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绿已洇满心间

 昵称zhuer0116 2023-02-27 发布于江苏

1

二月的一场雪,像厚实的棉被,盖满山头。

并不影响小鸟歌唱,情人的玫瑰。

窗口的明月,照着我的心,也照向故乡。


阳光一天天温热起来,那些嫩芽开始滋长梦想。

还有水中的鸟,不停的拍着翅膀,想飞的更远。

燕子从南方飞回。我家的小燕子,却要从北方飞向南方。


春天,就是一程又一程山水,那绿就是旅程的伊始。

它们不只在山河草木间,也通向我们心间。

在如烟的绿影里,梦境也会如诗般的轻盈。

2

二月的花,水仙,海棠,刺玫,香水茉莉,仙客来次第绽放。

屋外的繁华与我无关,屋内的热闹,寂静,慵懒,明艳,却是实实在在的。

一本书从年前至现在,仍在读。正如这些花,一开又开,总令人欣喜不尽。

日子如流水,可总有花香在长河里飘溢。

伴着一些苦涩的悲欣,穿过中年的心境。渐渐学会,浅浅的欢喜,静默的爱。

不惑之年,仍有惑存在。不惑的是梦想,是方向,是心中固守的信念。

惑的是,纷繁的浮杂,是变幻无穷的冷暖沧桑。


努力让日子长成诗般模样。

比如满屋子角落里,遍及的绿萝,绿生生的美好。

比如储存的菜,居然开出花。蒜薹花不是意外,怕很难发现,那素洁的白,似菊花般的精雅。

比如跑步时,南山的灯火,不由得想起范宗沛那首《城南夜》。

会有多少故事在时光深处蔓延?而谁又是那个写故事的人?

3

二月的灯。那番喜悦,不仅在灯笼,在烟花的绚烂里,更在那轮满月里。

二月将尽,元宵节处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锦绣夜空。

人们吃汤圆,观灯,赏月,或在闹中,或在静处,各有所得。

看着女儿拍的红灯笼,暖暖的挂在心间。

千里之遥,隔着山水,隔着北方那层寒气,还是闻到了她吃汤圆的香甜。


一大早,就读到那么多关于元宵节的诗。

古人的上元节,也是情人节。那场面盛大,动惊京城。记得小太平公主,带着面具,游灯会,遇见薛邵。取下面具刹那,那份欣喜的画面令人难忘。

还有朱淑贞的那首《生查子-元夕》(也有人说欧阳修所作),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论结局如何,那份美丽的遇见,穿越千年,依然在颤动着一代代有情人。

还有被王国维称作人生第三境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直被那个场景感动着。有多少人一直匆匆前行,无法看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而当他们真正懂得慢下来,蓦然回首时,那份美丽已经不见踪影。


繁华有落尽时,灯火有熄灭时,烟花也都终将成为灰烬。

谁又能否认它们曾经的美丽?昙花一现,流星划过夜空,虽是短短一瞬,必也是美丽过了的。

生命的美不在于长与短。在于精致,在于宽厚,在于丰盈,闪亮。哪怕是细微的光。


徐志摩的那首《偶然》,虽不是元宵节而写,可宁愿相信在这灯海茫茫中,一定会有很多有缘无份的相遇。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即使转瞬间消灭的无影无踪,那份美丽的遇见,在交会时互换的光亮,便成永恒。

每个人的境遇不同,心中的月,亦会呈现不同的境地。纳兰容若说: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那是悼念亡妻的词。三百年前的月,依然照在今夕,也会照向未来。

读着易安的《永遇乐》,春意虽浓,不免有些凄清悲凉。不到一定年龄心境很难真正领略。词人刘辰翁说每读此词,必“为之涕下”。那鲜明的对比,如蒙太奇的闪过。虽物是人非,在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心情,已是无泪,无怨。沉寂中有些苍凉,似乎还有丝丝对美好向往。


往昔,今昔隔着怎样一个距离?月亮亘古不变,良辰美景仍在诗人的诗中。

变的是风雨,是寒暑,是岁月的流逝。年年元月夜,月与灯依旧,心与景难同。

过往的记忆,他们仍有温度,随着你的心,起起伏伏,潮来潮往。流转出一些暖意。

我能感觉到那些关爱目光,仍在暗夜里,如那盏红灯,如那轮满月,温暖,温润如斯。

                                             于上元节夜,随笔小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