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亮点、槽点都很鲜明!新晋小钢炮

 瓜爷耶 2023-02-27 发布于湖北

前言:

一转眼就是2022年的12月了,今年也装了不少主机。但要说今年我装过印象深的机箱有哪些?几何未来这个品牌绝对可以排的上号,就因为它的设计理念与传统机箱大相径庭,甚至出现让我这样的DIY老鸟也要看说明书才知道怎么装的情况。这不,今天的主角是来自几何未来的新品小钢炮——Model4 亚瑟王(以下简称几何未来M4)。下面就来看看这款机箱的装机体验究竟如何。

外观+细节展示:

这次我拿到的几何未来M4为白色,除此之外还有黑色以及兰斯洛配色。

单从外观来看,这款机箱不会过于张扬,看起来就是简单的侧透小钢炮机箱。比如前面板的右侧是I/O接口,下方有镂空的金属网,是为了提升内部散热。

侧面板有些与众不同,采用异形的钢化玻璃设计。

并且异形的钢化玻璃设计的侧挡板还是磁吸侧开的方面,方便用户进行简单的维护和硬件更换。

为了方便用户开合,侧挡板还在底部设计了一个小拨片。

另一侧的挡板和顶盖则是一体式模式,前方设有开孔,主要是为了电源散热。同时也可以看出,该机箱的尺寸并不大,默认状态的尺寸为390mm*215mm*410mm。并且该机箱还有一种升起模式,高度会变为430mm。

机箱I/O接口在前面板右侧,从上到下分别是电源、重启、USB 3.0、3.5mm音频以及10Gbps带宽的Type-C接口。

几何未来的Logo被放置在机箱的最低处的右侧。

将几何未来M4进行拆解,分别可以看到顶部支架、防尘网以及左右2块侧面板。从图片上来看,很多小伙伴是不是觉得这个是模块式设计?实际上开始装机的时候我也觉得这样的设计还不错,但后面装机的时候觉得这样的设计还是存在的一些槽点。

顶盖分离的设计比较好安装风扇。支持2个120mm\140mm风扇或者240冷排

顶盖和右侧一体式金属挡板,用料很厚实,固定则是采用了卡扣设计,可实现免工具拆解。

该挡板的顶部也有一个凹性开槽,主要是可以摆放几何未来出品的香薰(没错,几何未来还有香薰)

机箱内部的五金用料也比较厚实,内部空间方面很是充裕,最大居然可以装入E-ATX主板。要知道现在市面上很多小钢炮机箱能装下ATX主板就不错了。至于CPU散热器高度最大支持164mm,显卡长度最大支持405mm。

电源仓下方的是一块多功能支架,可以装入2.5英寸硬盘,也可以变为一个显卡支架。

底部支撑与很多机箱也不一样,没有“四个脚”的传统设计。可以装入3个120mm风扇\2个140mm风扇,或360冷排。

几何未来M4的背面有3个通用支架,可以装入3个2.5英寸硬盘或者2个3.5英寸硬盘以及1个2.5英寸硬盘。同时,给出的背线空间也非常充裕。

装机过程:

第一步是装入电源,我选择的电源是安钛克HCG850,该电源为主动式PFC+全桥LLC谐振+同步整流+DC-DC架构,全日系电容,全模组线材设计,风扇支持启停功能。安钛克官方也是保证十年内故障只换不修。

电源有两种安装方式:吊装和侧装。其中吊装状态就是开启了机箱的升起模式,但电源线会呈现裸露状态,所以我还是用了更好看的侧装。

然后是安装主板。我选择的CPU+主板套装是比较流行的:AMD锐龙5 7600X+B650主板。要知道7600X经过调价后,最低不到1699就可以入手;与B650主板配搭性价比非常不错。

主板我选择的是微星MAG B650M MORTAR WIFI迫击炮,反正大家都说“遇事不决迫击炮”,该主板就非常契合这个说法。主板供电、M.2插槽、芯片组都覆盖了黑化散热铠甲,并且标配4 x DDR5 内存插槽、3xPCIe插槽、2xM.2插槽、6 x SATA接口,无论是颜值还是做工都非常到位。

内存方面我用的是XPG威龙-LANCER (釉白) DDR5 16GB 5600MHz*2。该内存的设计风格与DDR4的D50系列差不多,都是采用了纯白的金属散热马甲,顶部则有半透明的LED导光带。

硬盘则都是PCIe4.0协议的固态,分别是XPG S70 Blade 1TB+铠侠SE10 1TB,刚好能塞满微星MAG B650M MORTAR WIFI迫击炮的M.2插槽。

散热器我用的是超频三K4挑战者。该散热器的颜值和性能表现都很不错,其采用搭载4根6mm超逆重力热管,可有效抵抗重力影响,这样在安装的时候,无论平躺横放还是竖直放置都可以发挥最大散热效能;底座也是采用了全新的特殊热管直触工艺底座,用于增强导热效率。

其配备的风扇尺寸也不是常见的120mm,而是130mm。该风扇采用了Hydraulic Bearing轴承,转速为400~1600RPM,最大风量为76.85CFM,最大风压为2.46mm/H2O,噪音最大值为16dBA,无论是性能还是噪声控制都比起常规120mm风扇强不少。

显卡用的是影驰RTX3080金属大师,这帅气的金属风格就不用多介绍了吧!虽然没有RGB支持,但纯金属外壳的硬派设计绝对是RTX30系显卡中的佼佼者。并且该显卡的长度达到了332mm,一般的小钢炮机箱装入也有点难度。

风扇我用的是乔思伯的ZF120套包,三合一魔术散热风扇

该风扇也是纯白配色,支持RGB灯光同步。拥有轴心铜套加持,可进一步提升风扇的平稳性和寿命,噪声控制也做得不错。具体参数方面转速为500~1500RPM,最大风量为61CFM,最大风压为1.27mm/H2O,噪音最大值为28.9dBA。

当然,最惊艳的设计是该风扇采用了免线拼接的魔术接口,可以进一步降低装机的难度和走线困扰。

我将风扇安装在机箱的顶部以及尾部。

整机装好状态,虽然是“黑白配”,但看起来还是非常干净利索。

散热:

通过AIDA64单烤FPU 10多分钟,实测温度在76~73℃之间波动,CPU全核为5.5GHz,核心电压为1.206V,功耗为105W左右。也说明超频三K4挑战者这款风冷散热器与几何未来M4机箱的风道表现也确实不错。

显卡方面,经过FURMARK 20多分钟的拷机测试,GPU的温度最高为64.7℃,整张卡的功耗为功耗300W左右,最高功耗为326W。

下面来说说这个机箱的槽点部分:

几何未来M4的PCIe挡板是直接焊在主板上的,关键是用料太好,焊的太结实,我拆下来都花了5~6分钟,最后还得是“大力出奇迹”才搞下三根。

其次是独特的电源位置,导致使用的时候必须使用转接线,但原装自带的转接线实在是有些短。

同时,这个顶盖+右侧挡板开启方式也有点困难,所以,一般情况下,用上转接线+电源线后,就会让这台主机拥有了“小尾巴”(电源线是真不好拆)。

总结:

作为“小钢炮”机箱来说,几何未来M4确实在小尺寸的体型下带来不错的拓展体验,比如支持E-ATX主板,410mm的显卡支持,并且还有升起模式,可以进一步强化机箱内部的散热。而槽点部分,上面也提到了。据说几何未来也在改进电源延长线,届时装机体验将会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