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咽炎一方除,好用

 谷山居士 2023-02-27 发布于上海



小编导读


慢性咽炎多由急性咽炎发展而来,临床常见,很多人患病之后,喜欢买一些含片类的药物含服,但效果一般不显。含片只能缓一时之不适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医治疗本病能发挥很大的效用,名老中医李振华的一个经验方便十分好用。





李某,女,43岁。初诊日期:1993年11月30日。

主诉:咽中不舒,如有梗物1月余。

现病史:患者平时脾虚胃弱,1个月前因情志不遂,出现咽中似有异物梗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经当地五官科检查确诊为慢性咽炎。口服冬凌草片、山豆根片、草珊瑚含片等药,效果不显。

白术10g,茯苓15g,橘红10g,旱半夏10g,香附10g,厚朴10g,紫苏10g,枳壳10g,郁金10,桔梗10g,砂仁8g,牛蒡子10g,山豆根10g,射干10g,甘草3g。12剂,水煎服。

二诊:1993年12月12日。咽中异物感消失,仍感食欲欠佳,食后腹胀,身倦乏力。舌质稍红,苔薄白,舌体胖大,脉沉细。上方加党参10g,焦三仙各12g,乌药10g。12剂,水煎服。

追访结果:半年后电话回访,病愈无复发。

Image

按语:本案患者平素脾胃虚弱,脾虚无以运化水湿则痰浊内生;复因情志不畅,肝气上逆,痰随气升,结于咽喉,发为本病。病机的关键因素在于“痰”与“气”的郁结,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载,本病多由于“七情气郁,结成痰涎,随气积聚而成”。由于痰浊为发病之本,气郁为发病之标,故立方遣药守健脾益气化痰以培其本,行气解郁利咽以治其标的原则立法,李老以经验方药理气消梅汤治疗。

方中白术、茯苓、半夏、橘红健脾化痰;香附、厚朴、枳壳、砂仁、郁金行气解郁;牛蒡子、山豆根、射干、桔梗清利咽喉。诸药为伍,使脾健气疏痰祛,则病情向愈。

复诊咽中异物感消失,唯脾胃虚弱之象益显,故用党参、焦三仙、乌药以加强健脾助运之力,疏通气机之功,使脾健以绝生痰之源,肝木无以相乘,则疾病痊愈且无复发之虞。

名医经验集

解决内科疑难杂症,名老中医李振华的绝招都在这本书中了——

Image

《李振华论治内科疑难杂症》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医家传略,主要介绍李振华教授的生平简介、医学成才之路、医学学术思想等。第二章临证精粹,总结李老用药心法、成方心悟及治疗脾胃病、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学术思想及学术观点等。第三章典型医案,结合一些医案,详细介绍了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辩证论治,并加以按语,阐述李老辨证施治、用药规律。第四章跟师手记,介绍传承人结合跟师所学及其自身在临床实践中的心得感悟。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