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家琪和桂英的故事/郝文彦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家琪和桂英的故事


文/郝文彦(黑龙江密山)       

又到了七月十三,大清早天就阴沉沉的,很像要下雨的样子,王家琪一上班就把贪黑写完的稿子,发送到省、县电视台的邮箱,然后悄悄地把已经准备好的鲜花、水果还有一打烧纸,装入车的后备箱,就开车出发了。

自从桂英去世,家琪每到七月十三,桂英的忌日都要到她的坟上送点钱,说说话,看看她。十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从没间断过。

家琪一边急急地开着车,一边不时地透过车窗张望着窗外阴霾似的天空,心情也像这时的老天爷一样阴沉着,默默地祈祷着:“祈求老天保佑,千万别下雨,山上道路泥泞,车就很难走了。”

一百多里的路程,四十多分钟就到了在完达山下的有十多个坟冢的墓地。这里东西北三面环山,山上生长着高大浓密的松树林,南面则是一片开阔地,长着浓密的青草,夹杂着零星的野花。

此时已刮起了东北风,还夹杂着零星的雨点,松树林里不时地传来被风刮起的飒飒的响声,显得格外阴森恐怖,令人毛孔悚然。

家琪老远就看见在坟冢之中的那块高高挺立着的 墓碑,和那在墓碑上贴着的他再熟悉不过的桂英那微笑着的美丽的大幅照片,心里一阵酸楚,眼泪竟禁不住涌出眼眶,历历往事再次涌上心头。

(一)

家琪原是供销社的一名没转正的营业员,这天一早他和往常一样提前打扫完营业室的卫生,正准备接待一位顾客,一位同事突然喊住他:“主任叫你去他办公室,有重要事找你。”

家琪心里咯噔一下:“我一个小小的零时工能有啥重要事,难不成会辞退我?

家琪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主任办公室,刚到门口,主任就笑嘻嘻地说:“小王啊,快进来。”

“啥事呀主任,这么急着叫我?”

“好事呀,小伙子,我刚刚接到公社管委会通知,调你到公社当通讯报道员,现在就去报道。”

家琪一听简直是喜从天降,他早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当上通讯报道员。他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酷爱文学,经常写一些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在公社也算是小有名气。可做梦也没想到,今天竟想像做梦般地如愿以偿了。

家琪上班后的一篇通讯写的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湖岩大队大队长张春丽的事迹,这篇两千字的通讯,第一稿就受到公社管委会主任的赞扬,自然也受到县广播电台的称赞;而经过公社广播站播音员宋桂英那金玲般嗓音优美动听的反复播送,使这篇稿件又增添了几分光彩,而桂英对这篇文章更是赞不绝口,再加上家琪高挑的身材,虽然不很粗壮,但里里外外显示出阳刚和结实,大大的眼睛忽闪着精明和灵气,第一次和他接触就给桂英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家琪第一次去广播站送搞,见到桂英不知为啥心里竟砰砰直跳,脸也涨得通红,不知说啥好,公社宣传委员介绍完,家琪只说了一句:“我刚做这项工作,写的不好,请多批评。”可他那里知道就是他的这几句话,桂英竟觉得这个小伙子不仅文章写得好,还挺谦虚。其实桂英早就听说家琪的名字,心里也早有点印象,只是没见过面,没亲眼看过他的文章。而现在,一看见家琪,桂英也总是心跳不已,大大的眼睛脉脉含情,圆圆的脸上充满了红晕。此后家琪接连写了几篇报道,都是他自己去公社广播站送稿,和桂英的接触自然多了,而他每次去送稿,桂英都非常热情,这使得家琪很受感动,两个人说的话也自然多了起来,几个月来的相处,家琪也习惯了,也就一点不拘束了,而且还谈得很投机.

一天晚上,家琪失眠了,翻来覆去睡不着,眼前总是桂英的影子。以前,家琪在广播里经常听到她的声音早就很羡慕,还听说她人也长得漂亮,可是,家琪总觉得自己一个小小的临时工怎会有那个机会一赏她的芳容?而现在,居然是组织上将他俩的距离拉近了,将他俩接触的机会增多了,这也许是老天爷的故意安排吧,也许就是我俩的缘分吧。但是家琪又一想:“我刚来没几个月,怎敢胡思乱想?一个还没转正的临时工竟敢有如此的非分之想,实在是不自量力。”他忽然想起供销社主任和他说的话:“你到了公社,进了机关,接触的人多了,环境复杂了,工作要多干,话要少说,谦虚谨慎比啥都重要。”想到这,心情平静了许多,这才地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此后不久,家琪又接连写了好几篇通讯报道,都写得有声有色,桂英非常喜欢,每天都播送三遍;而且家琪起早贪黑地下乡采访、写稿,在公社机关,尤其是他写的文章,公社领导和干部都很欣赏,听到这些议论,桂英也不知为啥,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那天晚上,桂英也失眠了,拿着家琪写的稿件,看着那清秀工整的文字和那优美的语句,使她爱不释手,还有他那潇洒,英俊的外表,心里总是放不下;“莫非我爱上他了?”可又一想,这才接触几个月,你对人家了解吗?他的情况眼下还一概不知,还不知道人家有没有女朋友, “还是 不要胡思乱想吧。”

说是不想,可家琪的影子经常在眼前晃动,尤其是这几天家琪和公社干部一起下乡抓春耕会战,一连六,七天没有音信,桂英心里一直空落落的.吃饭没有食欲,睡觉也没有困意,尤其是前天从她的好朋友供销社营业员张小玲那里得知家琪27岁了,还没处过对象的消息心里总是放不下他,眼前也总是他的影子,她可想见着他了.

一天傍晚,桂英正在播音室值班,突然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她一愣:"这么晚了是谁敲门?莫非是他?"

她急忙打开门,来人果然是他,桂英又惊又喜,竟情不自禁地猛地将他抱住,家琪此时也实在是控制不住了,也将桂英抱住,二人紧紧地拥抱着,亲吻着,好久才醒过神来.

桂英深情地说:"这么些天咋才回来,我可想你了."

"我也可想你了,可是公社干部还都在乡下,我咋好一个人回来呀?再说,我一边包队一边采访,晚上还得贪黑写稿子,要不是主任急着要把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典型和有关春播的几篇稿子抓紧发出去,我还不能回来呢."说完,从背包里拿出好几篇稿件交给桂英,并告诉她明天一定把已经抄写好的稿子邮出去.

"主任说,让你仔细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错误和丢字拉字的地方."

桂英接过来,依偎在他的身边 ,仔细地看着稿件,过了一阵,改了两个错别字,然后,深情地看了他一眼,微笑着说:"你写的真好,县广播站的那些记者也没你写的好,特别是这篇通讯,真感动人,我都要掉眼泪了."停了一下她又说:"我这就录音,明天就邮出去."

"你真会夸奖人,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要是没啥毛病,我就回去了。"

家琪说完,站起身就要往外走,桂英忙说:"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咋说走就走呢?"

".我也不想走,可是,六七天没回家了,还不知道这些天家里咋样呢. .你还不知道,我家离这十多里路呢,道还不好走。"

“那你小心点”。

桂英恋恋不舍地送走了家琪后又失眠了,可这次失眠和上次不一样,这是她正处于青春期的25岁的姑娘第一次情窦初开,第一次遇到了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第一次接触想念已久的男性的身体,心在咚咚地跳,她兴奋得睡不着,她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幸福的憧憬.

而家琪此时也兴奋得睡不着觉,他竟和他仰慕已久的漂亮的姑娘恋爱了,还拥抱亲吻了,并且第一次接触姑娘那丰满的身体,简直激情澎湃,欣喜若狂,他像是在做梦,他使劲捏了一把手臂感觉很疼,知道这是真的,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过了很长时间他才平静下来,但心里还是兴奋不已。可是,一想到自己重病的母亲,体弱的父亲,年少的弟弟妹妹,他想,她对我的情况和我的家庭还很不了解,如果她都知道了,她还能对我一往情深吗?想到这,他的心情竟十分忧郁和苦闷."可不管她咋想,我一定全盘告诉她,一切听天由命吧"

 ()

又过了好几天,大田播种基本完成了,公社干部放了两天假,家琪因为有一份公社管委会给县里的报告而没能休息,在办公室写材料,打了两个夜班总算写完了。

他打草稿,桂英就帮他抄写,桂英虽然累点,心里却十分高兴,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工作,还能学习一些写文章的技巧,真是再好不过的了。

家琪把桂英抄写好的材料,交给主任审阅通过以后,这才如释重负地出了一口长气,看着桂英那高挑而丰满的身体,美丽而充满红晕的圆脸,忽闪着的大眼睛,心里有说不尽的喜欢,他越是喜欢就越要对她坦诚。想到这,他喃喃地说:“桂英,我知道你的心思,你也知道我的心思,可是你对我的情况还很不了解,我家生活非常困难,我母亲患肺心病常年吃药,每年一入冬和春天青草发芽的时候就犯病,咳蔌不止,呼吸困难,就得赶紧住院,一住就是半年多,都在医院过了两个春节了,家里有点钱就赶紧攒着,好为她交住院费,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而且我母亲一犯病生活就不能自理,全靠我父亲伺候,一有时间父亲还得上生产队干活挣工分,秋天好分全家的口粮,早晚还得伺候菜园子,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晚上睡觉直哼哼。到秋后一个工还分不上一块钱,家里全靠我每月3005的工资生活;弟弟妹妹还都上学,不瞒你说,有两三个人给我提亲,一了解我家情况就都望而却步了;再说了,我现在还是个临时工,啥时候转正,能不能转正还是个未知数。”

家琪说完神色惨淡地叹了口长气。桂英却不加思索地说:“我爱的是你这么好的人,要说家里有困难,不奇怪,我家也很困难,我父亲去年拖小麦被拖谷机绞掉一支胳膊,一股火得了脑梗,虽然治过来了,可是还是落下残疾,干不了重活,而且脾气也变得非常暴躁,家里也是一大帮孩子,在农村也是靠工分吃饭,你说能不困难吗?有困难咱俩可以共同面对,共同承担呀。”

“话是这么说,可是你知道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你家里人知道我家的情况,他们会同意吗?。”

听了家琪的最后一句话,桂英倒也犹豫了一下,是啊,家里人会同意吗?不同意那可咋办哪。可她转念一想,父亲虽然脾气暴一些,还是最心疼我的,于是她比较乐观地对家琪说:"我爸是最疼我的,我从小到大,啥事都依我,这回我想他也会同意的.经她这么一说,家琪似乎感到很大的安慰,也有了很大的希望.

由于家琪经常一个人到广播室送稿,和桂英单独接触多了,个别人便议论起他俩的关系。特别是最近电影队连续放映了一场电影,桂英很喜欢唱歌,而且特别灵,竟将这部电影的主题歌学会了,而家琪也非常喜欢音乐,拉一手好二胡,休息的时候,就在公社职工宿舍,桂英唱家琪就用二胡伴奏,非常和谐动听.从这以后,在公社机关,就有人说他俩在谈恋爱,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也有人说他俩关系不正常,有暧昧关系。而议论最多的是公社共青团干事赵青联,这个小赵早就看上桂英了,多次求婚桂英就是不同意,而家琪的出现,小赵嫉妒不已,经常在暗中观察,然后有意在机关中散布家琪和桂英的关系不正常。

消息很快传到二人的耳朵里。家琪十分震惊和气愤,也十分担心,担心桂英受不了,担心影响自己转正。

桂英却不以为然,竟大大方方地说:“这有啥担心的,我公开承认,我和你关系就是不一般,咱俩这是正大光明地谈恋爱,咱又都没对象,正常谈恋爱有啥不行的,不违法不违纪,谁也干涉不着,等主任下乡回来我就找他谈去。”

既然这样,那咱俩就共同面对。家琪也充满信心地说。

桂英更是满怀信心,她说:"过十几天就是五一节了,广播站轮流休息, 我回家就公开和我爸妈说去.征求他们的意见.”

好容易熬过十几天,终于到了五一节,桂英收拾了一下背包,便急急地踏上回家的路程.这天天空格外晴朗,蓝蓝的天空,暖暖的阳光,微微的春风,青青的路边草,这一切,使得桂英的心情格外愉快,脚步自然加快了,一路上心理一直盘算着到家后怎样说服父母亲,同意她和家琪的婚事.就这样竟不知不觉走完了十几多里的路程,可是,使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一进家门父亲就铁青着脸,劈头盖脸地问了一句:“你和那个叫什么家琪的男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我和家琪怎么了?”

“怎么了?你还装啥糊涂,咱大队这几天都传的满城风雨了。”

“到底怎么回事?"桂英一脸地困惑.心怦怦直跳。母亲忙把生气的父亲拽到一边说:“你们公社有个叫赵青联的小伙子在咱大队下乡,在大队部说你和一个叫王家琪的男的勾搭连环,说不定都睡到一起了,还说你们都住宿舍,不睡到一起那才怪呢,讲的绘声绘色,你爸那体性哪能听得这些谰言诽语,气得直哆嗦。竟把那个叫赵青联的好一顿臭骂.现在就等你回来问个究竟."

桂英放下背包,心理反倒平静了许多,坐下来以后不紧不慢地说:“既然他把这件事已经挑明了,我也不瞒你们了,我和王家琪确实是在谈恋爱---”

“什么?你们真有那事儿?”父亲火冒三丈。

“爸,我话还没说完.”

母亲又把父亲拽到到一边:“你听桂英把话说完”

“我和他谈恋爱不假,但那是正大光明,公社领导也都知道,而且还支持我们,不过没征得爹妈同意,没正式结婚,我们是一定不会住到一起的。你们的女儿也不是那样的人。今天我回来一是看看家人,二是征求你们二老的意见。那个赵青联早就要和我谈恋爱,我都没同意,他就怀恨在心,故意胡说八道。”听桂英这么一说,两位老人反倒平静下来,但是父亲还是十分严肃地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也老大不小了,有相当的也该找对象了。不过,必须得找个好人家,咱家从解放前就受穷,到现在虽说好了很多,日子过得还是紧紧巴巴,我自从受伤和得脑梗到现在,虽说有口气儿,啥活也不能干,全靠你和你妈了,我和你妈这辈子就这样了,我早就下了狠心,一定让你们这几个孩子过上好日子,绝对不能像我们这样受一辈子穷。我的条件就三样,人好,工作好,家庭好。不然一切都免谈。还有,`他多大年龄?,家住在哪,几口人,日子过得咋样.这些你都知道吗?”

桂英只是说了简单情况后,父亲却铁青着脸十分严肃地说:"看来真像你说的那么好的人,二十七、八还没对象,那准是有啥说道,你都详细了解清楚再说吧.”

(三)

五一三天假期很快就过去了,桂英本以为父亲对她还会像以前那样言听计从,没成想在这个问题上,不仅态度十分严肃,几句话就把她的意见搁置起来,心情郁闷,她知道,家琪家庭困难邻居都知道,父亲不同意那可咋办呢?

桂英带着郁郁寡欢的心情回到单位,一进屋,宣传委员就告诉她有两篇通讯需要今天就播出,她一看自然是家琪的稿子,那秀气的文字,华丽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使得她爱不释手,更加深了对家琪的喜爱。

中午休息的时候,她见到了她的好友张小玲,一古脑地把她的心思全倒了出来,最后桂英忧郁地说:“我爸要是知道了家琪的家庭情况肯定不会同意,那可咋办呀?他不同意的事,十个老牛都拉不动。”

“要我说,你也不用犯愁,关键还是在你们俩的决心是否坚定。”

“你的意思是----”

“中国有句成语叫作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俩坚定要好下去,谁也拦不住,婚姻自由嘛。”

“话是这么说,可我爸脾气倔,又有脑梗后遗症,家里人谁也不敢惹他生气,一生气犯病了那可就糟了,啥事都得顺着他呀。”

“要是这样那你俩就不能着急,慢慢来,软磨硬泡,你爸不是还挺惯着你的么。”

不出桂英所料,没过几天,父亲就把家琪的家庭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并明确表示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理由就是:“我不能眼看着我的亲闺女自己跳进火坑去遭罪受穷,而且家琪还是个临时工,说不用就不用了,啥时候能转正,能不能转正那还是两说着。”

尽管桂英怎样软磨硬泡,父亲就是不同意。可母亲嘴上说不同意,心里也觉得不是滋味,女儿是妈妈贴心小棉袄,看着女儿为难的样子很是心疼。一天晚上,家里就他们夫妻俩的时候,她对桂英父亲说:“总这样硬别下去也不是事儿呀,得想个法子呀。”

“想啥法子呀,家琪倒是个好孩子,可他家庭也太成问题了,母亲半身不遂,靠人伺候,父亲腿脚不好,瘸了吧叽,在生产队也就能赶上个半拉子,还有三个正在上学的弟弟妹妹,桂英要是嫁过去,那还不是跳进火坑,一辈子也翻不过身,她这辈子就算完了。”

二人正说着,大队看房人气喘吁吁的跑来说,有长途电话在大队部,赶紧去接。原来是桂英母亲在县人事局当局长的哥哥张元来的电话,说明天休息上大湖,然后到家看看。

“那正好和咱哥说说桂英的事儿,看看他有啥法子。”母亲忧郁地说。

第二天中午,吃过午饭,父亲就把桂英与家琪的事详细地说了一遍,张元仔细思考了一阵说:“要想阻止这个婚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趁他们还没有发展到密不可分开的时候,把他们分开,不经常接触了感情自然就淡了。然后再给她介绍一个比家琪更好的小伙子,不就完了?”

“那咋能分开呀?”父亲不解地说。

“如果你们一定不能让桂英遭罪受穷,我倒是有个办法。”随后,三人又合计了一阵,张元又告诉他们:“我方才说的那个小伙子哪样都好,父母亲都是实权单位的干部,要是和他们联姻,桂英的好日子可在后头呢。”说完,这才坐车返回了县城。

再说桂英这几天一直闷闷不乐,家琪十分心疼,桂英的闺密张小玲便积极给她他俩出主意:“我倒是有个好办法,保证能成。”

“那你快说呀!”桂英急不可待。

“很简单,生米煮成熟饭。只要你怀上家琪的孩子,你爸妈不同意也得同意了,当初我俩就是这么办的。”张小玲神秘地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那,那能行吗,家琪他能干嘛?”

“只要你同意,家琪的工作我来做。”

(四)

桂英和家琪商量来商量去,觉得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采用这个所谓的"经验"了,可是实验了好几次,也没能煮成"熟饭",不过,二人的感情却如胶似漆了.张小玲一再鼓励他们不要放弃。

就在二人满怀信心的时候,管委会主任突然找桂英谈话,说是县广播站来了调令,调桂英去县广播站当播音员,今天收拾一下,明天就去报到.

这一突然的工作调动,一下子把这对年轻人弄得懵头转向,一时间不知所措。临行前二人大哭一场,恋恋不舍地分开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因为这里距县城100多里,交通又十分不便,一下大雨就十几天不通客车,打电话吧,公社机关仅有一台座机,来往只能靠书信了。

二人都明显的意识到,他俩的婚姻很难实现了,彼此都伤心了好长时间,夜里他们在各自的宿舍里一想起对方,就默默地流泪,而又无可奈何。就这样,一年多过去了,二人仅在过年的时候才见上一面。

而在这个期间,县广播站办公室主任蒋廷贵借着手中的权利,无数次地对桂英的生活百般照料,什么化妆品呀,各种生活用品呀,各种糖果呀应有尽有。

而这个蒋廷贵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大高个,五官周正,一表人才,文章写的也不错,家境优越,哪样都好,给桂英的印象也不错。尤其是上个星期天桂英正在街上行走,突然一辆摩托车因刹车失灵迎面急驶而来,眼看就要撞上桂英,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蒋廷贵一个箭步上前,一把将桂英拽到人行道上,避免了一场车祸。从那时起,桂英怀着救命之恩和不胜感激之情,心里总是放不下他,可还是惦记着家琪,但是一个女人心里总不能装着两个男人呀?她就在矛盾的心情之下,又度过了一个春秋。

而此时的家琪无时无刻不想念着和桂英在一起的每时每刻,幻想着再次和桂英相聚。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桂英的父亲突然来到他家,告诉他的父母亲,他和桂英的婚姻已经绝不可能,桂英在县里已经有对象了,男方也是县广播站的,叫蒋廷贵,二人已经好一年多了,让家琪死了那份心吧。这无疑是在家琪的伤口上又撒上一把盐。父母亲看着家琪日见消瘦和痛苦的样子,十分心疼,就一再劝他:

“拉倒吧,你和桂英天生没那缘分,强求是求不来的,认了吧。”

“好姑娘有的是,咱也不能就指望一棵树吊死人哪?再说了,眼看你都三十岁了,不能再拖了,咱家也特别需要有个帮手了。”

从那以后,家琪的父母亲就托人给他张罗介绍对象。说来也巧,没过多久,他们就选中了一位农村姑娘,介绍人千方百计要促成这门亲事;而桂英的舅舅也早就选中了蒋贵廷,有意让他主动接近桂英。

接着,舅舅就按照桂英父亲的意思,故意放出风声去,说桂英已经有对象了,同时桂英的舅舅也告诉桂英,家琪也找了对象,你们俩谁也别惦记谁了,还是多为自己想想吧。

一天早上,舅舅又来到桂英的父母亲家,详细介绍了蒋贵廷的 情况,桂英母亲沉思了半晌后说:“人倒是挺不错,就是好喝酒。”可舅舅却说:“男人那个不喝酒,我每天都得喝个半斤八两的,不喝酒那还叫男人吗?”父亲却很满意,就这样,这门亲事就算定了下来。

(五)

几年以后,全国农村都落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家琪的母亲早已去世,两个弟弟高中毕业,承包了原生产队的600亩水稻,父亲又是种水稻的行家,全家人辛苦打拼,几年后在全队率先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家琪也转成了国家干部,美中不足的是妻子.也因为家里困难没念过几天书,二人文化差别太大而没有共同语言,可是考虑到妻子耐心侍侯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两三年,还有了孩子,家琪也就啥也不说了;可是心里始终还惦记着桂英,常常想起他和桂英在一起的情景。

而桂英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蒋贵廷为了挣大钱停薪留职,自己成立公司,做起了木材生意,当上了大老板,头几年还不错,每年都往外地发了十几个车皮,挣了不少钱,接触的人也多了,经常前呼后拥,自然也有不少美女主动投怀送抱,这使他沾沾自喜,酒量也渐长,竟然一瓶不醉,人称“蒋一瓶”,每逢招待客户和有关公司老板,都是不醉不归,常常住宾馆,使得桂英独守空房;又买豪车,打麻将,上歌厅,无所不好。没几年,家里的积蓄和挣的钱挥霍殆尽。桂英和舅舅、桂英的家人以及单位领导多次劝说都无济于事。

桂英长时间着急上火,时常以泪洗面,身体也每况愈下,消瘦憔悴,多次想要离婚,可是儿子还小,她不想让孩子这么小就失去完整的家庭,只好将就着打发着日子,期待着蒋廷贵有改好的那一天。可是,祸不单行,父亲知道蒋廷贵的情况后悔不已,脑梗加重,已不能自理,桂英一股急火便住进了医院,当家琪知道桂英住院的消息,赶去看望她的时候,已经是肝癌晚期了,家琪不顾一切地抱住她,二人痛哭不已 ,可是又有什么用呢?桂英颤抖着告诉他:“记着给我多烧点纸----”,话没说完就恋恋不舍地走了。

家琪默默地流了好几天眼泪,每到农历七月十三,他都到桂英的坟上烧纸上香,和桂英说上一些话,而每次他都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他俩在一起时的情景便怅然涕下。他常常想:“人们都说,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和桂英也是有情人却没能成为眷属,这是为什么呢?


作家档案

郝文彦 男, 1969年参加公安工作曾任派出所民警、所长、密山市公安局秘书、办公室主任、政工科科长、内保科科长职务,2002年因机构改革提前退休。1980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在市县、省级及国家级各种媒体发表散文、报告文学、小说、通讯、电视专题片、曲艺等80余篇60多万字;从1989年----2002年,先后由香港天马出版公司出版报告文学集《蓝剑出鞘》、《希望之光》、《密山剿匪记》,省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报告文学集《铁血英华》上下集,1999年加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

【在线编辑:北羽】

顾问:孙文斌  沈晓密  秦 萌  郭亚楠  鄂俊光  于浩  张磊晶  刘俊

主编:林兆丰 13115477919(微信)

制作:腊梅 15045786778(微信)  主播:安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