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小儿打呼噜 作者:任奕存

 任奕存中医师 2023-02-27 发布于辽宁

医案--小儿打呼噜

作者:任奕存

刘~,男,5岁半

       患者基本情况:夜间睡觉时打呼噜,平时大便硬,便时略费力。舌淡苔白。

       处方如下:

陈皮4g  姜半夏2g  茯苓4g  谷芽4g

淡竹叶4g  木香4g  当归4g  苦杏仁4g

干姜2g

7剂 日一剂水煎 早晚饭后服用

二诊:打呼噜症状明显缓解,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感冒症状,流黄涕,咳黄痰,晨起较重,打呼噜已明显缓解。

上方加百部4g 紫苑4g 玄参4g 麦冬4g 仍7剂

三诊:打呼噜仍有一点,时有时无,仍有黄涕、黄痰,但小患者无其他发热以及乏力无食欲等症。

上方去玄参 麦冬 淡竹叶 加黄芩4g 桔梗4g 苍术4g 甘草2g 厚朴4g 仍7剂

用药后打呼噜已无,痰亦基本痊愈。

      任奕存大夫按:小儿打呼噜多考虑脾阳不足导致湿痰内生,阻碍上焦呼吸道,故治疗以健脾祛湿为主,我喜用二陈汤加减,多配合谷芽健脾助消化,干姜暖胃助脾阳,其他会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来加减处方,往往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后期患儿一定要节制寒凉以及过多肉类食物的摄入,否则仍会容易复发,我往往告诉家长服用寒凉食物过多之后回家稍微喝一些生姜大枣水即可,食肉过多之后应该吃些助消化的东西,比如泡一些山楂水,健胃消食片等等。能很大程度上预防夜间打呼噜的再次发生。

      在这里我还要在说明一下小儿的用药量,一般较平和的药物会是大人用药量的2/3,比如陈皮茯苓白术甘草等等,药性比较峻猛的会是大人用药量的1/3,比如附子半夏麻黄等等,当然不完全如此,亦会根据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增减药量。

      大人运用二陈汤加减治疗打呼噜也有一定的疗效,但大人体质较强,服药的剂量会更大以及时间亦会更久,根据患者的痰湿程度而定。

      总之打呼噜标在咽喉呼吸道,本在中焦脾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