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时期的延安生活:虽然条件艰苦,但安排却很周到

 历史研究室 2023-02-26 发布于江苏

抗战全面爆发后,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克服种种艰辛困难来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要求奔赴延安,也是在这个时候,延安培养了大批抗日干部,他们先后奔赴抗日根据地去参加革命,与日军战斗,同时还有大批文化人也纷纷来到这里,以笔为枪,创作出了无数鼓舞人心的文学艺术作品。

不过抗战时期的延安只是一个小小的城市,就连红军刚来的时候整个延安城不过两千余人,全城肮脏拥挤,饭铺只有四五家,用的都是木头挖成的碟子,筷子是弯的树枝做成的,且当地民众生活困苦,当地人平常吃的都是灰色的面条或者馍馍,以红的辣椒酱和灰色的盐果腹,可以说条件异常的艰苦。

但即便如此,为了保障革命队伍和知识青年的生活,在延安的中央给予他们最全面的生活待遇,虽然条件艰苦,但安排却很周到。

穿衣和睡觉

夏天一套单衣,冬天一套棉衣棉裤鞋帽的日子

当时延安人人穿的都是穿制服,一般一年只发两次,夏天一套单衣,冬天一套棉衣棉裤鞋帽,而且一开始衬衣衬裤还都是不发的,到后来才每年年发衬衣一件、短裤一条,由于当中没有换季的衣服,一些手巧的女学员们会把棉花取出来变成夹衣,如果谁来的时候带的的衣服多也会无私的送给缺衣的同学。


睡窑洞土坑

陕北公学和抗大的宿舍就是窑洞,土炕上面铺一层茅草就算是床了,七八个学员挤在一起睡觉,连翻身都困难,一般男学员的炕位不过二尺半宽,女学员更小,只有一尺半宽,经常起夜回来后睡觉都没位置,只能慢慢拱进去才能继续睡,也因此习惯蜷身睡觉的人在这里都养成了直腿挺睡的习惯。


虽然当时延安有很多成婚的,但新婚男女因为条件限制,结婚后依旧分住在集体宿舍,只有周末才能申请到窑洞建成的青年宿舍里团聚一下,虽然大家在集体宿舍里是免费的,但是要在青年宿舍住一次需要花钱的,窑洞里只有一张床,连被褥都得自己带,饭也是没有的,而且住一次得花五毛钱,通常周六是小两口背着被褥来住一晚,第二天有背着被褥回到自己的住的地方。


津贴的发放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会给八路军和新四军发饷,但是发的钱并不多,当时国民政府每个月只给八路军50万,这点钱只能养活4.5万人,平均每个八路军战士只有4-5元钱,也因此,为了将钱花到实处,从1939年开始,陕甘宁边区的后方机关颁布了《各机关津贴标准》,将津贴划分五个等级:

士兵(班长):每月1元;

排长:每月2元;

连长:每月3元;

营长:每月4元;

团长以上:每月一律5元;

和当时国军相比,八路军每月相对平均而且很少,当时国军连长一个月100多元,师长则是800多元,当然这只是针对作战单位,但对前来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他们的津贴高很多,一般文化人和学者平均每月是5-10元,而鲁艺音乐系教员一律12元,助教6元,至于音乐家冼星海,他每月津贴是15元,其中还包含在女大兼课的费用3元


不过好在延安的物价低廉,当时延安一斤猪肉2毛钱、10个鸡蛋1毛钱、土布每尺3角、食盐每斗5角8分,可以说非常不错了。


同时延安对精神劳动非常尊重,绝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赞美,而是提供稿酬,1939年1月毛主席定下了每千字1.5元稿费标准,鼓励文化人进行创作,当时来了很多文化人和知识分子在延安先后创办30多所专门院校,有的是学习有的是教学,并且创办了诸如自然科学研究会、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农业学会、生物学会、医药学会、卫生学会、地质矿冶会等等。文化艺术方面的团体、剧社、俱乐部、协会和自办刊物等等,极大的促进抗日敌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停掉了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饷,并且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以至于陕甘宁边区被封锁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有没有鞋袜、冬天也没有被子盖(独二旅一个营三百多人只有三十床毯子),这才有了日后延安大生产运动,由于经济的封锁,还未大生产的延安生活非常困难,这个时期很多人都感觉到饿,因为最困难的时候连钱也发不了,甚至还出现了将糊窑洞窗纸的浆糊当宵夜的事情。


1941年2月,既然国民政府不发饷,陕甘宁边区就发行自己的货币,这就是边区币,一开始边区币和法币的兑换比例是一比一,但随后边区币开始贬值,3.2元边区币才能兑换1元法币,直到1941年10月边区币和法币的兑换比例才稳定到2.1边币兑换1法币。


同时除了继续给作战部队发津贴之外,还对文化技术干部提高了待遇。给文化技术干部另做干部服装,增加津贴三分之一;另办小厨房,增加菜金5元。而且经过大生产后,条件稍微好一点,大家分发的东西也丰富了起来。


1942年1月机关工作人员每年的供给标准:

夹鞋2双(或夹鞋1双、草鞋1双)、棉鞋1双、毛袜1双(或半斤羊毛线)、衬衣1件、短裤1条、帽2顶(1个夹的、1个棉的)、手巾2条(毛巾1条、粗布2尺)、肥皂2条、精盐1磅、牙刷1把、旱烟6两,另外提供有限的可以缝制衣服的线和布。


伙食逐渐丰富起来

1937年时期

一开始指战员们的伙食标准并不高

一些作战部队:每人每天只有1.5斤粮食;

后方的机关人员:每人每天是1.25斤粮食以及5分钱的菜金;

学员们:每人每天1斤3两小米(糠不少)、1斤青菜、3钱油、5钱盐,每周能吃上一顿二米饭或馒头,节日可吃到一顿没有掺小米的大米饭,菜汤上能飘着几片肉。


1938年时期

此时的伙食标准稍微提高了一点,当时每天的标准是每人每天小米1.5斤、油3钱、盐3钱、肉3钱、菜1斤

1939年-1940年

因为国民党经济封锁加上日军的扫荡,大家的基本都吃不饱,每人每天的口粮只有1斤小米或者杂粮,而最困难的时期里每天吃的主食都是二两黑豆,菜都是野菜、树叶、树皮、草根,只有油水很少,很多人因而得了严重的便秘。

1942年

八路军三五九旅是负责在南泥湾开荒的部队,1941年开荒后共收获了粮食1200石,收获蔬菜164.8万斤,也因此到了1942年的时候他们的指战员的伙食有了很大的改善,每人每月可以吃到2斤多肉,每天1斤半的蔬菜,而且会餐时可以吃到大米和鸡鸭,全旅战士穿上了新衣和鞋袜

也是在这一年,八路军内部各机关工作人员规定了大、中、小灶三个标准:

大灶标准每人每月须吃8次肉,每次4两;馒头每月须吃4次;菜内应增加油4钱到5钱;米要碾细,米汤中加豆子。

中灶标准饭以现在水平为标准;每人每天须有3两肉吃。

小灶标准面各占一半,在一半中,大、小米又各占一半、伙食(莱)维持现在水平;饭莱应注意调剂及变换。

另外,如果有人生病,可以发面一斤或给钱或吃小灶,儿童还会给奶费,在一个月到十二月的时候每月发肉6斤,十二个月以上的儿童则会另发粮食

师级干部基本这个时候成家

由于很多人为了革命而耽误了成家,因此在延安的时候鼓励他们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可以说当时延安师级以上干部中80%的人都在这个时期恋爱、结婚、成家、生子的,对象自然都是来延安的知识女性,由于女性资源稀缺,比例高达18:1,竞争也是很激烈,但在一些知识女性中,这些老干部们谈恋爱很无趣,他们只习惯吃饭、睡觉和打仗。


对于干部们来说,自然想找一些上点学读点书的女子,一方面自己没什么文化,一方面也可以希望她们能帮助自己,当时米脂县是陕北首富县,这里绝大部分富裕人家的女儿都上过学,因此这里成为很多干部挑选妻子的重点地区,以至于米脂县在当时被称为“丈人县”。不过当时也没结婚证,结婚只要向所属组织写报告申请,考察具备结婚条件后就批准结婚,批准书就相当于结婚证了。

当然结婚是要嫁妆的,1938年有人给还是八路军685团团长杨得志将军介绍一位姑娘,这位姑娘是高小毕业的,长得俊,双方都很愿意,但女方的父亲要求杨得志将军出100块的彩礼,但当时大家津贴这么少哪有这么多钱,因此杨得志将军提出可以不可以以粮食代替,但人家不干,最终因为没有100块钱而遗憾。

这就是抗战时期延安的生活,如果说物质享受这里肯定谈不上,因为不管是谁,穿的一律是草灰布的衣服,一条皮带横在腰上,基本和老百姓一模一样,但他们的精神方面却是无论能比,尤其是他们的眼睛里和其他地方不同,都是充满了希望,也因此很多老照片里这一时期的人都是笑容满面,也是在这里,一批伟大的人带领我们走出了贫穷落后的旧社会,迈步走向全新的新中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