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蚌会战国军高级将领系列——杜聿明(下)

 兰州家长 2023-02-26 发布于甘肃

伍| 内战表现

1945年10月,杜聿明被校长任命为东北保安部队总司令,赴东北任职。

这项任命,对于杜聿明来说,是其军事生涯的一次质的飞跃。

在之前,他虽然也屡屡被校长委以重任,但都有一个或者若干个“婆婆”压在头上,并没有负起方面责任。

而此次却不同。

从战略地位来看,东北是与华北、中原等地同等重要的方面要地。在以上几个地区,方面大将如薛岳、刘峙等人无一不是杜聿明的前辈。这就意味着,杜聿明此时在校长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不弱于上述几人了。

文章图片1

至此,杜聿明已经由过去那个上士军需成功逆袭,已经华丽转身到耀眼的程度了。

而把杜聿明派到东北,还有着校长另一番心思。那就是东北的国军部队主力几乎都是杜聿明之前的部下,派关麟征去指挥不了,或者说会产生很大的矛盾。只有杜聿明具有这个资格或能力。

换句话说,杜聿明从此已经成势了。

杜这个人,能建立这么大势力,绝对不简单。杜的系统,跟其他人也很不一样,其他系统,更多是吃掉部队来壮大,比如土木系。但是杜聿明,乍一看没有多少自己的嫡系干部和基本部队,但是各方面都买账,关键是杜很会做人。

举几个例子:

杜在东北做保安司令长官期间,明明直接能通天,但一定要写公文向熊式辉汇报工作,跟熊从不起争执。

手下部队,用52军,用的是同乡关系和老部队关系,71军用的是老同学关系,新6军用的是老部下关系,都能运用自如。

对手下哪怕是小幕僚也很关心,所以杜聿明被陈诚取代,手下幕僚纷纷辞职,来显示自己是杜的人表忠心。杜辞职后,他手下遗留的人,熊式辉全部接过去好好安置。所以愿意跟杜干的人很多。

忠心能干会拉拢人又不会尾大不掉,这也是校长选择杜能多次担大任的重要原因。但是从根本上说,这也是蒋政权的软肋,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导致了巨大的内耗。驾驭这些人情也需要消耗巨大精力,内部太复杂,这个团体就前途不妙。

(一)飞兵夺东北

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为决定国内形势走向的关键之地,国共双方都投入了极大力量,力求率先据有东北全境。其中颇有看点的是,校长的三次换帅。

杜聿明到东北后,在军事上对东野占据优势。101曾经说过,在四平之战后,若不是国军突然停止追击,东野在东北的军事很有可能会失败。

可由于校长碍于马歇尔的所谓“调停”,下令杜聿明停止进攻,使得优势没有化为胜势。

日本投降、伪满洲国崩溃后,苏军首先接管了东北,随后遵守波茨坦公告宣布将东北交接给国民党政府。

但由于国民党政府在华北没有敌后根据地,其主要兵力全都在西南,一部分还远在越南和缅甸,无法就近接管东北。通过铁路往东北运兵,又要经过漫长的共产党抗日根据地,校长只能寄希望于美国的飞机和海军,请他们帮助向东北运兵。

我党在华北、山东以及华中的坚持抗日的好处体现出来了,中央得以在第一时间,派出大批干部和部队向东北挺进。

长期在山东率八路军115师坚持抗日的罗荣桓,为了东北大局,亲自率领三个批次共6万余人进入东北。101本来受命到山东接替罗荣桓,结果刚从延安走到半路,中央下令101直接改道东北,与罗荣桓一并负责指挥东北我军。

远在江苏的新四军第三师,在师长黄克诚率领下自苏北向东北挺进,一路基本全是步行,3万多人的第三师,到达东北后减员3000多人。

我军先期进入东北的部队共10万余人,干部多达5万余人。这就是1946年前的基本盘。

文章图片2

校长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列入其指挥序列的部队多达6个军,其中包括新一军、新六军、七十一军等战斗力较强的王牌部队,总兵力多达31万人。

杜聿明抓住我军在东北立足未稳之机,从华北急速进军,强攻山海关,又用10多天时间从山海关突破我军防线,攻下锦州。

这段时间,我东北部队连连败退,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总部被迫退到松花江以北,以哈尔滨为根据地。另有南满(在辽宁、吉林交界一带的山区)、西满(靠近内蒙)等根据地。

杜聿明志得意满,派兵攻占东北各大城市,控制了主要铁路。

(二)杜聿明在东北先胜后败

1946年到1947年上半年的绝大部分时间,林罗都面临着极大困难,各处防线都被突破。

一时挫败不足为虑。林罗及时修改了战略,采取了放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政略和战略,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剿除胡子、扩大队伍。

杜聿明似乎对大局的认知有所偏颇,他没有集中力量放胆进攻江北,而是趁林罗退守之机,不断占领东北大中城市,以满足校长所谓的国际观瞻,制造国民党政府才是唯一合法政权的国际形象。

文章图片3

孰不知,正是这样一个战略上的空档期,令东北我军得以休养喘息,并不断扩大实力,形成了像关内一样的根基深厚的根据地,大批农民子弟获得了土地,对我党的土地政策由衷欢迎和支持,开始加入东北民主联军。

与之相反的是,国民党政权的根基迟迟下不了基层,而是漂浮在城市之中。在农村,杜聿明奉行的是扶持胡子、扰乱共产党政权的政策,给大量日伪残余力量授予军衔,唆使他们与共军对抗。

杜聿明也有限度地进行了攻势作战,但除了在三战四平(四平街大捷)取得胜利,其余战场都没有什么进展,对北满地区——也就是东北民主联军的核心根据地,没有造成任何损失。

101指挥东北我军各部,以南拉北打之势,先后进行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歼灭国军四、五万人,有力回击了杜聿明的攻势。

杜聿明面临两线作战,在南满的部分东北民主联军没有撤,北满的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在寻求战机。杜聿明为此采取“南攻北守”的战略,但东北民主联军让杜聿明左支右绌。而且,国军贪大求全,不断地占领城市,造成兵力分散。而101的策略是不与国军的重兵打决战,用零打碎敲的方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在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后,杜聿明的兵力不足,被迫转入防御了。

文章图片4

在杜聿明急需援兵反击的时候,校长部署了全国范围的重点进攻,目标是陕北和山东,并不包括东北。校长要求杜聿明维持住东北的局面,可能吗?

到1947年5月,东北我军经过连续的征兵、整军运动,实力壮大到5个纵队、11个独立师的规模,主力野战部队达24万余人,各军分区部队也达到22万人,合计46万余人。

而杜聿明指挥下的国军,虽然形式上控制了松花江以南大部分城市和铁路,总兵力却损失了22.5万人。虽然及时进行了扩编和补充,但已经无法维持攻势,只能死守几个据点。

1947年5月起,101指挥诸路大军向松花江以南发动了全面攻击。

伏龙泉、三盛玉、怀德、四平几场血战,东北民主联军沿中长铁路一路攻击,攻克城市40余座,歼灭国军8万多人。长春、沈阳两大战略要点之间已经被割裂,国军被迫困守要点,无力对101发起反击。

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夏季攻势,47年6月陈明仁率71军拼死守住四平,暂时延缓了东北国军的颓势。

1947年7月,积劳成疾的杜聿明撑不住了,先是割了一个肾,后来不得不到上海去治病,校长把总参谋长陈诚调往东北。

在杜聿明主导东北军事期间,国军不但将占领地扩张到最大,而且期间两次所谓“大捷”都要记在他的功劳之下

二战四平,杜聿明调动兵力,正面用71军,新一军顶住东北民主联军,形成僵持,南边用新六军和195师,下本溪之后,迅速从四平东面大扇形迂回,逼迫林彪撤军(此战之后的撤军几乎是林彪在东北最狼狈的一段经历);

文章图片5

三战四平,指挥三路援军,外围包抄,帮助71军陈明仁酷战成功,守住四平。

文章图片6

而分析东北国军的失败,首先在战略、战术层面的失误。在东北战场,杜聿明与副司令郑洞国,带领孙立人的新一军、廖耀湘的新六军、陈明仁的71军等远征军主力,开始在与东北民主联军的交战中是占优的。特别是1946年5月攻占四平,一路追赶东北民主联军,林彪带领主力部队撤到了松花江以北的哈尔滨,孙立人带领新一军准备乘胜前进了。这是杜聿明到东北半年后的战果,是他的高光时刻。

但在美国特使马歇尔的调停下,东北暂时停战了。在停战的几个月里,中共东北局大力开展土地改革,东北广大翻身的农民衷心地拥护共产党,踊跃地参军支前,东北民主联军很快扩充到40多万。同时,101开展了大练兵活动,部队的装备和战术素养今非昔比。此消彼长, 国军阵营却在腐败和搞内部斗争,与杜聿明不和的孙立人走了,部队的战斗力在不知不觉间下降了。

文章图片7

国军之失利,在于政治方略上严重失误。其实这也是国民党根深蒂固的毛病,不重视抓住农村,没有在土地所有权这个根本问题上下功夫,纯粹以统治者的眼光看待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

军事上,因马歇尔调停,杜聿明没有抓住入东北之初国军兵力占优的形势,对东北民主联军进行穷追猛打,使林罗得以放手开展土地革命,牢牢地在东北广大农村生根。这是杜无法跳出历史局限性的问题。

(三)救火队长:坑太大,填不了

后来的东北战场和徐蚌战场,杜可以说是校长唯一可用之人,战场小蜜蜂,不在东北,就在徐蚌,要不就是飞东北或者徐蚌的路上,可惜光亭只有一条命,多几个杜光亭,说不定校长也不至于太惨。由此杜获得了“救火队长”的称号。

文章图片8

从东北离开后,杜聿明病得很重,患有胃溃疡、肺结核和肾结核,尤其肺结核非常严重。杜聿明请示了校长,准备去美国治病。可杜聿明没走成,因为他在上海接受美国记者访问时,说了国民党军队装备落后、亟需美军扶持的话,让校长非常不满意。校长以“国难当头,需用大梁”为由,不允许杜聿明出国,杜聿明只能从命。1948年6月,校长任命杜聿明为徐州剿总副司令,开始充当校长的“救火大队长”。

文章图片9

淮海战役前夕,杜聿明出将入相,在校长面前,几乎成了刘备身边的诸葛亮。一切指挥大计,无不仰仗杜聿明拿主意。杜聿明自己回忆:当时,他刚在东北葫芦岛指挥晚撤军,甫到南京,正与顾祝同等人闭门会议的时候,何应钦慌慌张张地闯进来,嚷道“怎么,就真的不能打了吗?”看到何老总都慌了神,杜聿明深感无奈,只好咽口唾沫,耐心冷静地为何应钦分析当前的形势,何应钦这才喘匀了气,定了定神。

为什么杜聿明救不了校长的火,反而被校长训斥呢?因为校长的火太多了,坑太大了,填不了啊。

东北野战军围住了锦州,国民党军东进兵团打不过塔山,廖耀湘带领的西进兵团进展缓慢,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不愿出战,校长不得不急调杜聿明到东北。杜聿明刚到沈阳,东野就攻下了锦州,不久郑洞国的部队在长春放下了武器。

文章图片10

这时校长还想东西兵团并进,收复锦州。杜聿明问校长用多少兵力用于反攻,有几成把握。校长说兵力少于共军,有六成把握。杜聿明说共军数倍于我,收复锦州肯定凶多吉少,并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可校长坚持要廖耀湘兵团前进,给了东野围歼的机会。杜聿明能做的是收拾残局,把在葫芦岛的东进兵团从海上撤走。

1948年10月底,杜聿明离开葫芦岛到北平,与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见面交谈。傅作义问杜聿明东北解放军的情况,杜聿明断言:“东北共军将近百万,很快就入关,它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及战力远远地超过关内共军。从军事上讲,共产党一年以内将统一中国。

文章图片11

尽管明白国民党党大势已去,杜聿明还是听从校长的调遣,回到徐州担任剿总副司令兼前进指挥所主任,迎接他的就是校长的那顿训斥“别人讲你是救火大队的大队长,我看现在你到哪里,哪里火就大了,你还能不能干?”

杜聿明回到徐州主要是被动地救火。

从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前夕,从国军方面军情告急电报如雪片飞来的徐州和南京指挥中枢里大部分高级将领,尤其是刘峙,顾祝同,包括何应钦的慌乱和茫然看来,杜聿明确实是高层指挥中枢里相对最冷静,最清晰,最镇定的

文章图片12

他一到徐州剿总,就把一团乱麻的剿总机关收拾清楚,摈弃各地兵团司令都认为共军主力在我当面的求援告急纷扰,当即提出:

1.用兵总有轻重之分,怎么会处处都是共军主力?当前共军主力应该在徐州以东,目标是吃掉黄百韬兵团,中野的作用只是配合牵制。

2.目前看,共军直接攻击徐州的可能性不大。

3.为避免国军处处被共军牵着鼻子走,唯有围魏救赵,令黄百韬苦守7至10天,徐州主力挥师西向,联合黄维兵团,包围中野。则徐东困局不战自破。

按照电影《大决战》里面杜聿明的台词则是:徐州剿总形势严峻,如果不能出奇制胜,就很难扭转了,毛泽东使用华东陈毅部和中原刘伯承部,犹如一把铁钳的两个钳头,开合自如,相得益彰。我可集中邱清泉、孙元良兵团,会合黄维兵团,共十六个军,首先向西,击破刘伯承的六个纵队。(重新坐在了沙发上)把毛泽东的铁钳掰下半边去,然后挥师向东解黄兵团之围,合力对付粟裕,敲掉他的另一半。

文章图片13

以上这几条判断,单从战况分析、解题思路和战术创见来说,均是当时国军系统中的最牛的。

其实如果后来战事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杜聿明的这个围魏救赵方案,可谓是“完美计划”,在已经不能再烂的徐州战场,他的这一计确实是当时国军的最佳选择。

第一:当时华野被黄百韬吸引在碾庄一线,短时间不会对徐州动手(也害怕黄白韬和徐州内外夹击)。因此徐州剿总的3个兵团可以毫无顾忌南下和刘帅决战。而当时才从大别山出来的中野一共才7个纵队,十几万人,论实力和装备水平(当时中野全军的压制火炮加起来还不如当时华野一个二等纵队多)肯定比不上徐州剿总这三个机动兵团,以及从西面来的黄维兵团。一旦和中野遭遇,国军这边取胜的概率极大。

文章图片14

第二:其实这个时候杜聿明也是打着以进为退的策略,当时校长交代杜聿明一定要将部队撤出。而这个计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正如李弥所说的“万一扑空找不到中野主力怎么办?”。这个结果也是杜聿明想要得到的,找不到那3个兵团,那部队就直接撤退到淮南区域“守淮”。放弃黄百韬吸引火力,直接保存这3个兵团和华中汇集过来的黄维兵团,机动防御。

文章图片15

可以说,杜聿明这个计策进退有据,最好的结果是消灭中野,然后和华野决战,最差不过是牺牲掉和自己没关系的黄百韬兵团而保存徐州剿总主力。如果真要是这样,那其实我军只能打“小淮海”而不是“大淮海”。 可能解决江北的敌人时间要延迟到49年以后,解放全中国的进程会往后拖延。

文章图片16

包括对郭汝瑰的怀疑,事后证明是眼光很准。

包括后来徐州撤军,杜聿明也很清楚,要求校长必须按照他的“打即不能撤,撤即不能打”的方针,执行到底。只不过这些战术创见和指挥原则,被当时国军体制和组织弊端掣肘,都没能执行罢了。

文章图片17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送往黄百韬,再送黄维,送完黄维,杜自己和邱李孙兵团也搭进去,进了功德林。

杜聿明被俘之后,校长立马翻脸不认人,面对杜聿明的妻子,避而不见。当然了,这都是校长的一贯作风,也是他最后败走大陆的重要原因。

当然,以校长的“尿性”,即使杜聿明逃离了淮海战场,他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失去了军中立足基础的情况下,他定会成为校长推卸战败责任的替罪羊。

结语

杜聿明的军事才华是国共两党都承认的,也是校长手底下最能打的将军,没有之一。

杜聿明在解放战争时期与101和粟裕的斗智斗勇,更是解放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因为杜聿明优秀的军事才华,所以在杜聿明被俘之后,我党让其撰写了《淮海战役始末》、《辽沈战役概述》、《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等多部著作,成为后世研究中国革命历程的重要著作。

杜聿明不是没有战略眼光和战术水平,可他受限于水平不高的统帅校长,加上他听话、服从命令,导致他完成不了“救火大队长”的使命。相比之下,杜聿明的主要对手粟裕在中央要他率部下江南时,力主在江北与国民党军决战,赢得了中央的同意。而且,粟裕关于“淮海战役”的建议得到了中央的赞同,成立总前委指挥华野和中野两大野战军,坚决地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反之,国民党军协调不一致,校长朝令夕改,大厦将倾,杜聿明难以支撑。

还有关键的一点,是杜聿明在战犯管理所的深刻感悟——抗战时期他率部在昆仑关血战,在荒无人烟的山壑中,部队战斗到哪里,老百姓就支援到哪里,让他增添了血战到底决心。而在淮海战役的包围圈里,杜聿明的部队没有老百姓支援,部队杀光吃光了战马,吃了树皮、野草等一切可吃的东西,没有烧材把地下的棺材都挖出来了,可根本点不着。杜聿明因此感慨道:“败在敌人手里可以挽回,败在老百姓手里,就再也挽不回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