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登上央视的孤独症孩子,如今怎么样了?

 北医脑健康 2023-02-27 发布于北京

1月16日,在北大医疗脑健康“助星计划”接受干预的孤独症孩子小王登上了央视纪录片《大脑深处》。

不太说话,不关注人、呼叫不回应,只能玩重复的玩具,同样的游戏,每天一发呆就吃手、咬手.....

曾经,这些典型的孤独症症状,在小王身上都有体现。

迷茫的父母寻求北大医疗脑健康“助星计划”的帮助。如今,他怎么样了?

(图为央视纪录片片段)

No.1

为了孩子,父母愿意试一试”

“王仲宇!王仲宇!”

一声声呼唤,却得不到孩子的任何反馈。

没有眼神对视,喊他名字没有反应,语言发育滞后,刻板地重复同一动作,兴趣狭隘等,这些在4岁的小王身上都有体现。

“孩子两岁半左右,我们发现了一些端倪。比如他总一个人玩,也不缠着闹着让人陪,晚上睡觉也安静得吓人,不哭不闹自己吃着手就睡了。

后来随着长大,我们发现孩子不喊爸爸妈妈,并且喊他名字也不怎么给反应,眼睛飘来飘去也不看人,坐不住站不住,不听任何指令,不提任何要求,对其他人没兴趣……”小王妈妈回忆道。

其实回过头来想,小王的症状早有端倪。

比如一岁半以前,小王就很乖很乖,吃了就睡,非常好带。

到了后来,孩子还是不会说话,异常表现加剧,这才引起了爸爸妈妈的注意。

然而因为疫情原因,从发现异常到医院确诊,还是耽误了半年时间。

当诊断结果出来后,全家人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求医问诊的过程中,小王的爸爸妈妈也曾经历过“病急乱投医”的阶段,比如尝试拼命给孩子灌耳音,或者偏偏逆着孩子的性子,不满足孩子的需求。

但是这样的做法只会增加孩子的哭闹,就连直接送去幼儿园“融入环境”的做法也因为被老师劝退而宣布失败。

于是,小王的爸爸妈妈开始寄希望于及时和专业的行为干预。

为此,夫妇俩在干预机构上做了很多功课,但有的地址不行、有的师资不足,有的价格太昂贵。

总之,没有一家适合的。

情急之下,北大医疗脑健康的“助星计划”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助星计划”将为有需要的孤独症孩子提供一对一免费康复服务。

小王父母决定“为了孩子,去试一试”。

(图为央视纪录片片段)

No.2

乌云密布的家,终于迎来了阳光

国际认证助理行为分析师BCaBA吴丹丹还能清晰地记得她与小王相遇的经历:

“小王被爸爸妈妈送进教室后,没有大哭大闹,没有要爸爸妈妈,在情绪上还算比较平稳,并且也没有出现很严重的行为问题,整体来说算是一个比较乖巧的孩子。”

根据妈妈的介绍,小王小朋友平时是不会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的,也不能主动说话。

在幼儿园时,老师给的指令他不会去执行,老师要求小朋友一起做一些活动,他也不会参与,显得特别不合群。

这些问题令爸爸、妈妈十分困扰。

经过系统评估,吴丹丹为王仲宇制定了详细的干预计划,全程参与了干预训练,并在干预过程中根据孩子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图为央视纪录片片段)

有趣的玩具,亲切的互动,不断重复练习,小王的变化让父母感到了惊喜。

一步步,一天天,“孩子能够听指令了……孩子有眼神对视了……孩子会仿说了……孩子可以玩玩具了……”

为期三个月的“助星计划”,对小王一家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干预体验。

从怀揣着不安、忐忑的尝试,到看到干预效果后充满希望;

从不理解孩子病情,到对孩子的行为了然于胸;

曾经这个小家庭每日乌云密布,现在也迎来了充满欢声笑语的一天。

(图为央视纪录片片段)

No.3

助星计划,还在继续

如今,基于家长的配合,老师的指导,小王的发育进度也走上了正轨。

但“助星计划”并没有停止。

今年2月,“助星计划”迎来了新的小朋友霖霖。

霖霖今年2岁半,1岁多确诊了孤独症谱系障碍。

和许多孤独症小朋友一样,霖霖至今还不会说话,而且有刻板行为,并且伴随着情绪问题。

在众多有趣的玩具里,霖霖唯独偏爱小汽车的轮胎,一次能盯上20分钟。

在别人拿走他的玩具后,霖霖就会崩溃大哭。

如果大人不断阻止,那么霖霖一上午都得在哭声中度过。

为了能够更好地带孩子做干预,霖霖妈妈辞掉了工作,全心全意照顾孩子。

那么,在北大医疗脑健康“助星计划”的帮助下,霖霖又将会有什么变化呢?

本周开始,本平台(公众号“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康复”)和抖音“北北干预在路上”将全程记录霖霖的成长。

让我们拭目以待!


点击下方卡片,阅读更多内容


孤独症早期医教结合全面康复现状

邀请吕智海老师

亲临直播间🌞

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医教结合

扫码预约还加送干预锦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