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人必须要懂的生存法则,

 黑猫老司机 2023-02-27 发布于江苏

以下七点很重要!

1、学会反问

要学会反问,不要总是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自己要掌握对话的节奏。

比如:同事问你:“你房子买在哪里了?”

你回答:“还没买呢。”

他继续问:“那你赶紧买啊。”

你:“买不起啊。”

同事:“买不起也得买啊,爸妈出钱啊。”

你:“爸妈也没钱啊。”

同事:“你爸妈做什么的?”

你:“爸妈都是农民。”

同事:“那你,和你对象一起买房啊。”

你:“我对象,他家里也不富裕。”

同事:“你对象是干什么的啊?”

你相信么?按照这个节奏,他会把你所有的底都掏个干净,而且你还不自知。由于对方掌握了你的很多隐私,在今后的日子里,便可以轻易地利用这些隐私来攻击你的情绪。

如果你在对话的时候,意识到了他在窥探你的隐私,你有些不耐烦了:“你怎么问这么多啊,调查户口啊。”

对方并一定会放过你,反而继续问:“没有啊,就随便聊聊

嘛,你对象谈几年了啊?”

你看,事情并没有结束。

你作为新人,言语又不能太过于激烈和生硬,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反问来化解。在同事抛出第一个问题之后,你就要

开始反问。

同事:“你房子买在哪里了?”

你:“还没买呢。”

注意,不要一上来就反问,而是在回答对方第一个问题后,

紧接着,开始反问。

你:“还没买呢,对了,哥,你房子买好了吧,买在了哪里。”

同事:“额…买好了,在东郊。”

你要继续问:“你们是全款买的还是贷款。”

同事:“额,是贷款。”

你:“那也不错了,对了,嫂子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们俩怎么认识的,嫂子是你第一个对象么?你们俩平常都干嘛,谁来带孩子?孩子报班了么?”

语气要温柔,问题要刁钻。年轻的问他对象,年纪大的问孩子教育,总之,对方哪里隐私,就问哪里?

这种语言的交锋很隐晦,如果心不设防,很容易掉进对方的“关心”询问中,进而失去了所有的隐私,你只有反客为主,不断反问,才能躲避对方的问题,进而让他在你这里讨不到半点好处。

2、语意不明

如果说出的话,意思都非常明确,别人会觉得你比较好对付,像清水一样,非常透明。

所以要学会语意不明,多用:好像,可能,我也不大清楚,这类词。

并且,肯定和不确定的语句轮番使用,这样,别人就摸不透你,也就没必要从你这里获取一些不确定的信息。

3、倾听情绪

很多人由于多年的学校生活,让人养成了听别人说话,只听里面的内容和逻辑,而忽视了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下意识地习惯:只听内容,不听情绪。

因此,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眼神,以及语气,倾听语言背后的情绪。

当一个人愤怒时,声音会比较大。

当一个人难过时,声音会比较小。

当一个人烦躁时,语速会比较快。

要学会不断地总结,不同情绪的语言特点。当你知道了对方的情绪,便能知知晓对方说话的目的。

同事问:“表报,你交给老板了么?”

对方的语速比较快,声音也比往常较大。

你意识到了对方言语中的烦躁和焦虑,便没有必要,回答交还是没交,而是应该问他:“怎么,老板刚才催你了么?”

“没,我刚才交给老板,老板给我提了一大推问题,早知道,我晚点交给他。”

你识别了对方的情绪,因此掌握了主动。

4、沉默是金

如果你不想反问,不想撤谎,那就保持沉默吧。

注意:言语沉默,表情不要沉默。

如果两者都沉默,别人就会觉得你太过于高冷。言语上沉默,表情上是微笑的,这会给别人营造出一种矛盾、不合逻辑的感觉。

别人摸不透你,就不会轻易地给你定性,比方说同事问你,“你这个月工资多少?”

你微微一笑,并没有回答。对方便会觉得不大对,进而会怀疑自己:自己是不是问的太隐私了?

如果识趣的人,就会到此结束,可不识趣的怎么办,他不会放过你,一直追问。

同事:“你笑什么啊?"你:“没什么?”

同事:“对了,你工资多少啊?”

你不想和他纠缠,那就只能转移话题,比如反问他别的什么事情。

5、识破目的

还是刚才的问题,不管你如何转移话题,对方依然不依不饶,还是追问。

这个时候,要学会识破对方的目的,“你这个月奖金是不是比上一次少啊?”

同事很吃惊:“怎么,你也是么?”

原来,他只是想通过你的工资来验证一下:是不是所有人奖金都少了!

如果对方的目的被你识破,你便占据了主动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