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宗乡巡礼|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辉煌陡门吴氏简介

 天南尘封 2023-02-26 发布于福建


大吴外迁枫亭辉煌陡门宗乡

枫亭陡门大吴,地处仙游县枫亭镇辉煌行政村境内,主要包含:新庄、盐仓、下行等吴氏居住点,还发展到安里、安乡等地。
陡门大吴位于枫亭东部,坐北朝南,村庄从东到西呈“一”字型列展,东起鳌头宫,东边叫“下埭”。村前有枫慈溪绕境而过,村后是一座小山丘,山后是相邻的坑头村,村西是“后洋”。如今陡门人大多在“后洋”盖起高楼大厦,安居乐业。
入闽始祖:吴仁禄。
入仙始祖:大吴公。
迁徙路线:惠安南关外岭头——惠安东桥大吴乡——仙游枫亭陡门大吴。
据考证:大吴村的由来是延陵季札族南传的后裔。吴仁禄,河南光州固始人,后人尊吴仁禄为开闽始祖,仁禄公为唐开成三年(838)进士,官国子博士迁户部大司徒,钦命正三品。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因中原战乱,“耻再受乱朝辱命”,携眷南迁入闽,初居惠安县南关外岭头,后徙惠安县白马寺东之大吴乡。(今惠安县东桥镇大吴村),寓意祥光大发,为纪念族姓,故名大吴村。
惠安东桥大吴村清朝属三十二都吉庄铺;民国属东岭乡大吴保;1949年起先后属三区、东岭区大吴乡;1958年属飞跃人民公社大吴生产大队;1985年改为东岭乡大吴村;1989年乡改镇属之;1996年9月属东桥乡大吴村;1997年10月乡改镇属之。
其后裔兴旺发达,人才辈出,在宋代有过“九世十三进士”之荣及吴德彰(吴仁禄裔孙)受旌表为“孝德大孝子”之誉。
陡门吴氏开族公名讳失记,因从大吴村来,都叫“大吴公”,已成共识。大吴公于康熙十年(1671)从惠安吉庄铺大吴村来到仙邑枫亭陡门做水产生意,先逗留,后定居,成为仙邑枫亭辉煌陡门吴氏的开族公。
大吴公定居后,变行商为坐贾:开始是替那些从大吴村肩挑到陡门贩卖的族亲,把当天没有卖完的剩余鱼货,继续在自己的住处续卖;后来发展到收购鱼货进行贩卖,做起水产生意;空余时间,也耕耘农田;同时将大吴村带来渔业设备和技术,用于渔业活动,为陡门大吴后裔奠定了:农渔结合、产销兼顾的生产生活的格局与基础,使陡门逐渐地成为富甲一方的名门望族。
大吴公及其子孙在陡门开疆拓土,繁衍生息,至今16代,1200人。
祖厝在“砖仔厝”前,“砖仔厝”是按闽南风格,用红砖盖起的古厝,合顺即从砖仔厝分支而出。
陡门始祖陵墓位于村东头小山根处,蔡永财厝后,面迎日出,朝东偏北。
墓碑正中:“皇清天学吴公”,左侧:“长男高元”。“天”“高”二字与陡门吴氏昭穆吻合。
昭穆是:天高地厚,公侯伯子男,文章华国,诗礼传家
陡门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古时候出过武举吴勇清等,当代更是人文蔚起,雨后春笋。如89年高考吴建煌、吴强,为仙游文理科第一名等,详见《第六章 钟灵毓秀  鸾翔凤集》。
陡门吴氏民居中有合顺大宅,位于仙游县枫亭镇辉煌村陡门733-1-2号,吴义盛(1877-1944),人称“吴氏大帆”,于清光绪三十三(1907)年始建,公元1924年竣工,历时18年。坐东南朝西北,建筑面积1348.4平方米合院式建筑,悬山顶,土木结构。2021年成为仙游县第九批古民居文保对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外迁的很多,但大多留恋故乡,一段时间后,都回归陡门。现在依然在外发展最知名的是:吴明椿,移居湖北宜昌。

吴成禄、吴金闪采访吴阿兰、吴鸿熙、吴明秋、吴明禄、吴玉云、吴珍贵、吴碧辉、吴平洪等人,整理于2021/4/25。又据吴碧辉提供的材料,再整理于2021/9/11,后与吴碧辉商榷,定稿于2021/12/15。
录自《仙游吴氏宗谱》,主编吴子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