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三)

 新用户66885325 2023-02-27 发布于山东

       《后汉书》为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所写,因其极高的文学与史学价值,超越其他写后汉的史学专著,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公认的记载后汉历史的正史著作。

        黄河歌者金石点评:

       一代廉吏廉范,确实是廉洁模范,其至孝至仁值得称赞。在如何报答上级的知遇之恩上,他的做法一般人学不来。在成都因地制宜治理火灾,他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成为后世楷模。请看《<汉书>研读》第143章:


郭杜孔张廉王

苏羊贾陆列传(三)


廉范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县人,他是赵国名将廉颇的后人。汉朝建立后,因为廉氏是当地豪强,从苦陉县迁徙到边境,世代担任边郡太守,有的就葬在陇西襄武县,所以在那里做官。廉范的曾祖父叫做廉褒,在汉成帝、汉哀帝期间担任右将军,他的祖父叫做廉丹,在王莽时期担任大司马庸部牧,都在当时非常有名声。

廉范的父亲遭遇丧乱,客死在蜀汉,廉范则流落到西州。西州被汉军平定后,廉范返回家乡。廉范在十五岁时,辞别母亲向西迎接父亲的灵柩。蜀郡太守张穆是廉丹的故吏,送重金给廉范,廉范一点也不所受,和宾客步行运送父亲的灵柩回葭萌。船只触到礁石沉没,廉范抱着棺柩,一起沉没在水中。众人感动其大义,用钩子搭救上来,经过治疗幸免一死。张穆听说过,又派使者带上之前的钱飞驰去追赶上廉范,廉范仍然拒绝收下。


廉范

廉范返回安葬父亲后,来到长安学习,他师从于博士薛汉。京兆、陇西两郡争着请他做官,他都没有答应。永平初年,陇西太守邓融备厚礼谒请廉范担任功曹,随后邓融受到州中案件举报,廉范知道这事难以很快解决,想用权谋帮助他,于是假托身体有病离开。邓融不了解廉范的真实想法,非常痛恨他。

廉范向东到达洛阳,改名易姓,请求代理廷尉狱卒。时间不长,邓融果然被征召逮捕入狱,廉范于是得以侍奉在邓融身边左右,尽心勤劳。邓融只是奇怪他的模样很像廉范,但怎么想不到真会是他,就说道:“卿怎么这么像我原来的功曹啊?”廉范呵斥他说道:“先生是因为困顿眼睛发花了吧!”惟恐他认出,就不再和邓融答话。邓融后来因病被释放出狱,廉范跟随他疗养护理,一直到邓融去世,廉范最后也没有说出实情。廉范又用车把邓融的灵柩送到南阳,安葬完毕才离开。

廉范后来被公府征辟。这时,薛汉受到楚王刘英谋反案件牵连,他的门生们没有人敢前往探视,只有廉范独自前往收敛。官吏把这事报告上去,汉明帝大怒,召廉范进入,责备他说:“薛汉和楚王共同谋反,交结祸乱天下,廉范你是公府中的掾吏,不和朝廷同心,却反而去收敛罪人,这是为什么呢?”

廉范叩头说道:“臣愚昧不知道正道,认为薛汉等人都已经被诛杀,控制不住原来的师生情谊,臣罪该万死。”

汉明帝的怒气这才稍微平息,他问廉范:“卿家是廉颇的后人吗?和右将军廉褒、大司马廉丹有亲属关系吗?”廉范回答说:“廉褒是臣的曾祖父,廉丹是臣的祖父。”汉明帝说道:“怪不得卿家有这样的胆识!”随后赏赐廉范,廉范因此出名。

廉范被举荐为秀才,几年月后又升任云中太守。这时,匈奴大举入塞,烽火每天点燃。原来的惯例,匈奴人入侵超过五千人时,要写书信向邻近的州郡求救。官吏想要传檄书求救,廉范不听,亲率领士卒抵御。匈奴军兵太多,廉范不能抵挡。到了这天黄昏,廉范命令军士各自绑好两只火炬,把火炬捆成三字形状,点燃其他三个头,在营寨中排列开。匈奴人远望汉军营寨中火炬太多,认为汉朝的救兵来到,顿时大惊。匈奴人等到第二天明退却,廉范传令军中饱餐战饭,在早晨出击,斩首几百级,匈奴人在退却时自相践踏,死掉一千多人,从此后不敢再侵犯。

廉范后来历任武威、武都两郡太守,他根据当地风俗施行教化引导,都治理得非常好。建中初年,廉范升任蜀郡太守,那里的风俗崇尚写文辩论,喜欢互相之间争论长短,廉范教导他们要风气淳厚,不要受轻薄苟且的风气影响。成都物产丰富,百姓富裕,城池中的街道紧密相连,旧制中禁止百姓夜间干活,以防止火灾,但百姓的做法反而更加隐蔽,所以时常发生火灾。

廉范直接废除原来的禁令,只严令百姓增加防火用水。百姓受到其便利,于是歌颂他说:“廉叔度,来何墓?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

廉范在蜀郡几年,因为犯法被免职返回家乡。廉范一生都在边境,他拥有很多田地,积累了很多财粟,全部用来赈济宗族朋友。

汉章帝去世后,廉范奔赴敬陵吊祭。这时庐江郡掾严麟奉命吊丧,两人在路上碰到。严麟乘坐小车,陷入泥潭中马死掉,不能按时到达。廉范看到后非常怜悯,命令随从把马匹给他,严麟急匆匆离开。

严麟办完事后,不知道是谁的马匹,就沿着原来的足迹寻访。有人对严麟说:“原蜀郡太守廉叔为人大度,他喜欢接济别人的困难,现在单独去奔国丧的,就是他了。”严麟平时也听说过廉范的名声,认为就是他,立即牵马前去拜访,答谢后返回。世人都称赞其好大义,但他依附于大将军窦宪,因此讥笑他。廉范在家中去世。

当初,廉范与洛阳人庆鸿为结刎颈之交,当时的人们称赞说:“前有管、鲍,后有庆、廉。”庆鸿慷慨有义节,官至琅邪、会稽两郡太守,所在的地都有善治理的好名声。

论曰:“张堪和廉范都以气节侠义立名,观览他们救危急、赴险厄,非常值得称赞。张堪不看重财宝,廉范忘己好施,足以称得上施行感信而感化万物了。当年汉高祖征召栾布,汉明帝引见廉范,面临怒气却越发明确其心志,从容面对杀戮反而获得恩宠,听说道义能迁徙,看他们所推崇的大道,都在情理之中,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廉范

黄其军

      作于2022年11月16日(古历壬寅年十月廿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