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灞上情/刘振海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作家档案

刘振海,1965年5月出生,吉林省东丰县人,转业军人。原吉林省东丰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转业后从事人事编制工作二十年,编制三届县本级及以下党政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工作。2020年5月退休。学生时代,曾在春柳文学社《柳絮》专刊上发表过作品。现再涉翰池,作品散见于《鹤岗矿工报》《鸡西矿工报》《文学月报》,望好泳者激励致远。


原创散文



灞上情


 刘振海(吉林




军校座落在骊山脚下,灞水东岸,白鹿原北首,为灞上一隅,历代屯兵之所,古籍多有“军灞上”之记载。此处古胜星罗,遗韵悠永,历史积淀厚重。半坡遗址,始皇焚书坑儒之“坑儒谷”,黄巢营地“黄巢堡”均近在咫尺。昔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水上架桥为灞桥;秦伐楚时,王翦将六十万人,秦王亲自到灞上送行;秦末,刘邦攻下咸阳还军灞上,在此约法三章,防他盗出入,以待项王;鸿门宴上刘邦厕遁灞上军中;汉文帝时,匈奴叩边,帝亲到灞上劳军;叶帅重读《论持久战》,挥翰墨记重庆谈判失败后八路军“唱罢凯歌来灞上,全中全力破石头”之情境。
旅客列车驶入潼关之后,每到一处,领队都要给我们讲关于那里的故事,可以说处处有典故。列车刚驶过豁口车站,他就指着南边约4里地左右的一片青砖瓦舍,绿树成荫的处所说,前面就是我们的学校,并简单介绍了周边的人文地理情况。我在这里学习了四年,毕业后回来过一次,参加了一为期两个月的“火力运用研讨班”,这里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因为是上军校,自然没有象其他应征入伍青年那样披红挂彩的场面。是老姨夫送我到吉林市报到的。走时跟父母保证一定好好学习,报答父母,报效国家。在梅河口车站遇到两个同去报到的柳河籍的同学,一路上还不是很寂寞。若干年后(除在校学习期间),其中的一位竟成了朝夕相处的同志,并同年转业,缘份啊。
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这么远的地方,一切都感到新鲜。但不变的依然是早上升起的太阳和十五的月亮。新兵连的军事体能训练自不必说多么艰辛。但每次突然发起的紧急集合演练着实让人手忙脚乱。一个五公里越野跑下来,没有扎好的背包里的用品倒是掉了不少,给后面负责“收容”的同志增加了不少负担。学校的伙食很好,近两个月的新兵生活,在每天都要付出很多汗水和体能的情况下,体重竟然增加了近十斤。
最让人兴奋的是戴上红五星和红领章在军旗下宣誓的那一刻,周身热血沸腾。那是81版的入伍誓言①,每每想起那一刻,我浑身都有一股使不完的力量,这股力量一直在激励着我。
每天的学习生活非常有规律。不同的时间会响起不同的军号声。按时间顺序基本上有起床号、集合号、紧急集合号、出操号、收操号、开饭号、上课号、下课号、午睡号、午起号、晚点号、熄灯号,后来搞防空演练时和海湾战争期间体会过防空号,至于冲锋号就是在影视剧听到过了。
每天最激昂的时刻就是走在宿舍到教学楼、教学楼到宿舍或食堂的路上,亦或是走在通往礼堂或训练场、电影广场的路上。我们走着齐步、唱着军歌。我们每个人都是矩阵中的一个点阵,我们每个人都是跳动的音符。我们象绿色的飘带一样在花墙间掠过。
我不太喜欢户外运动,其实每天的早操和军体课已经让人很疲惫了。平时节假日或休息时间最喜欢的活动就是下个围棋、象棋或是打双扣。每每也到图书馆看看书。第一次到图书馆时自然是想找一些关于陕西包括西安人文地理方面的书籍。好家伙,用形容“多”的词语来表达那真是“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层出叠现”,害得我“目不暇接”“无所适从”。后来想起《新华字典》后面有朝代更替表,好,就从炎黄文明开始看起吧。有一次非常凑巧,我刚看完西周历史,学员队就组织了一次骊山游。
我们从学校步行4里地左右在豁口车站乘车,在临潼车站下车来到骊山景区。我们在华清池观赏了富丽堂皇的园林建筑后开始登山。登山被设定为比赛项目,看哪个区队、哪个班最先到达并将红旗插上峰顶。中途,我们班只是在“捉蒋亭”(两岸关系向好时更名为“兵谏亭”)稍作休息就又向峰顶冲去。峰顶集合后,队领导给我们讲了西周那段“烽火戏诸侯”的典故,教导我们做人做事要“以诚为本 以信立人”。在峰顶,学员队组织了若干益智游戏和娱乐活动,大家玩的非常开心。下山也被设定为比赛项目,看哪个区队、哪个班最先返回学校,这回是徒步了,直线距离25里。夕阳西下,红旗漫卷。我们艰难的非常疲惫的相互搀扶着陆续返回学校。我们虽然很累,但我们很幸福,我们收获了团结与友谊。
那次骊山之行,让我受益终生的就是懂得了什么是诚信和团结。后来“团结”成了学校的校训之一。其实那个年代,但凡是个学校,都会在最醒目的地方悬挂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标语。但要真正做到“团结”可不是容易的事。一个是地域差别,一个是老乡观念,还有就是新兵(地方生)和老兵(部队生——从部队考入的)的磨合,都需要很多功夫和时间的,好在最后我们都亲如兄弟,“五湖四海”了。
学军事地形课时,我们组织了一次野外训练。那天,我们班被投放到一个陌生的地界。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安全返(找)回学校。因车速较快,同学们大都没有记清来时的路径,况且要是走大路肯定是要绕远的,所以集体决定操近路返回。第一步就是仔细观察周围的标志性地标地物和地貌并与地图进行比对,确定投放点的具体位置。第二步就是在地图上确定返回行军路线,尽量避开陡崖和管控区。准备停当,开始了近三十里(地图上量得)山路的跋涉。每走一段时间,都要用地图和指南针进行路线修正。因行军路线上基本没有人家和河流,我们都节省着用水。渴时仅是用水壶润润嘴唇。那天天气异常炎热,汗湿了的军装上泛起了一圈圈盐碱,我们仍执著地穿在身上,只是解开了靠近红领章的第一个扣子——到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军容严整啊!行军中,同学们不停的问,谁要水啊,我这有水。水,我们都有水,但我们都忍着不怎么喝。要是平时,一口气能喝半壶水,这时倒谦让起了。到目的地时,我们每个人的水壶里都不是空的。我想说,这水是留给自己的吗?不是,是想在最困难的时候留给同学和战友的。后来,听说学校把野外训练同红色教育结合起来,体验“东渡黄河、南越秦岭、北上延安、西走陈仓”的艰辛与收获,感受“长缨在握、神剑腾飞”的光荣与豪迈。确实是一个很值得称赞的举措。
除了正常的学习和军事训练外,学员队还经常组织我们参加劳动。学院的教学区里培植着大片大片的月季花和玫瑰花。如逢花季,每天早上下操之后,我们都端着脸盘到花池子里採花,据说那时是无偿献给生产香料或食品加工企业的。
我最拿手的劳动就是割麦子。每到芒种过后,是收麦子的季节。学校周边是一望无边的麦田。我们每天早操都在麦田边经过,赶上个农忙时节,我们断不会熟视无睹。因我来自农村,小时候割过柴火,也割过水稻。比起那些来自城里的同学自然是手法娴熟多了。好,那执刀的就算我一个。我们割的割,扛的扛。打谷场慢慢地就堆起了一座座麦垛。那叼着烟斗的老农的脸上泛起了幸福的微笑。
学校最隆重的活动就是阅兵。每次阅兵我在方阵中的位置都是第二排第一列(右数)。每当走到主席台前,当领队发出“向——右——看”时,我们齐呼“1——2”走起正步,这时主席台播音员开始讲述我们学员队的光荣历史。“下面通过主席台的是第XX学员队,他们……,他们……,他们在……”。我们迈着鏮锵有力的步伐通过主席台,随着领队一声“向——前——看”我们换成齐步,但仍是热血沸腾。
不知道为什么?快要毕业时,大家都高兴不起来。那天的毕业会餐宴上,同学们还有个别队领导都哭成了泪人。广场上的大喇叭不停地滚动播放着军歌,有一首我永远也忘不了的就是《战友之歌》②。我非常怀念那四年的军校生活。
注: ①81版入伍誓言: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依照法律服兵役是我应尽的光荣义务,为了负起革命军人的神圣职责,我宣誓:一、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令,严格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爱护人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三、努力学习军事、政治、文化,苦练杀敌本领,爱护武器装备,保守军事机密,团结同志,艰苦奋斗,发扬我军优良传统,讲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四、为了保卫祖国、保卫四化建设,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英勇善战,争取胜利。
以上誓词,我坚决履行,决不违背。

歌词

战友之歌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

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

你来自边疆

他来自内陆

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

合:

战友战友

这亲切的称呼

这崇高的友谊

把我们结成一个钢铁集体

钢铁集体

女:

战友战友目标一致

革命把我们团结在一起

同训练同学习

同劳动同休息

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

合:

战友战友

为祖国的荣誉

为人民的利益

我们要并肩战斗夺取胜利

夺取胜利

战友战友目标一致

革命把我们团结在一起

同训练同学习

同劳动同休息

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

战友战友

为祖国的荣誉

为人民的利益

我们要并肩战斗夺取胜利

夺取胜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