了,竹竿风化过性了,一点也不结实,我爱人钓这么大的鱼也是第一次,没经验。到手的鱼跑了,高兴了半截。
      天慢慢的黑了,河边钓鱼的人都点上了嘎斯灯,一束束灯光照在河面上,如同白昼。钓鱼的人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鱼鳔,盼望着能有鱼上钩。每当看见别人有鱼上钩,他们心里非常着急,希望自己能钓比别人多的鱼。也期盼自己能钓一条大鱼上来。每当钓到一条大鱼,他们都喜形于色。
       夜深人静了,过往的车辆和行人也少了,我走到王凤昌监理钓鱼的地方,发现王监理渔网放在座位旁,人不在,可能睡觉去了。我父亲爱打鱼,自己能织网,还用模具自己用铅溶炼网铰子。我也跟父亲学会了织网,织多大网眼的网,都用一个梭子织,梭子的尺寸决定了网眼的尺寸,网眼的尺寸决定打出鱼的大小。我帮父亲织过好几种网眼的网。织的网一圈比一圈大,织出的网眼也要一般大,是个技术活。我还亲眼看见父亲试验网铰子重量怎么撒网。他一手提着网纲绳,然后在手上绕一圈,抓住网,弯腰用另一只手把网兜掀开一角,一个一个把栓网铰子附近的网往手里攥,等都攥完了以后,再把网整个提起来,转身使劲把网向远处高抛出去,爸爸撒出的网落下呈圆形,爸爸有劲,网撒的很远,这样的技术鱼才能够进网兜里。技术不好的人撒出去的网呈半圆形或打不开网,鱼也打不着。望着王监理的渔网,想着父亲撒网的动作,我也想试一试用网打鱼。我拿起王监理的网,走到桥底下的河水旁,照着父亲的动作,把网撒了出去,第一次撒网打鱼,网没打开,呈半圆形,但也撒到河里了,停了一会儿,又学父亲一点儿一点儿把网往上拉,等全部拉出来,一看一条三斤多重的大黑鱼在网里乱窜。我心跳加快,不知所措,回头望了望其他钓鱼的人,我离他们都挺远,因为我下到桥底下,有个小坡,看不见他们,怎么办?这时网里的鱼活蹦乱跳,我怕鱼跑了,就往岸上拉着网走,离河边十多米时,鱼跳的更欢了,当时不知道鱼已经进网兜里跑不了,就揭开网兜伸手去抓鱼,当手抓到鱼时,鱼身上很滑,劲很大,一只手根本握不住这个大鱼,鱼一使劲儿就挣脱了我的手跑了,眼看着鱼顺着斜坡扭动着身躯跑回河里。我半天缓不过神儿来,呆呆地、失落地,手拿着鱼网,站在离岸边还有几米远的地方,呆若木鸡,后悔极了,恨自己:“到手的鱼为什么不抓住,让他跑了呢?”“为什么不到岸上再把鱼拿出来呢?”我不甘心,又返回了河边,往河里边撒了几网,一无所获。这是我唯一的一次打鱼经历,现在想起来当时自己有多笨,但也值得回忆。起码自己用网打过一条大黑鱼。
       第三天早上,我和王监理开车到三个打鱼点,买了300多斤鲫鱼,大部分都在半斤以上,一元多钱一斤,既便宜又新鲜,质量特別好。只有刚开湖才有这么多、这么好、这么大的鱼,这叫冷水鱼,黄金时间最多半个月。等过一段时间,天热了,湖水温度升高了,鱼也少了,鱼的质量也没这么好了。一年只有这个时间鱼多、质量好,让我赶上了。我们去的几个钓鱼人都是满载而归,少则几十斤,多则上百斤,喜获丰收!心滿意足!
       时间已经过去几十年了,这是我一生难忘的往事!

作家档案

潘丽华 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曾在《中国农机化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政报》、《黑龙江经济报》、《黑龙江农业机械》杂志、《牡丹江日报》、《牡丹江演唱》、《鸡西日报》、《鸡西矿工报》、《双鸭山矿工报》、《密山群众文化》、《密山周刊》等报刋杂志上发表过新闻、散文、人物通讯、诗歌等作品。曾获得黑龙江省农机科普工作一等奖。现在系密山市农机局退休干部。

【在线编辑:北羽】

顾问:孙文斌  沈晓密  秦 萌  郭亚楠  鄂俊光  于浩  张磊晶  刘俊

主编:林兆丰 13115477919(微信)

制作:腊梅 15045786778(微信)  主播:安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