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氏人物|木偶戏表演大师吴焕成 ○ 王文木

 天南尘封 2023-02-26 发布于福建

     木偶戏表演大师吴焕成   

吴焕成,惠安县涂寨镇大印石村人,1910年农历正月初八出生于涂寨一个掌中木偶戏世家。祖父吴速、父吴嘉,均是颇具造诣的掌中木偶戏老艺人。
焕成9岁时,仅读半年私塾,因家境贫寒,便从父吴嘉,在石井村陈妈兴掌中班学艺,他天资聪慧、机敏,精于习业。在从艺生涯中,他处处留意,事事留心,勤听戏文,勤背台词,连徒步挑戏笼时都在背台词。到14岁,已成为惹人注目的助手演员。16岁时,又到张家掌中班学艺,进一步汲取诸家技艺,学到生、旦、贴、净、丑、外的各种不同角色。18岁时已成为戏班的主演,20岁便成为惠安地区著名掌中班演员,有“小才子”之称。
他对传统技艺既精益求精又立足创新,他善于观察、比较、取舍,独具匠心地从人戏的表演艺术运用到掌中木偶戏来。创造性地表演了举杯饮酒、举笔提印、多将交战、脱衣撑伞等妙趣横生、潇洒自如、十分逼真的高难度动作。在练音时,他独自一人面山而呼或伏缸而喊,练出武士粗犷豪迈之声调和老人少女声假音,因而使木偶技艺日臻完美。
焕成25岁(1935年),他应邀到厦门市演出。有一次同厦门“金凤良环”戏班对场演出,班主系日本籍台湾人,当日焕成演出节目是“小五”,对方的节目是“施明旭”,由于焕成具有高超的掌中木偶技艺,深受现场观众的赞扬、好评,一时名噪鹭岛。由此而引起对方班主的嫉妒,多次寻机挑事、暗算,幸好当地惠籍乡亲多方保护,才能继续立足上演,但仅在鹭岛演出一年多就返惠了。
建国后,吴焕成在党的文艺路线的正确指引下,焕发木偶艺术青春,1951年县成立惠新木偶剧团。焕成参加了县木偶剧团后,如鱼得水,为我国民间艺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52年他首次赴省为朝鲜慰问团招待演出,1953年参加南京军区汇报演出,同年10月又应邀到上海招待国际来宾,演出剧目是寓言剧《中山狼》,得到在场的周总理、陈毅等国家首长的好评。在接见之际,陈毅司令员满面笑容地对焕成说:“你们为福建争光!”
1954年焕成参加省木偶戏会演荣获演员一等奖。1955年参加北京皮影木偶演出,焕成与同仁出色的演出,使南派木偶戏誉满京城。1957年夏,焕成参加中国文联代表队组成的中国木偶戏剧团前往蒙古、匈牙利、南斯拉夫、法国、瑞士五个国家访问演出。焕成主演《大名府》、《中山狼》等剧目,他与同团的同仁,以精妙绝伦高超技艺,赢得国外观众的赞扬。被誉为“世界木偶应推中国”、“世界第一流的木偶艺术”。其时,国外报刊好评如潮。
建国后,党和人民也给予焕成很高的荣誉,1954年他任惠新掌中木偶剧团团长,1956年当选为县政协常委,1957年光荣出席县召开的群英大会。1988年2月中央文化部为弘扬我国民间木偶艺术,特地邀请吴焕成家庭木偶剧,由他主演《赵辉玩灯》、《中山狼》等剧目进行录像。自八十年代起,由本人撰写的焕成从艺的文章,分别刊登于菲律宾《世界日报》、《福建日报》、《福建文化之窗》等报刊和入选《泉州木偶》一书。
图片
吴焕成为人坦率刚直,性格较为急躁,讲话时口若悬河、妙语联珠,语中诙谐又风趣。他自幼勤学苦练、博闻强记,上百个剧目在心中,不容半点差错,要是有人改了台词,非争得面红耳赤不可,直至令他心悦诚服为止。晚年期间,他整理剧目,把他几十年来的演出的许多剧目一一回忆记录留给后人,为此他往往为了查清地名、人名、不顾年高体衰,冒寒顶暑,前往晋江、鲤城核对,他对艺术的认真态度和一丝不苟精神,令人敬佩。
图片
焕成在文革期间,因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而蒙遭厄运,1970年退职回乡。1978年县木偶剧团复办,焕成在政治上得到平反,恢复名誉,他又焕发第二个艺术青春。在县有关部门大力扶持下, 为了把自己的艺术传授给后代,他毅然建立了焕新成木偶剧团。率先在惠安建立第一个家庭木偶戏团。其成员大儿子—— 吴为祥、次子吴为鹏均是从艺几十年木偶演员,还有四个侄儿也都是训练有素的小演员,加上与焕成相依为命多年老搭挡的后台锣鼓乐队。人们慕名而来,聘请家庭木偶团的人络驿不绝,尤其是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他们聘演时还录像,带回海外让亲属朋友欣赏。
选自《涂寨风物》
文:王文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