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1年语文测试卷
2023-02-26 | 阅:  转:  |  分享 
  


语文 试卷 第 1页 共 2页



语 文 测 试 卷

本试卷共 2 页 三 大题,满分 60 分。 考试用时 3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 本卷上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家长联系电话。

2. 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 答题卡中 各题目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

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工具。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 、 答题卡 与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 积累与 运用 。 ( 18 分)

1. 下列 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 一项是 ( ) ( 3 分)

A. 档 . 次 ( dǎng) 追 溯 . ( sù) 燥 . 热 ( zào) 胆 怯 . ( qiè)

B. 粗 犷 . ( guǎng) 恐 吓 . ( hè) 教 诲 . ( huì) 宰 . 割 ( zǎi)

C. 祈 . 祷 ( qí) 倔 . 强 ( jué) 气 氛 . ( fèn) 侵 蚀 . ( shí)

D. 荒 谬 . ( miù) 亘 . 古 ( gèng) 强 . 迫 ( qiáng) 陡 . 然 ( dǒu)

2. 下列 成语 中有三个错别字 ,请找出来并改正 。 ( 3 分)

忘 而生畏 应接不暇 焦 燥 不安 谈笑风 声 直言不讳

______改为 ______ ______改为 ______ ______改为 ______

3. 下列 文学 文化 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 爱 的 教育 》 是英国作家 亚米契斯以日记的形式和孩子的口吻写的小说 。

B. “ 五岳 ” 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 ,包括 :东岳泰山 、 西岳 华山 、 中岳嵩山 、北岳衡山 、南岳

恒山 。

C. 施耐庵 笔下的林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子 ,她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 : “ 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

香断有谁怜 ? ……花落人亡两不知 ! ”

D. 《 七律 · 长征 》 中 “ 走泥丸 ” 和 “ 腾细浪 ” 两个 形象的夸张和比喻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红

军战士蔑视一切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豪情 。

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安徒生童话故事经过多重改编,以绘本、舞台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______在人们眼前,其永恒价

值,在于给人 ______和警醒的人物形象,在于给人无限希望的思想,在于或优雅温润或震撼心灵的语

言,在于后人道德情操的 ______, 更在于它历经大浪淘沙还能千古流芳,代代 ______且历久弥新。

A. 呈现 启迪 熏陶 传承 B. 出现 启发 陶冶 传播

C. 出现 启迪 陶冶 传承 D. 呈现 启发 熏陶 传播

5. 将下列各句依次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 ,花盘都是低垂的,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②⑥⑤①④③ B. ④②①⑤⑥③

C. ③②⑥⑤①④ D. ③①⑤②⑥④

6. 根据 所学的 古诗 填空 。 ( 3 分 )

古往今来赞美春天的诗词不 少 ,让 我们 随着诗人的笔触去感受不一 样的春光 。 正如诗句 “ ①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里写的一样 , 韩愈眼里的春雨是 细滑润泽 的 ,与若有若

无的春 草构成一幅朦胧的美景图 ;杜牧 诗句里 的春天是 需要 用眼睛和耳朵 去感受 的 : “ ②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莺歌燕舞映衬着绿树红花 ,美不胜收 ; 朱熹描写的春

天 是伴随着东风来的 , 春风拂面 ,也吹开了万紫千红 :“ ③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二 、 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 。( 17 分)

特殊顾客

田洪波

①我和老郭是邻居。他经营馄饨馆,我把持一家画斋。闲暇,我会到隔壁找他下象棋。他常常来

者不拒。老郭脾 气好,馄饨馆的面积虽然说不上大,一天也未必挣得几个钱,但忙碌的老郭每天脸上

都挂着笑。

②他的妻子负责给他打下手,两人清闲时偶尔也会到我的画斋来。这幅画叹句高超,那幅字赞句

绝妙,有时看我交易金额居五位数以上,也会露出羡慕的神色,却也只是咂咂嘴。

③那天我到他的馄饨馆,发现靠墙的位置新摆了一张特制的小桌。我正想向他们夫妻打探个究竟,

赶巧从门外闪进一位衣 衫褴褛 、双目 失明的老人。老郭微笑着把他请到那张小桌前。老人起始不解,

后来听老郭耳语几句,满意地笑了。

……………………



密………………………

封………………

………

装………………………

订………………………

线………………………





姓名:





















家长电话:



















语文 试卷 第 2页 共 2页

④正是中午吃饭高峰期,我发现有几位顾客看到这场景,下意识地摇 头,等到把肚子填饱了, 复 .

杂 . 着一张脸结账,然后快速走人。如果我猜得没错,我相信他们不会再光顾馄饨馆了。

⑤老郭夫妻似乎并不在意,虽然看得出他们也想找解释的机会。我悄悄拉过老郭问他,老人是不

是乞丐?老郭点头。我说你让他在这儿吃饭,还专腾一张饭桌,不怕砸了你好端端的生意?

⑥老郭笑着说,人都有难的时候,他碍不着谁。

⑦我轻轻捶他,可你这做的是生意啊!要靠它糊口,怎么能感情用事呢?

⑧老郭继续笑着说,我知道。

⑨我对他依然表示不可理解。

⑩那位老人吃完馄饨,从怀里掏出几枚硬币,掷地有声地拍在饭桌上。然后,老人慢悠悠 往外走,

老郭在身后微笑着相送,同时以极快的速度把钱揣进兜里。我无心再与他下棋,追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老郭却什么都不说,继续招呼顾客,脸上还是春风怡人。

?隔天下午,我找了个空闲再去。我心情不错,因为刚出手两件仿制的山水画。我问他,老人是

不是天天来?

?老郭说,他好像特别爱吃馄饨。

?我说,你这就是犯糊涂!

?老郭 又摇头。我好几年没回家乡了,看见他就会想起我父亲。再说,吃一碗馄饨怎么了?他又

不是不给钱!他来很多次了。第一次来时,有人提过意见。可你猜那老人怎么着?他把硬币很响地拍

在桌上,说我不差钱!你看,这样待见 他,可能是伤到他的自尊了。

?我被老郭说笑了,自尊,和一个乞丐谈自尊?

?老郭拧起眉毛说,人怎么会没有自尊呢?每个人都有啊!那是做人的前提。

?他告诉我,那之后,他想出一个主意。就是从邻居那儿要来一张小方桌,只可供一个人坐。平

时桌上放些东西,老人来了专腾给他吃饭用。

?我还是难以接受,但我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从 那之后我倒留意起老人来。老人每次来就只吃

一碗馄饨。每次结账时,都把硬币拍得很响亮,似乎想证明自己真的不差钱。老郭呢,依然好迎好送,

收钱速度也快。

?我没想到有一天,会有更大的发现。我发现老人用的钱其实不全是硬币。

?那天老郭很忙。他没来得及收起的硬币让我着实看了个真切。那些硬币不过是游戏币而已!并

且有几枚还是什么日本钱币和零角散币。我惊诧莫名,想着知道真相的老郭是不是疯了?

? 老郭脸有些微红,说,他不是乞讨嘛,他不是眼睛看不见嘛!也就是块儿八毛的事,不碍事的。

我这 店小是小了点儿,可不会因为他每天吃一碗馄饨, 就给吃空了……

? 我的震惊程度不小,回到自己的画斋,发了好一会儿呆。然后,我巡视墙壁上的那些字画。良

久,我对妻子说,把那些仿画撤下来吧。现在就撤!

? 妻 子瞪大了眼睛,表情 复杂 . . 。我没解释,抬脚又到隔壁找老郭下棋去了。

7. 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这位“特殊顾客”的特殊之处。 ( 4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请 分别 说说第④段“复杂着一张脸结账” 以及 最后一段 “ 表情 复杂 ” 中“复 杂” 的内涵。 (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章第①段颇具匠心,请加以品析。 (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小说用较少的笔墨塑造了乞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下面选项对“乞丐老人”在文中作用分析有误

的一项 是 ( ) ( 2 分)

A. 紧扣标题“特殊顾客”,推动情节发展 , 连缀着文中的老郭和“我”。

B. 用乞丐老人得到尊重、自尊得到维护,来衬托老郭的真诚和热情。

C. 由乞丐老人这个主要人物引出“我”和老郭对金钱的看法和做生意原则的不同,为我的改变

做铺垫。

D. 揭示本文主题:生意人应该心怀善意,具有以真诚为本、正确对待金钱的态度。

11. 本篇小说从“我”的视角叙述,请分析以“我”为叙述视角的作用 以及 “ 我 ” 这一形象的作用 。

(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语言表达。 ( 25 分)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要求 : 1.题目自拟 ; 2.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校名 、 人名 ; 3.字数不少于 200 字 。

献花(0)
+1
(本文系不可逆转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