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绘者与罗纹纸及其它古纸

 雷家林书画 2023-02-26 发布于湖南

      楷夫兄寄来上好宣纸今日收到,试写一幅,还行,纸行字不行,还得好好练。此纸用了台湾工艺的罗纹纸,不烟水,写来比较随意,不当心墨和水太多,吸墨效果也好。此纸称大千罗纹纸,之前楷夫兄一些收藏涉及此纸,但我们搞不清具体的情形,所以开始找资料,目前还没有深入到本质,以下的拙 文《古代绘者与罗纹纸及其它古纸》只能是尚不成熟的文字,先发来请诸位过目,以便进一步探讨此一问题。另外我记得一篇文章说唐人纸厚而粗,宋人纸薄而细,绢也是这样,总之它有很多求解的地方。

古代绘者与罗纹纸及其它古纸

东方的古人绘画,首选之材是绢帛,尤其是皇宫与王室,贵族家庭。长期以来是布面作品占主流的位置,从最早的汉帛画,马王堆的汉帛画,还有那些汉帛书法,皆是布面的作品,这个与纸品面世的时间稍晚有点关系,但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纸品制造与质量的改良,使得后来的绘者更多的运用纸品绘制作品,纸张的发明或许也不太晚,随着地下的发掘,纸品的开始年代不断地前推,但真正逐步运用纸品书画的是从唐宋开始,而且当时的纸品制造,还不尽如意,比如宋纸,厚度还是高,粗重,随后的元明清逐步的轻质还细腻,但是诸多的古绘者却偏好古纸,广泛搜罗,用于绘制与书写。诸之薛涛纸,澄心堂纸,为后世仿制而喜好,宋之罗纹纸,同样为后世绘者梦寐以求,这个宋罗纹纸和历代的仿制,便是本文的主题。

罗纹纸在视觉的感觉上,其实与竹有关,当然不是竹为材质制造,而是所造之纸品有一种类似竹帘的纹路与肌理,显然我平时习书画,并不太注意纸品的问题,往往很随意,有什么纸写什么纸,直到最近观楷夫兄的藏品,才意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比较留意这方面的文字与作品的状况,甚至自己购买的纸品,书写与绘制过的作品,我得仔细地审视一下纸品的纹路,才觉得大有玄机。

罗纹纸并不是遥不可及,相反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主要是我们不太留意它的存在,比如不少古籍的印制,包括珂罗版的书籍,有不少是用罗纹纸的材质,关于罗纹纸的好,连鲁迅也略知一二:

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博古頁子》能全用黃羅紋紙,好極,因毛邊脆弱,總令人耿耿於心也。” 

后来郑振铎编《中国版画史图录》(初版)一书中的一部分,是用收集旧存的罗纹纸印刷

这算是近代一段关于罗纹纸的佳话。罗纹纸历代都有仿制,或者代代的罗纹纸的质量,风格不同。而且同时代的罗纹纸,又有不同地方制作,品种风格的不同,由于时代的久远,详细的情况就不太清晰了。越久的古纸,存世量越少,往往是大收藏家与大书画家追寻的对象,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

与罗纹纸关系密切的两个画家便是石涛,张大千。两者的关联也密切,后者是作伪石涛的高手,几可乱真,骗过诸多民国大收藏家。

乔迅在其《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中写道:从石涛的画里,可以窥见17世纪中国存在着的一种非衍生自欧美系统的现代美术发展的明显痕迹。
    乔迅此書中載石濤信札,談及其羅紋紙的搜集,若無羅紋紙,則首選替代品是绫布、絹布与屏障。

但屏障作品保存不及紙品,因爲紙品容易收藏,屏障只存在贵族家,客厅与卧房的放置,若有用心者,改裱成絹布,或书法轉摹刻上石拓印,比如李世民《屏風帖》便是一例。

用屏架繪制,似乎接近西畫之架上繪,也合於唐宋多繪布面作品之風尚。显然,石涛对罗纹纸的搜罗很上心,成为其绘品材质的首选,那么我这里推测的罗纹纸的质感是很好的,尤其是宋罗纹纸,如获得宋罗纹纸其绘制作品的激情会加倍增强,尤如今天的人的口头禅的打了鸡血,而且其绘制过后还会题字到画上,摆谱一下,仿佛纸的珍贵过于其画者,其实是纸墨相发的意思隐含其中。

为何有些画者喜好罗纹纸,这个石涛搜罗的罗纹纸是那些种类,显然罗纹纸历代皆有仿古制与新制,那么石涛搜罗的应当是明之前的罗纹纸无疑。若能搜到宋罗纹宣就更好,至少得是明代之前,这里面有前朝遗民的情感,除了石涛,八大等人也是多用到明纸,当然包括罗纹纸,而且八大在王府时应当是用到这种纸,流落它方后,也会在经济状况稍好后想法获得这种纸。

明之前的罗纹纸不仅有过遗民情感的问题,也有古纸本身的品质,风情,单单罗纹纸的竹帘纹理,令人想到的是竹子七贤的风尚,王微之的“不可一日无此君”,文与可绘墨竹与苏东坡品竹的佳话,还有黄山谷的竹子风情的书法之迹,再想想赵佶的瘦金体如万杆瘦竹的风情从何而来,天造还是仿制前朝,比如李煜的金错刀书风,目前所谓存世的李煜书迹是否是真?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历代的新主,总会抹黑前朝,比如宋之人说李煜是伪主,至于他的书法作品,不复制不保存也在情理之中,瘦金与金错两书风,到底有没有关联?甚至有传赵佶之父观李煜之像后才有赵佶,难道是其前身,所谓的天纵,那么是李煜借着赵佶的肉身,再展示一下自己的书法艺术风尚吗?这也只能成为一个艺术历史之迷。好了闲话少说,古之绘画君子,连一种纸张的选择都带有很深的寓意,却是事实的。

2016年也就是两年前拍卖过传为张大千的存纸,品种约38种之多,其中与罗纹纸相关了有:稀有宋朝六尺罗纹纸三张,另外还有:仿宋罗纹纸、红筋罗纹纸,大风堂仿制罗纹纸。

宋朝六尺罗纹纸的真实性,目前还不得而知。因为宋朝的纸品还不够发达,大幅面的纸品的存在可性能低。

潘吉星先生《中国造纸史》对宋代造纸的描述:两宋时期,抄纸技术尚不发达,纸地高约30.3厘米,阔约 40厘米。荡纸帘为竹制帘,通常为一帘三纸,帘纹直径分为0.2厘米粗帘、0.15厘米中帘、0.1厘米细帘、0.05厘米特细帘四种。纸地厚度由唐代 0.1毫米,至宋代为0.05毫米,广泛用于名剌(唐人元稹《长庆集》卷二十三),版本书刊印之用

以上的文字可以推测到这种大幅面的宋罗纹纸的可能性小。事实上唐宋时代的纸品绘品与书法,幅面并不大,唐宋的人,若要书大幅,粉壁长廊是最好的材质,白色的绢布与屏风也是好的选择,独纸品还不够发达,大幅纸品作品与纸张本身是不多见的。

余观黄楷夫工作室的多数藏品,幅面皆不大,合于古绘品与书法的体例,诸多的绢布与纸品出现一些开裂,这也是时代久远与流入民间保存不当有关,这些字画刚买来不少损坏严重,楷夫不得不重金请人重新装裱。楷夫兄痛惜这些珍宝流入民间,不顾自己的经济状态大量的收购,意在保存这些文化珍遗,这其实本应当是官家博物场馆的事,但最终还是怀有一种责任心,自己亲力亲为,不让其流失损坏。显然还有更多民间的有识者在做这种保护古代字画的工作,他们是书画的拾遗者,无论左右,并无官职却有一种赤诚的心。这在历代也是常态,补官家之力量与精力甚至热情之不足。

罗纹纸在近来还引发一场有关《功甫帖》的笔墨官司,有人以《功甫帖》乃明罗纹纸作而直接定其为伪,其实罗纹纸在宋就已经是技术成熟而广泛的运用,而且其纸品相对厚实,当然也可说还不精良,但这种古纸技不精却有朴实的一面,而且因时光的消磨,降低纸品原本的火燥感觉,从而变得无上清凉,如此作书绘画,心境的之佳,不言而喻,这样的状态作书绘画,直入禅境,这也便是那些高妙的绘者喜好罗纹古宣的原因。

对于罗纹宣的直观,还得更多实际的接触,还有直观清晰图片放大后展示的纹理,反复的比较,能够获得更为清晰的理解与辨别。

这样我们更多的还是观看这类纸品的作品,先是总揽作品的气势,然后还有细节,再者还可以近观而体察纸品本身微妙的肌理,因与墨相发而呈现的时隐时显的飞白意味,这也算得上艺术欣赏的奇妙体验。(文:雷家林)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长28.1*17.9*1.15(cm).

纸张为罗纹纸或开化罗纹纸

(上图为罗纹纸印刷的书籍)

另外本博收集的以下的网络文字一同发来,相信对此一问题有兴趣者同样有益处。

罗纹纸赋

楮号先生,制陈文苑,鱼网始于荆池,凤衔传于籽殿,殷红霞灿而姘呈,浮碧脂凝而美炫。桑根柔滑,曾矜雷氏之藏;藤角芳鲜,偏沐范家之春。院花波绿,校书裁小幅以争;怜沧海苔青,南国出陟而竞。善既邀赏于钜,卿变受知于硕,豢然而人经隔,世事属他邦名,纵噪于寰宇,价已冷于洛阳。虽共资其含蕴,宁复赘以揄扬。若夫泾素群推,种难悉指。山棱棱而秀簇,水汩汩而清驶。弥天谷树,阴连铜室之云。匣地杵声,响入宣曹之里。精选则层岵似瀑,汇征则孤村如市。度来白鹿,尺齐十一以同归;贡去黄龙,篚幂万千而莫拟。固已轶玉版而无前,驾银光而直起,及有浚仪华胄无水名流,卑白州之刺史。薄妇之通侯,化先民之旧轨,唤一已之新猷。竭智虑、运神谋,驱布脚、屏麻头、缅密。而设想依缔以凝眸,几徘徊于五夜遂获效于三秋,变显方空朗朗,不圆亦转。映日则星星彩烂,疑辰宿之周攒;临风则缕缕丝横,恍晶帘之欲卷。杂翻鸣,而比象,无交无藻缋之繁;较蝉翼,以殊观,独七有玲珑之辨。岂天孙之机杼,抑小玉之刀剪,体体治而性贞,竟腾花而散茧。使其披乡箧,解汀函、缝短褶、缉长衫。衣婀娜之小婢,饰透粹之娇鬟,试 而宁异,永色 以奚间。譬彼秋去入奁不弃等诸文被没座而 非凡尔,乃四库五孙百城公子,挟风吞篆之俦,夺锦掷鳌之士。和风乍拂,午梦初醒,茗瓷未燥,沉水留馨。倚倚疏而搔首,排竹户以抽扃,或神来于舞剑,或机到于随形,或千约莫之乞赋,或万疋之求铭。时则黄陈金线,乌磨玉琚、目睨沐漓、心摹工拙。舒腕以将挥,蘸青镂而还辍,陋古田之过小,怪素 之滥裁,于是兴虽暂遏意,岂遂忘格心臻科超脱,品乃异于寻常,致贵华而不深,理欲透而弥光,寓天然之黼绣,备白在之文章。几净窗明,欲敌情于楮甸;似纨非,应索最于猷疆。爰乃舟泛青翰,乘白鼻,帆收柳 之津,障卸肩摩之地。持铸砾,披新异。呼圜 ,研真伪。越枫坑而西去, 咸夸小岭之轻明;渡马渎以东来,并说曹溪之工致。志存自为,欣分瑜次之珍;雅好居奇,争拨波斯之帜。迨阿堵之倾簏,俨伯乐之空冀,夫其方廉未改,洞瞩不犹翳功,懋厥用,当筹是宜输之会稽,纳之秘府与,九万而为邻与。四百而为伍更,必锡之屠龙,畀之绣虎,惟郁之是浸,惟博洽之是谱。倘有豪华狂客,委琐村翁,罔思难致未信,初逢细里,温柔之剂,勒回玉女之风,何如规竹大类。炊桐条,虽漏于三尺辜,应坐以五穷至。若力诋书痴,挂帅同樗散,师怯刘城花惭。江翰购百番之轸,贮千枚力璀,兴公已往空怀。金石于当年韦岫,长辞漫羡,宫商于一旦际。晓寒而寡梦,讵甘廷尉之毡,遣念助汝而无楼,莫作夫人之发贯,疏藩未久,夸美无多,曳屣而徐起,仍握管而为歌。歌曰:天生注阳开楮国佤,厥功遐被用靡极兮,千古而遥畴比则兮,惟此泾川迈新式兮,智巧绝殊尺莫测兮,不绚而文胜五色兮,调调瞩瞩光涣 兮,宛如其布泯白黑兮,复似星罗辉南北兮,丝何纂纂致偏直兮, 彼越献理胡侧兮,岂其龙梭隐为织兮,敬仲虽神阮亦逼兮,属在翰墨胥臆兮,传之无穷宁有息兮。

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博古頁子》能全用黃羅紋紙,好極,因毛邊脆弱,總令人耿耿於心也。 

后来郑振铎编《中国版画史图录》(初版)一书中的一部分,是用收集旧存的罗纹纸印刷

拍品名称:

1、 藏经纸:唐人写经所用的一种纸张,颜色黄褐,犹如茶色,略有棉性,质地厚硬,不透明。

2、 潘吉星先生《中国造纸史》对宋代造纸的描述:两宋时期,抄纸技术尚不发达,纸地高约30.3厘米,阔约 40厘米。荡纸帘为竹制帘,通常为一帘三纸,帘纹直径分为0.2厘米粗帘、0.15厘米中帘、0.1厘米细帘、0.05厘米特细帘四种。纸地厚度由唐代 0.1毫米,至宋代为0.05毫米,广泛用于名剌(唐人元稹《长庆集》卷二十三),版本书刊印之用

3、 从石涛的画里,可以窥见17世纪中国存在着的一种非衍生自欧美系统的现代美术发展的明显痕迹。
Jonathan Hay
(乔迅)海威藏品

:乔迅此書中載石濤信札,談及羅紋紙的搜集,當是朙以前羅紋紙,若無羅紋紙,則首選替代品是絹布与屏障,此數幅石濤山水作品均以古紙出之,有不一樣的感覺。

但屏障作品保存不及紙品,因爲紙品容易收藏,屏障只存在贵族家,客厅与卧房的放置,若有用心者,改裱成絹布,或书法轉摹刻上石拓印,比如李世民《屏風帖》便是一例。

用屏架繪制,似乎接近西畫之架上繪,也合於唐宋多繪布面作品之風尚。

宋纸、仿宋罗纹纸、藏经纸、红筋罗纹纸(十一张)

图录号:

120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55×132.5cm61×91cm67.5×95.5cm66×154cm

起拍价:

无底价

拍卖公司:

中国嘉德

拍卖会名称:

香港2016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谪仙馆藏大千自存旧纸

拍卖时间:

20160529-31

备注:

明:

说明:
张大千早、中年时期,作品临古、仿古居多。画家从清朝一路上溯至隋唐,花费大量心力,亦汲取了丰富养分。与此同时,张大千请人在各地搜访旧纸、旧绢,以求在材料上符合仿作的年代。而画家另一个钟情古纸的原因,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古人不肯偷工减料,纸的本质就很好”。

一纸难求,对国画大家张大千而言,一张好的旧纸更难求,为此,他千里寻好纸,甚至自制纸张。即将于529日亮相中国嘉德香港春拍的《谪仙馆藏大千自存旧纸》专场,首次呈现张大千生前所藏、所制、所用的38卷旧纸。中国嘉德香港中国书画部业务助理马荔杉近日接受了记者采访,分享了张大千收藏旧纸的故事。

  藏旧纸的一口箱子

  张大千所藏的旧纸,既有坚挺洁白,最能受墨的宋纸,又有紧密细润”“几近古纸的和纸,更有张大千订制与把关的大风堂仿宋罗文纸,上置大风堂浮水印。要说这些旧纸的故事,首先要讲到装旧纸的这一口箱子。

  据马荔杉介绍,1978年,旅居海外近30年的张大千,落脚在台湾外双溪畔的摩耶精舍。在同批乘华航到埠的29件行李中,这口箱子的编号是“26”。张大千所携行李较多,也许是为了不至于混乱,封条上手书了几个字,从残存的一角可以看到两个字:旧纸,所以得知箱子中原本装的就是张大千自存的旧纸。

  木箱上原本为皮扣,但锁头已经锈蚀,所以之后重装上了金属的锁扣。张大千的后半生迁居多处,而从这口箱子上的航运标签,可以了解到张大千的行迹。如箱子一侧贴着“MOORE McCORMACK LINES”的标记纸。“MOORE McCORMACK LINES”,是一家著名的航运公司,1913年在纽约成立,虽然出发和到达的地点已经看不清楚,但此家航运公司,开设有巴西来往美国的航线。

  1970年,一来也许因为健康原因;二来也许因为八德园的地皮被征用修建水库,张大千离开巴西栖居美国。在这张贴纸上,注明了头等舱,以及房间号“Room115”

  在箱子的另一侧贴着华航的贴纸,目的地为台北。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张大千决意回台湾定居,临行之前他还赶了好些画债。当时他的身体状况并不太好,心脏病、眼疾和关节病痛,都不适宜长时间飞行,家人和医护人员都为他的长途飞行做了充足的准备。

  张大千收藏旧纸的原因,一为鉴定,熟悉历代书画用纸的特性,以至一触纸墨辨别宋明;二为临仿;三为创作。张大千在他的《仿石涛西边人家图》上题到:以乾隆内库纸临大涤子仿梅沙弥本,纸墨相发亦生动有致,古人重佳纸,信然,大风尝云:文房四宝,楮公当居第一。他偶得佳纸的喜悦,不禁到纸上。

  搜集旧纸临古创作

  在本次春拍中,中国嘉德香港根据纸上的手书,把这些纸分为几类:珍稀古纸与仿生纸、大千常用纸、大风堂定制纸、舶来纸。在珍稀古纸与仿生纸分类中,有宋纸、仿宋罗纹纸、藏经纸、红筋罗纹纸、宣德纸、乾隆高丽纸等。

  马荔杉介绍,张大千早、中年时期,作品临古、仿古居多,风格从清代一路上溯至隋唐,在临古的同时,他也请人在各地搜集旧纸、旧绢,希望在材料上符合仿作的年代,张大千钟情旧纸的原因,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古人不肯偷工减料,纸的质量本来就很好

  张大千收藏了极稀有六尺宋朝罗纹纸,在《张大千论画精粹》中,他认为宋纸坚挺洁白,最能受墨,为泼墨画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马荔杉说,张大千所藏宋纸,除他自己寻访购买外,也来源于友人馈赠。其中,著名收藏家何冠五(民国)、篆刻家陈巨来(1904~1984),都有宋纸相赠。而本次上拍的3张宋纸,表面平滑,纤维交结匀细,其中一幅是张大千泼墨山水的画稿,十分珍贵。

  宣德纸也是该分类中的一种纸,宣德纸是明宣德年间,明宣宗朱瞻基喜爱书画,对书画用纸要求很严。张大千曾经与门人提及过,宣德纸质料是用檀皮做的,宜书宜画。而到了近代,大概是檀树皮不好找了,偷工减料,多半用稻草代替,看起来还是雪白洁净的,但用起来可真不如意。

  远赴东洋寻舶来纸

  在舶来纸中,张大千藏有日本蔴纹纸、六尺画仙纸、三尺赤蔴纸、六尺薄鸟之纸、六尺极厚鸟之纸、清迈纸、六尺高丽金笺纸等。

  马荔杉说,古纸不常有,而至近世,战乱连年,书画用纸质量参差。张大千与众多同时代的艺术家一样,远赴东洋寻纸。他的书画用具,多由东京喜屋画材店的老板代为采购。

  张大千偏爱日本生产的鸟之纸,紧密细润,笔不涩不滞,跟古纸相近。马荔杉说,鸟之纸是日本和纸的一种,历史上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八世纪。由于其纸色有如鸟卵,故称之鸟子。主要产地是日本岐阜、高知等地,原料以前是纯雁皮树树皮,但雁皮树存活难,且生长缓慢,以至于鸟之子价钱昂贵。这种纸更为难得的是,尽管质地轻薄,却很坚韧,有防虫防湿的特性。分薄、厚以及极厚,可以说是纸类中最耐保存的品种,可用于抄写公文或者复制画。

  在舶来纸的分类中,还有张大千收藏的8张六尺高丽金笺纸。高丽纸是古高丽国进贡我国上品的纸,有柔而坚的出色特点,这种纸书画绘画都适合。

  此外,大千常用纸也是箱子中所藏的一类纸,如有5张一尺菠萝纸,7张六尺金潜纸等。其中,13张三尺半海月,是张大千常用来写书法的,采用竹子为原料,纸色洁白。

  自制纸试验新画风

  张大千对于书画用纸的要求极高,为了满足作画的要求,他也多次亲力亲为,参与制纸。抗战期间,他曾两次赴四川夹江,跟纸农一起研究改进夹江连四纸,研制名噪一时的蜀笺大风堂造

  在1978年后,在台湾定居的张大千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江兆申一起制作大风堂灵沤馆制纸

  马荔杉说,当时原计划造纸在台湾进行,后期当地造纸所用原材料的限制,令张大千和江院长拣选日本,以务求对此批纸品质的要求。江兆申和张大千亲自研究每道工序,从选原材,到纸浆的处理,以及上胶和浮水印等,最后由日本和纸纸匠进行试制。经过几次的试用和配方的调校,才进行大量的生产。

  张大千的罗纹纸,以他早年在广东收藏家何冠五那里得到的宋罗纹纸为母本,进行仿制。本次上拍的大风堂制罗纹纸是淡赭色,纸的帘纹也呈单一横向排列,疏密一致,纸张背面置大风堂浮水印。这种纸是张大千本人十分珍惜的,1955年至1960年期间,他处于画风转变的重要时刻,曾常用此纸进行创作,以试验其新画风——泼彩。

  张大千晚年还订制了摩耶精舍对联纸,本次上拍摩耶精舍双联五对,这种对联纸通常适用于较为重要的场合。

用屏架繪制,似乎接近西畫之架上繪,也合於唐宋多繪布面作品之風尚。显然,石涛对罗纹纸的搜罗很上心,成为其绘品材质的首选,那么我这里推测的罗纹纸的质感是很好的,尤其是宋罗纹纸,略获得宋罗纹纸绘制作品的激情会加倍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宋纸、仿宋罗纹纸、藏经纸、红筋罗纹纸(十一张)

极稀有六尺宋朝萝纹纸(三张)

宣德纸(三张)

乾隆高丽纸(三张)

四尺日本极旧古麻帋(一张)

四尺仿宋麻布帘纸(四张)

六尺煮硾(五张)

三尺半海月(十三张)

粉绿洒金纸(二张)

六尺一张裁二一白一赤蓝纹 (二张)

六尺金潜纸(八张)

一尺菠萝纸(五张)

潜金笺、泥金笺(四张)

六尺金潜纸(七张)

手卷起稿纸(一张)

六尺天平纸(八张)

无标记纸(两卷六张)

六尺大风堂制罗纹纸(三张)

摩耶精舍双联(五对十张)

六尺大风堂罗纹纸(五张)

日本麻纹纸(一张)

六尺画仙纸(十一张)

三尺赤麻纸(七十六张)

六尺薄鸟の纸(一张)

六尺薄鸟の纸(四张)

六尺薄鸟の纸(十一张)

六尺淡茶色厚鸟の纸(七张)

厚鸟の纸(二张)

六尺极厚鸟の纸(五张)

六尺生白鸟の纸(十二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