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椎管狭窄治疗:

 中医夏青海 2023-02-26 发布于广东

内服方:

通督活血方内服方:

当归9克黄芪18克丹参18克泽兰叶9克赤芍9克杜仲9克金毛狗脊12克鹿角片18克地龙9克苏木9克

功能:通督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

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急慢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腰脊椎过伸试验阳性,相应神经节段的肌力及感觉减退,跟腱、膝腱反射改变,二便障碍,马鞍区麻木,中医辩证属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

内服药粉: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桂枝15克。共为细末,炒至变黄色,加少量白酒,将上药共分5等份。每早服1份,连服5天。

手法治疗:

椎管狭窄,首先调整腰曲+运动疗法+方药。针灸用毫针滞动针法松解腰椎到骶椎俩边俞穴及阳性点,承山三寸针三方向滞针后提插留针(或长强),针滞住后患者晃动身体。包括腰大肌加梨状肌(圆丽针或0.45毫针不留针),针后火罐划罐。包括臀部阳性反应以及骶髂关节骨缝阳性反应点松解。效果不错。腰方肌,承山是重点。配合足内侧中段腰椎反射区揉按,康复运动拉伸。

针刀治疗:

临床上,除急性马尾压迫症外,所有椎管狭窄症均可行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

俯卧位治疗,腹下垫枕,使腰椎变平或稍后凸。

【体表标志】

腰椎棘突

髂嵴最高点连线 平第4腰椎棘突或第4、5棘间。

【定点】

按脊椎狭窄的节段不同做不同的定点,即定于椎管狭窄的相应节段。可定于L3-4、L4-5、L5-S1节段的下列各点:

①横突下缘点 松解横突间韧带和横突间肌。以上两项可谓横向松解,即椎体运动单位间的横向松解,可以达到脊柱纵向减压的目的。

②椎间管外口点 松解神经根外膜,以达到椎管内神经根延长的目的。

③黄韧带点 松解黄韧带,降低椎管内压。

④脊神经后支卡压点 解除合并症,消除脊神经后支卡压所致的疼痛。

⑤相应肌损伤点 依不同情况而定。

【针刀操作】

各点的针刀操作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基本一致。须说明的有以下几点:

①因腰椎管狭窄多为多节段受累,在定点时,一次仅做一排往往无济于事;所以,第一次应定点2~3排,最多做3排。由于做了全面松解,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②第一次做针刀治疗,一般只做多排横向松解,以达到纵向减压的目的。

③如果第一次疗效欠佳,第二次针刀治疗,可进一步松解神经根外口。

④一般来说,经两次治疗应有一定疗效。如果尚有遗留顽固症状,可按其症状的神经定位进行椎管内松解,即做侧隐窝松解。因为侧隐窝操作比较复杂,一般一次只做一点,如须继续治疗,仍按神经定位定点治疗。

康复运动:

1、梨状肌伸展。使用这种锻炼方法时,首先要仰卧,将双臂平伸至与肩齐平,然后将右脚放置在左腿的外侧,并使右膝向左旋转,在旋转的同时,膝盖和肩不能离开地面,以这样的姿势保持6秒钟,然后恢复初始位置,再换至左侧进行锻炼,这样交替锻炼,每侧重复6~8次,然后再将左膝盖置于右大腿上,做一个类似翘二郎腿的动作,然后将双腿保持胸前保持这个动作4~6秒钟,然后恢复至初始状态,这样交替再进行几次。

2、平腰练习。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加强臀部和腹部的肌肉,从而改善腰前屈的现象,在做这种练习时,首先要仰卧保持起膝盖弯曲,手臂放松放在头部两侧,如果觉得头部不舒服的话,可以垫一些较薄的垫子,之后夹紧臀部并且收腹,腰部要平贴地面保持大约5秒钟,然后放松,这样重复做三次,随着自己能力的提升,可以逐渐增加次数。

3、双膝抱。这锻炼方法主要作用是拉伸腰背部的肌肉,以及增强腹部和屈髋肌的力量,在进行时保持仰卧屈膝的状态,然后将双手抱双膝尽量向胸前靠近,保持这个动作5秒钟,然后复原,再放松几秒钟后重复做一次,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腰部力量明显改善,在大约一个月左右就能够保持双膝伸直。

4、单腿直腿抬高。这个动作主要作用同样也是拉伸腰背部的肌肉,增强腹肌和屈髋肌的力量。首先保持仰卧屈单膝,然后将另一条腿伸直,手臂在身体两侧放松,腰部要平躺在地面上,收紧臀部及腹部,将伸直的腿慢慢的抬高。在做这个动作时,要视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以免伤到腰背部,然后再慢慢放下,在做动作的过程中要保持腰部的平坦,休息几秒钟后再换另一条腿,这样重复每天做三次,慢慢视自己的情况逐渐增加次数,这样就会发现,腰椎管狭窄的症状明显减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