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儿子一起学围棋的6岁孩子升五段了,我再也不淡定了!”

 九州好人 2023-02-27 发布于辽宁

图片

1

在2018年山东省少年围棋锦标赛中,和儿子一起学围棋的刚过六岁的小波同学成功晋升业余5段。得知这个消息,我的心像被猫抓了一样,再也不淡定了。

其实,儿子从四岁三个月起就开始学围棋了,然而学了三年时间却没有定上段,最后在我们反复纠结中孩子放弃了围棋。

而比儿子还要晚学半年的小波同学,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成功晋升5段!相比儿子用了几年功夫到放弃,这个强烈的反差,让我的心成了一团乱麻!

2

一年前,听到省规划院孙姐的儿子8岁升围棋业余五段的消息,就让我羡慕不已。而如今,身边的孩子六岁就升五段,在令我惊叹之余,更促使我开始反思,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儿子没法坚持下去?是什么促成了小波的成功?

孙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练又温柔,不到四十岁就晋升了高级工程师兼院长助理。

若论经济条件的话,孙姐家庭条件可以说很富裕。她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夫妻俩又都是高工资,一切能用金钱解决的问题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事。

孩子生活在这样的优渥环境下,被培养得很好,儿子小溪活泼开朗,博览群书,参加全国儿童英语大赛,八岁就考过围棋业务五段,小提琴拉也得非常好。

她认为,教育孩子最主要是六个字:兴趣、习惯、阅读。

做到这三两项,孩子就不会差,她也是坚持这么做的。

兴趣,就是让孩子喜欢上学习的知识,保持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拿围棋来说,在孩子学围棋之前创造条件让孩子接触围棋,并慢慢产生强烈的兴趣后,再让他上培训班学习。

习惯,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固定的学习习惯。在孩子放学后,每天坚持下棋做题。养成了好的习惯,还可以加深兴趣爱好。

阅读,就是要大量读课外书。孙姐每年最少给孩子买一百本书,当然会包括很多围棋方面的书籍。一般周末没有特殊情况,都会留半天时间带孩子去书店看书买书。孩子通过大量阅读,扩展了知识面,巩固了所学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自然会更加热情地去学习。

孩子生来资质差别不大,是后天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培养使得每个孩子成就千差万别。

3

家庭富裕会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家长的用心才是最重要的。

小波和儿子同在我们县城的一家培训班学习围棋。他作为班里最小的孩子,虽然平时调皮好动,但一旦下起棋来,就变得非常沉稳入迷。

小波妈原本希望通过下棋来收敛下孩子心性,没想到孩子却对围棋非常入迷,常常一天下十来盘棋都不愿停下来。

小波的妈妈很温柔,也很朴实,穿着也不怎么讲究。她没有工作,专门照顾儿子小波和上四年级的女儿。小波爸经营一家小五金店,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一家四口指望这个普通小店来开支,经济条件并不太富足。

小波围棋学得好,主要是父母监督得好。孩子爸对小波要求很严,要求儿子每天去店里下棋。在家长的监督下,孩子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

我经常看到小波妈在朋友圈晒他们出去玩的照片,周边游或去大城市旅行。她在自己的财务范围内,竭力给孩子提供了看世界的机会。既要孩子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小波妈也非常有目标,她说趁着孩子还没上小学,要多用点时间学习围棋,争取多考几段。

因此,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波几个月就连升3段。

4

在孩子学特长这条路上,各种才艺的学习其实都是相通的,通过了学围棋的深刻教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父母情绪稳定,是家庭最大的福气。

许多名人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都认为母亲的好脾气,家庭的平静氛围,对自己的成长作用巨大。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情感的话。”胡适认为正是母亲的气度,才让他取得这么多成就。

家长若爱发脾气,爱拿孩子跟别人相比,总是批评孩子,会严重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每个孩子接受程度不一样,重要的是每天进步,跟过去的自己比远比和别人比更重要。

反过来看小波姐弟,从两个孩子天真烂漫的笑容中,看得出他们成长于温和的家庭环境,没有一丝忧虑,没有一点烦恼。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开花结果。

孩子努力付出,才能取得成功。

学任何一项特长,都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断的练习。学乐器类需要每天练习至少半小时,学习棋类也需要每天下棋。

有一句话说得好,学乐器1天不练,自己知道;3天不练,同行知道;一周不练,观众知道。只有每天持之以恒地坚持练习,才能掌握好一门技艺。

美国战后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年轻甚至壮年,每天坚持练琴10小时;琴皇海菲兹童年生活在严酷的训练中度过,成年后仍然每天练习3小时;钢琴家郎朗的学琴经历一样充满了艰辛的付出。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的天性是玩,不愿意让孩子吃苦,只会毁了孩子的前程。

父母用心培养是孩子成功必须条件。

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每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张白纸,关键是看父母给他涂上什么颜色。

前几天,我看了日本乒乓球手福原爱的24年学习纪录片《福原爱 镜头下的四分之一个世纪》。福原爱3岁9个月时第一次打球,妈妈就成了她的陪练。为了方便她跟哥哥练球,家里客厅安置了乒乓球台。在她后来的成长路上,都有妈妈坚定的支持。成就福原爱的正是她的妈妈福原千代。


孙姐的育儿六四字诀、小波妈的因材施学都是他们用心培养孩子的秘方。

选择有资质的机构、出色的老师。

儿子的围棋学校在本地不算是最好的,但是在幼教启蒙上该校的X老师在本地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但当时儿子报名学学棋时,这个老师没有开新课,我们又心急地想让孩子尽快学一门特长,就跟别的老师学了。现在想来,万分后悔,该等X老师新开课再上的。

总体来说,给孩子报辅导班,选老师要重于选机构,当然在老师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还是要选品牌的机构有保障。我们不能头脑一热稀里糊涂地让孩子随便上一所辅导班,而浪费孩子的宝贵时间。

因此在给孩子报培训班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做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千万不可凑合勉强。

孩子兴趣特长不同,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实在不适合某项特长的话,要果断放弃。

尹建莉老师说“艺术教育应该是甜的”,对此我非常认同。如果家长并不打算把艺术做为孩子的专业的话,只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及良好的情绪体验,那么擅长不擅长某项技艺并不影响幸福感。

快乐是最大的价值,从目标到手段艺术教育都不应该是苦的,应该是甜的。

拿儿子学棋来说,他对围棋并不怎么感兴趣,是在稀里糊涂中被拉去学的。他每天都是被催着做题下棋,因为学棋也闹了非常多的不愉快。后来我们及时止损,让孩子选择喜欢的画画,从此走出了每天鸡飞狗跳的噩耗。

孩子的成长是一场马拉松,抱着百米赛跑的心态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会挫伤了孩子的兴趣,而无法顺利到达终点;只有心态平和,持之以恒,才能让孩子既能体验到童年的乐趣,又能学有所成。

作者简介

荔枝姐,人在职场的俩宝妈,热衷研究教育,致力于给孩子最好的童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