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记毛主席第八次接见/李绵玉(吉林)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记毛主席第八次接见

/李绵玉吉林)

       

          

九月九日是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逝世四十六周年纪念日,在缅怀伟大领袖的时候,我不由得记起红卫兵经历的第8次接见时的情景。
那是一九六六年九月二十八日我们坐火车经历了三天三夜串联来到了北京,住在北京抗大附中,每个接待站都有解放军管理。
十月廿六日接见当天早晨,四五点起床,每人分二个馒头,一壶水,排队走到新华社门前公路两侧,等待毛主席接见。我们属于第八次接见,又分两天接见,第一天是在天安门广场上接见,由于来京红卫兵太多,第二天又在北京路边接见红卫兵,北京当时的公路没有现在的宽阔,到处可见来京的红卫兵。
十月廿六日下午二点多,我们都坐在路边等待着接见,突然有人高喊“毛主席来了”,大家呼一下站起来都争先恐后往前挤,主席他老人家坐的敞篷汽车缓缓的开过来,一行多辆车都是中央领导,车队前面先导车带着高音喇叭,播放东方红歌曲,公路两侧全是解放军负责维持秩序,手挽着手把红卫兵拦在后边,不能越上公路,当时学生队形也散了,但是嘴里全发出一个声音,尽管是成千上万的人,大家全都在喊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每个人都是情不自禁的喊出来,没有人领喊。只见毛主席神采奕奕精神焕发,频频地向路两边招手,中央领导接见车队一过,很多人激动的流下眼泪,只见路两边挤丢的鞋子,帽子,被接见的人员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跨度较大,个头参差不齐,年龄也差十多岁,互相拥挤,都想离主席近点,多看几眼,有很多人鞋帽拥挤掉后,虽说光着脚走回驻地,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欢笑,那种崇拜是发自内心的。
第八次接见后就再没有接见红卫兵了,这也是最后一次,后来有一部分学生徒步串联到全国各地,随着形势的发展,串联就停止,全国进行了军管,军人进驻了学校,进驻了农村,进驻了工厂,当时叫军宣队,解放军掌管了全国各地的政权,抓革命、促生产,从那时就可以看出,任何时候当国家生死存亡时,都离不开人民军队。
十七年后,我去北京出差,特地又去天安门前的毛主席纪念堂,当时排着长队瞻仰毛主席遗容……。
从第八次接见到今天,经历半个世纪多,接见过的学生今年最小都70岁以上了,人们依然深深的怀念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往事如烟,怀念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的丰功伟绩,情丝永不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确定了毛主席丰功伟绩。毛泽东主席是中国革命的奠基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谛造者,他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了主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他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让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所以我们对毛泽东的崇拜和敬仰是永远的,毛主席革命思想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指航灯。
虽说,如今毛主席已经离开我们四十六周年了,可是他的精神,他制定的政策,还依旧在影响着后代子孙,学习毛泽东思想、领会毛泽东精神,才能更好完成国家伟大复兴梦。

2022.09.09

作家档案

李绵玉,男,1952年生,中专文化,热爱诗词,钟情于文学创作。现任东丰县作家协会会员,东丰县诗词楹联学会暨画乡诗社会员。东丰县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协会会长。作品曾在《当代作家杂志》获一等奖和优胜奖。近年来在《画乡诗词》《北国作家》《阳光文艺》《湖北作家驿站》等网刊纸刊上发表过作品。

信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