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危险物品及施工余料、废弃物的管理考题
2023-02-26 | 阅:  转:  |  分享 
  
危险物品及施工余料、废弃物的管理(一)危险物品的管理Z9.1.1理解危险源的概念及分类,造成事故的诱因,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和风险控制方法。(p
202)判断题1. (中)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的根源或状态因素。【答案】错误【解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
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2。2. (易)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中释放能量的
大小,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答案】错误【解析】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2。3.(中)雷管、氧气瓶属于第一类危险源。【答案】正确【解析】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
险物质。雷管、氧气瓶是现场易爆材料,属于第一类危险源。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2。4. (易)现场材料堆放过高或易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的材料混存属于第一类危险源。【答案】错误【解析】现场材料堆放过高或易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材料混存都属于第二类危险源。见教材第9章第1
节P203。5. (易)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答案】正确【解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
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3。6. (中)辨识危险源只需要认真采用一种方法即可。【答案】错
误【解析】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各有其特点和局限性,往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识别危险源。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3。单选题1. (中
)下列不属于针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的是( )A.限制能量和隔离危险物质B. 个体防护C.消除或减少故障D.应急救援【答案】
C【解析】对于第一类危险源,可以采取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和隔离危险物质、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方法。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3。2.
(难)下列属于对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的是( )A.个体防护B. 隔离危险物质C.改善作业环境D.应急救援【答案】C【解析】
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有:提高各类设施的可靠性以消除或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设置安全监控系统、改善作业环境等。见教材第9章第1节
P203。多选题1. (中)危险源常用的识别方法有( )A.现场调查法B.工作任务分析法C.专家调查法D.安全操作性研究法E.
故障树分析法【答案】ABCE【解析】危险源常用的识别方法有现场调查法、工作任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
、事件或故障树分析法等。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3。2. (中)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有( )A.消除危险源B.增加安全系数C
.设置安全监控系统D.个体防护E.应急救援【答案】ADE【解析】不同的危险源有不同的控制方法。对于第一类危险源,可以采取消除危险源
、限制能量和隔离危险物质、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方法。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3。3. (中)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有( )A.
消除或减少故障B.隔离危险物质C.增加安全系数D.设置安全监控系统E.改善作业环境【答案】ACDE【解析】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有
:提高各类设施的可靠性以消除或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设置安全监控系统、改善作业环境等。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3。Z9.1.2危
险物品的储存、发放领用和使用监督,危险源管理上应采取的措施。(p204)判断题1. (易)生石灰、石灰粉的堆放应与可燃材料间应有隔
离物。【答案】错误【解析】生石灰、石灰粉的堆放应远离可燃材料,防止因受潮或雨淋产生高热,引起周围可燃材料起火。见教材第9章第1节P
204。2. (中)乙炔发生器和乙炔瓶等与氧气瓶应保持一定距离,在乙炔发生器处严禁一切火源。夜间添加电石时,必须用明火照明。【答案
】错误【解析】乙炔发生器和乙炔瓶等与氧气瓶应保持一定距离,在乙炔发生器处严禁一切火源。夜间添加电石时,应使用防爆手电筒照明,禁止用
明火照明。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4。3. (易)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000m2的,应备有专供消防用的太平桶、积水桶等器材设施
。【答案】错误【解析】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m2的,应备有专供消防用的太平桶、积水桶(池)、黄砂池等器材设施。见教材第9章
第1节P204。4. (中)仓库内应设置灭火器,且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0m。【答案】正确【解析】仓库或堆料场内,应根据灭火
对象分组布置不同的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少于4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0m。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4。单选题1. (易)一
般临时设施区,每100m2配备()个10L灭火器。A.1B.2C.3D.4【答案】B【解析】按规定,一般临时设施区,每100m2配
备两个10L灭火器。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4。2. (易)木工间、油漆间、机具间等每()m2应配置一个合适的灭火器。A.10B.
15C.25D.50【答案】C【解析】按规定,木工间、油漆间、机具间等每25m2应配置一个合适的灭火器。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4
。多选题1. (中)以下选项中,( )属于第二类危险源。A.雷管B.材料堆放过高C.脚手架钢管壁厚不满足规范要求D.易发生剧烈
化学反应的材料混存E.氧气瓶【答案】BD【解析】第二类危险源是指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危险源。现场
材料堆放过高或易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材料混存都属于第二类危险源。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3。2.(中)乙炔发生器、乙炔瓶、氧气瓶及相
关物料的管理正确的是( )。 A.应设置专用房间分别存放、专人管理B.电石应放在电石库内,不准在潮湿场所和露天存放C.乙炔发生
器处严禁一切火源 D.高空焊割时,不得放在焊割部位的下方,应保持一定的竖直距离E.焊接器具不准放在高低架空线路下方或变压器旁【答案
】ABCE【解析】气焊危险源管理上应采取的措施:(1)乙炔发生器、乙炔瓶、氧气瓶和焊割具的安全设备应齐全有效。(2)乙炔发生器、乙
炔瓶、液化石油气灌和氧气瓶在新建、维修工程内存放,应设置专用房间分别存放、专人管理,并有灭火器材和防火标识。电石应放在电石库内,不
准在潮湿场所和露天存放。(3)乙炔发生器和乙炔瓶等与氧气瓶应保持一定距离,在乙炔发生器处严禁一切火源。夜间添加电石时,应使用防爆手
电筒照明,禁止用明火照明。(4)乙炔发生器、乙炔瓶和氧气瓶不准放在高低架空线路下方或变压器旁,在高空焊割时,不得放在焊割部位的下方
,应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4。3. (难)以下选项中,应安装避雷设施的工程部位及设施有()。A.易燃物品库房
B.脚手架C.卷扬机架D.在施工建筑工程E.深基坑【答案】ABC【解析】油库、易燃物品库存、塔吊、卷扬机架、脚手架、在施工的高层建
筑工程等部位及设施都应安装避雷设施。见教材第9章第1节P204。(二)施工余料的管理Z9.2.1施工余料产生的原因、管理及处置(p
204)单选题1. (易)现场剩余材料的主要处置措施不包括( )A.因建设单位设计变更,造成多余材料的积压,经协商后余料退回建
设单位B.工程的剩余物资冲减原项目工程成本C.竣工后的剩余物资经协商后冲减原项目工程成本D.工程竣工后废旧物资,由原项目的项目经理
负责处理【答案】D【解析】工程竣工后废旧物资,由公司物资部负责处理。见教材第9章第2节P205。2. (易)施工余料应由项目()负
责,做好回收、整修、退库和处理。A.综合部门B.回收部门C.材料部门D.统计部门【答案】C【解析】施工余料应由项目材料部门负责,做
好回收、整修、退库和处理。见教材第9章第2节P205。多选题1. (中)施工余料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A.因建设单位设计变更,
造成材料的剩余积压B.由于施工单位施工方案的变更,造成材料的多余积压C.由于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节省的材料D.由于监理单位的干预E.
由于施工单位备料计划或现场发料控制的原因,造成材料余料的产生【答案】ABE【解析】施工余料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因建设单
位设计变更,造成材料的剩余积压。(2)由于施工单位施工方案的变更,造成材料的多余积压。(3)由于施工单位备料计划或现场发料控制的原
因,造成材料余料的产生。见教材第9章第2节P205。2. (中)现场余料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A.各项目经理部材料人员,在工程
接近收尾阶段,要经常检查掌握现场余料情况B.企业或工程项目应建立统一的计价方法,以利剩余材料的再利用C.应做好余料的回收、整修、退
库和处理D.对于不再使用且已判定为废料的,应按照项目经理的要求处理E.鼓励剩余材料的修复利用【答案】ABCE【解析】现场余料管理的
内容主要有:(1)各项目经理部材料人员,在工程接近收尾阶段,要经常检查掌握现场余料情况。(2)企业或工程项目应建立统一的计价方法,
合理确定调拨价格及费用核算方法,以利剩余材料的再利用。(3)余料应由项目材料部门负责,做好回收整修、退库和处理。(4)对于不再使用
且已判定为废料的,按照企业或工程项目相关规定的处理权限处置。(5)为推进剩余材料的修复利用,应采用鼓励措施,对修复利用好的工程项目
、队组和个人应给予奖励。见教材第9章第2节P205。(三)施工废弃物的管理Z9.3.1施工废弃物的界定,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不同
的基本思想和处理方法。(p205)判断题1. (易)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上常见的施工废弃物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形态,其中以液体废弃物为主。
【答案】错误【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上常见的施工废弃物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形态,其中以固体废弃物为主。见教材第9章第3节P205。2.
(中)施工液体废弃物应沉淀后才可向市政排水管道排放。【答案】错误【解析】严禁向市政排水管道排放液体废弃物。见教材第9章第3节P20
7。单选题1. (中)以下不属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法的是( )A.回收利用B.减量化处理C.稳定和固化D.回填方【答案】D【解
析】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处置方法有:回收利用、减量化处理、稳定和固化、填埋、现场包装品。见教材第9章第3节P207。2.(难)现场存放
油料,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处理。A.防火B.硬化C.整平D.防渗【答案】D【解析】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见教材第9章第3节P207。多选题1. (中)液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处置措施包括()A.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B.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再排放C.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D.工地临时厕所、化粪池应采取防渗漏措施E.液体废弃物必须经沉淀后才能向市政排水管道排放【答案】ABCD【解析】严禁向市政排水管道排放液体废弃物。见教材第9章第3节P207。
献花(0)
+1
(本文系知识资料圈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