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名言200则!

 图书 馆员 2023-02-28 发布于内蒙古

中医名言200则!历代名医临证用药汇总

中医名言200则

1、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

2、缩尿益智桑蛸 (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丸胜在平和)。
3、疏肝莫忘麦芽 (我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4、闭经还须归芍 (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5、崩漏海蛸茜草 (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6、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7、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8、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9、百病挟痰。
10、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11、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 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12、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13、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4、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15、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16、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17、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18、脾气喜升,胃气喜降。
19、脾喜燥而恶湿。
20、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21、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22、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3、百病生于气。
24、久病必虚,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25、久病必瘀。
26、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27、久病先针足三里。
28、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29、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
30、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31、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32、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33、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34、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35、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36、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37、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8、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39、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40、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41、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
4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43、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清代高鼓峰
44、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清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45、荆芥最散血中之风。——清代汪昂《医方集解》46、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清代汪昂《医方集解》
47、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8、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9、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5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51、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清代程杏轩《医述》
52、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53、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54、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55、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荣则不痛,不荣则痛。
56、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57、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5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59、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60、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
61、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胁痛)
62、《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平治权衡,察脉之浮沉;去菀陈莝者,疏涤肠胃也;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63、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64、(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
65、《医法圆通》: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66、《济世新编》: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67、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68、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69、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70、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71、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72、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73、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74、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之法,心空为宗。
75、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76、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77、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78、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79、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80、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81、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82、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83、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
84、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气不运。
85、燥邪辛润以开之;湿邪辛淡以开之。
86、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87、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88、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89、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90、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91、脉和缓者,元气之来也;脉强峻者,邪气之至也。
92、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李士材
93、尊古而泥古,进退皆榛芜;尊古而不泥古,无路可有路。 —《北方医话》
94、古人用药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达变,在后人推广之也。 —《汪石山医学全书》
95、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 —《古今医案》
96、理不必深,但期征实;论不必高,但求适用。 —《周学海医学全书》
97、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98、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99、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10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01、欲求南风,先开北牖。
102、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10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10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10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106、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107、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108、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109、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110、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111、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112、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113、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114、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115、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116、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117、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118、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119、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120、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121、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122、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33、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34、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35、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36、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137、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38、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39、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40、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141、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重伤脾胃,便不可救。
142、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增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143、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 —《张聿青医案》
144、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 —《张聿青医案》
145、宣一身之气化,务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端在滑利。 —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146、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 —《医贯》
147、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 —《医宗必读》
148、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医学衷中参西录》
149、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 —《吴医汇讲》
150、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医方集解》。
151、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编》
152、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
153、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154、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155、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156、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157、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158、老年唯借火化,磨运易而输精多。
159、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入门》
160、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景岳全书》
161、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
162、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163、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164、治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腑病责脏用,脏病则腑用。
165、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166、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167、二阳之病发心脾。
168、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亡血家无汗。
169、胃中热则杀谷,胃中寒则腹胀。
170、甘温除大热。
171、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172、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173、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气。
174、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175、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176、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177、汗出不解,非风即湿。
178、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179、病不许治,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180、血不利则病水。
181、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风湿。
182、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183、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激励我精求方术。
184、俱视独见,无与众谋。——告诉我仔细地诊察,肯定地判断。
185、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交心肾为先。——清·唐大烈
186、六淫之速,莫过风、火。(牢记此句,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或许有用)
187、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188、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189、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190、诸厥固泻,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191、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192、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193、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194、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195、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196、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197、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198、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199、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200、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

经典中医锦言片语
1.  止咳常用麻黄 (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
缩尿益智桑蛸 (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疏肝莫忘麦芽 (我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闭经还须归芍 (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蛸茜草 (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辨证前提记牢 (以上只是个人经验,辨证虽非万能,却是中医之精髓,时刻不能忘记)
2.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3.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4.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5.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6.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7.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8.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9.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0.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11.  痛则不通,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12.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13.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脾喜燥而而恶湿。
14.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
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15.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6.  百病生于气;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17.  久病先针足三里。
18.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19.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20.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21.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22.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23.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24.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25.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唐] 孙思邈
26.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唐] 孙思邈
27.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28.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29.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30.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31.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32.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3.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34.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35.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36.  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程杏轩
37.  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8.  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清?高鼓峰
39.  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40.  荆芥最散血中之风。清?汪昂《医方集解》
41.  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清?汪昂《医方集解》
42.  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3.  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4.  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45.  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46.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47.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48.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
49.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50.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51.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52.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53.  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
54.  (胁痛)《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55.  平治权衡,察脉之浮沉;去菀陈座者,疏涤肠胃也。
56.  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57.  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58.  (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
59.  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
60.  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61.  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
62.  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63.  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64.  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65.  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66.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67.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68.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69.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70.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之法,心空为宗。
71.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72.  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73.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74.  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75.  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76.  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77.  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78.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
79.  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80.  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湿为重浊 有质之邪;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气不运。

81.  燥邪辛润以开之;湿邪辛淡以开之。
82.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83.  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84.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85.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86.  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87.  脉和缓者,元气之来也;脉强峻者,邪气之至也。
88.  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 李士材
89.  尊古而泥古,进退皆榛芜;尊古而不泥古,无路可有路。《北方医话》
90.  古人用药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达变,在后人推广之也。《汪石山医学全书》
91.  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古今医案按/俞按》
92.  理不必深,但期征实;论不必高,但求适用。《周学海医学全书》
93.  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94.  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95.  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6.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欲求南风,先开北牖。
97.  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98.  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99.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100.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101.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102.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103.  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104.  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105.  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106.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107.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108.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109.  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110.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111.  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112.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113.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114.  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115.  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116.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117.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8.  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9.  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20.  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21.  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122.  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3.  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4.  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5.  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126.  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重伤脾胃,便不可救。
127.  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增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128.  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
129.  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 《张聿青医案》

130.  宣一身之气化,务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端在滑利。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131.  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 《医贯》
132.  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医宗必读》
133.  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医学衷中参西录》
134.  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吴医汇讲》
135.  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医方集解》
136.  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编》
137.  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
138.  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139.  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140.  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141.  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142.  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老年唯借火化,磨运易而输精多。
143.  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入门》
144.  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景岳全书》
145.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
146.  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147.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148.  有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治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
149.  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腑病责脏用,脏病则腑用。

150.  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151.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152.  二阳之病发心脾。
153.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亡血家无汗。
154.  胃中热则杀谷,胃中寒则腹胀。
155.  甘温除大热。
156.  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157.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158.  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159.  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气。
160.  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161.  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162.  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163.  汗出不解,非风即湿。
164.  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165.  病不许治,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166.  血不利则病水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风湿。
167.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168.  激励我精求方术。
169.  俱视独见,无与众谋。
170.  告诉我仔细地诊察,肯定地判断。
171.  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交心肾为先。清.唐大烈
172.  六淫之速,莫过风、火。(过敏性疾病)

173.  小儿外感必护里气,里气不足灾怪自生。
174.  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面口合谷收;胸胁内关谋。
175.  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176.  出入停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177.  跌扑闪挫气血瘀,疏经通络功效奇,药中重用黄芪草,腰痛颈痛功效高。
178.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179.  荆芥配伍原则:表症轻,流清涕+防风;鼻塞重+苏叶(苏叶解表作用较强);咽红+蝉衣。
180.  湿热泄泻用滑石+前仁:滑石引上焦之火下行,前仁利小便实大便。
181.  中医不传之迷在用量,怪病治痰。
182.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183.  腰突未必肝肾虚,脾气不足多关注,补中益气是良方,重用黄芪加杜膝。
184.  中医十趣歌诀 一元:整体观 两仪:分阴阳 三宝:形、气、神四诊:望、闻、问、切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八纲:阴、阳、虚、实、表、里、寒、热 九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养 十方:砭、针、灸、推、罐、膏、丹、丸、散、汤
185.  不读书不足以明理,徒读书不足以成用。
186.  气滞者,治宜疏,疏者调达之;气结者,治宜散,散者破行之。
187.  诸花皆升,唯旋覆花降;诸子皆降,唯蔓荆子升。
188.  薄荷利咽以止痛;牛蒡利咽以消肿;蝉蜕利咽以开音;马勃利咽以凉血。
189.  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
190.  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
191.  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192.  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恭,此治之四失也。
193.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中医经典固然要读,医案也必不可少。推荐一下:《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名医类案》、《经方实验录》
194.  扎针拔罐,病去一半。
195.  夕佳夜甚,旦慧昼安。
196.  湿热泄泻,不管是粘腻臭秽不爽,小承气汤(少量大黄)加黄柏桔梗薏苡仁:大黄、黄柏缓泻清肠中湿热,枳实行气以解后重,厚朴化中焦之湿,桔梗开肺气升清以降浊,薏苡仁利湿健脾以强脾胃。

197.  脾乃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198.  口渴必加花粉,咽痛干草橘梗,目干菊花枸杞,牙痛代赭牛膝。
199.  用药须知: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津。(此指久服)
200.  气之动曰风,气之亏曰水、湿、寒,水湿涸降曰燥,气之盈曰火,气热之极曰暑。
20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经方千古之秘在于用量。脉之在于有力无力。千人千方。若清水明镜不失其形。古方不治今病。学古而不泥古。怪病多痰。男子以气为主,女子以血为主。善治阴者阳中求阴,善治阳者阴中求阳。汗血同源。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202.  神之所在,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神之所主,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之所病,百病之始,皆本于神;神之所治,凡刺之法,先醒其神。
203.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204.  面口合谷收,曲池配穴优;如遇头痛时,凤池效可凑;胁肋内关谋,可向外关透;肚腹三里留,上腹中脘搜;下腹加关元,天枢治脐周;腰背委中求,殷门亦可收,陀脊按部加,斜向脊柱透;下腰大肠腧,上腰肾腧揉;上肢取曲池,合谷肩yu施;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透;周身节骱病,疼痛取啊是;避开大血管,胸背禁深刺。
205.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矣。
206.  仲景治血以冲为要,冲脉丽于阳明,治阳明即治冲也。阳明之气,下行为顺。且大黄一味,能推陈致新,以损阳和阴,非徒下胃中之气也。即外而经脉、肌肤、躯壳,凡属气逆于血分之中,致血有不和处,大黄之性,亦无不达。

207.  熄风之品虽多,以天麻、钩藤、菊花之属为最。
208.  乙癸同源,治肾即所以治肝,治肝即所以熄风,熄风即所以降火,降火即所以降痰,如钩藤、玉竹、菊花、天麻柔润熄风之品,无不可于各方中出入加减,以收捷效也。
209.  桂枝入足厥阴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营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
210.  观之桂枝与芍药,一扶阳,一救阴,两相对偶,凡阴阳升降表里气血诸方,莫不惟桂芍之力左右也。
211.  蜈蚣最善搜风,贯穿经络脏腑无所不至,调安神经又具特长,因其节节有脑是以善理神经。
212.  凡用薄桂,能横行手臂,片子姜黄,能引至手臂,油松节,能透入骨节。
213.  威林仙,属木,治痛之要药,量病稍涉虚者禁用。痛风在上者服之,此药去众风,通十二经脉,朝服暮效

名中医诊言录

辩证(气血、脏腑、六淫)
治病必先辩证,辩证须辨兼证。(清·费绳甫《孟河费绳医案》伤寒)。
气不足便是寒,气有余便是火。(清·程杏轩《杏轩医案》)
气为血所郁则痛,血为气所蒸则化为脓。(清·唐容川《血证论·便脓》)
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清·王士雄《温热经纬》卷四·湿热证)
酸主乎火,软主乎湿。(明·秦昌遇《病因脉证》卷三·痿软论)
颈项胀是风,舌根强属痰。(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二·中风)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清·程杏轩《医述》卷六引程扶生语)卫气虚则多汗,营血虚则无汗。(清·程杏轩《医述》卷十引娄生善语)
胃为卫之本,脾为营之源。(金·李东垣《脾胃论》)
营阴虚则风阳易逆,脾胃弱则肝木易横。(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二)
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清·程杏轩《医述》卷九·小便)
实秘者,秘物也;虚秘者,秘气也。(清·程杏轩《医述》卷九引张洁古语)
热在上焦,咽干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在下焦,便秘溺赤。(明·李梃《医学入门》卷四·积热)
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卷二张氏妇案)
湿病在表,一身尽痛;黄病在里,一身不痛。(明·汪昂《医方集解》利湿剂·茵陈蒿汤)
淡白舌苔亦有热证,黄厚满苔亦有寒证,舌绛无津液亦有痰证,当以脉证便溺参勘。(清·陆定圃《冷庐医话》卷四引《重庆堂随笔》语)
病寒则气裹而息微,病热则齐盛而息粗。(明·秦景明《病因脉治》卷二·喘证论)
凡小便人但见其黄,便谓是火,不知人逢劳倦,小水亦黄。(清·程杏轩《医述》卷九引张景岳语)
无脉之侯,所因不一,久病无脉,气绝者死;暴病无脉,气郁者可活。(日本·丹波元简《脉学辑要》卷上总论)
假实者,形实而神衰,其脉浮洪芤散也;假虚者,形衰而神全,其脉静小坚实也。(清·徐灵胎《医学渊源论》卷上·病,寒热虚实真假论)
假寒者,寒在外而热在内也,虽大寒而恶热饮;假热者,热在外而寒在内也,虽大热恶寒饮。(清·徐灵胎《医学渊源论》卷上·病,寒热虚实真假论)
证有真假凭诸脉,脉有真假凭诸舌。(清·俞震《古今医案按》卷一·伤寒)
虚实之要,莫逃乎脉。如脉之真有力,真有神者,方是真实证。似有力,似有神者,便是假实证。(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一·传中录上·虚实篇)
暴病多实,久病多虚;暴病多寒,久病多热。(清·王旭高《医学刍言·辩证概述》)
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清·曹仁伯《柳选四家医案》继志堂医案·瘕癖门)
心无水则孤火上逆,肾无火则寒水下凝。(清·唐笠山《吴医汇讲》卷八·摄生杂话)
肝阳伏,则风熄而镇静;肝阳升,则风旋而鼓舞。(清·谢映庐《谢映庐医案》)
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清·叶天士《临证指南议案》卷三·脾胃门)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二)
脾肾为生痰之源,肺胃为贮痰之器。(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三)
肝一病即延及他脏。(清·李冠仙《知医必辨》论肝气)
肥人多痰,大半因湿,瘦人热,皆因燥。(清·王燕昌《王氏医存》卷九·肥人多痰瘦人热)
论治
治疗原则
善治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五十·新方八阵·补略)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现代·岳美中《岳美中论集》)
要知药气入胃,不过借此调和气血,非药入口,即变为气血,所以不在多也。(清·徐灵胎《慎疾刍言·制剂》)
此句言虚证用补不在多,贵乎维护胃气。
考《内经》治肝,不外辛以理用,酸以治体,甘以缓急。(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七·痰厥)
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十七·杂证谟·脾胃)
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清·周学海《读医随笔》卷四·用药须使邪有出路)
治心火以苦寒,治肾火以咸寒(清·徐灵胎《医学渊源论·军火相火论》)
治先天当求精血之属,培后天须参谷食之方。(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二·虚劳)
情志中病,未可全凭药力,务须屏烦颐养,方能除根。(清·程杏轩《杏轩医案·续录》怔忡治法)
常言道“无情草木之品,不能胜有情之病”,须牢记心中。
初病之热为实热,宜用苦寒要清之;大病后之热为虚热,宜用甘寒药清之。(清·俞嘉言《寓意草·辨王玉原伤寒后余热并永定善后要法》)
欲泄水,必崇土;欲平气,必疏木。(清·王旭高《王旭高议案》卷二·臌胀水肿)
此言治疗水肿的两大治法。
肝虚无中虚直补之法,补肾即所以补肝;中虚有兼补之方,补火而更能生土。(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三·痰饮)
治肝不应,当取阳明。(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三·木乘土)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近代·丁甘仁《丁甘仁医案》卷八·膏方)
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而大有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清·徐灵胎《医学渊源论》卷上·病同人异也)
腑病宜开通,不得以脏药犯之;脏病宜补益,不得以腑药犯之。(清·石寿棠《医原》卷上·阴阳治法大要论)
诸病不已,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明·周子干《慎斋遗书》卷二·辨证施治)
太阴湿土,得阳则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三·脾胃华岫云评语)
邪气不去而补之,是关门逐贼;淤血未除而补之,是助贼为殃。(清·唐容川《血证论》卷一·用药宜忌论)
肝主疏泄,肾司闭藏;肝有相火,有泻无补;肾为真水,有补无泻。(清·叶天士《医效秘传》卷三·阴虚论)
肥人之身,以火为宝;瘦人之身,以湿为宝。故肥人不任清凉,瘦人不任温补。(清·许豫和《怡堂散记》下卷·又录名言)
善补肾者,当于脾胃求之。(清·许豫和《怡堂散记》下卷·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解)
补,戒急授而骤壅;伐,戒亟夺而竣利。(清·唐笠山《吴医汇讲》卷八·摄生杂话)
治脾胃者,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而已。(清·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参苓白术散)
老人之痰,慎于吐利,尤宜用食以补之。(宋·陈宜《养老奉亲书食·治养老序第十三》)
大凡以药功病者,去其大半,即宜养正气而佐以祛邪,正气充则邪气自尽。(明·黄承昊《折肱漫录》卷一·医药篇一)
外感忌酸收,内症戒消导。(清·宝辉《医医小草·精义汇通》)
体实气壮,要治病留人;体衰气虚,须留人治病。(现代·岳美中《岳美中医案集》六君子汤和真武汤加减治疗尿毒症)
人知补之为补,而不知泻之为补;治泻之为泻,而不知补之为泻。(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治法》引《医学入门》语)
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功。(金·张子和《儒门事亲》卷二·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
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血脱而气不脱,虽危犹生;血未伤而气先脱,虽安必死。(清·唐容川《血证论·脉证死生论》)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明·赵献可《医贯》)
补气之品可重也,行气之品不可重。补血之品可重也,行血之品不可重。(清·周声溢《靖安说医》)
此言用药须分清主次与用量轻重。
治血之要;其取效在调气而补血,其收功在安神而固精。(清·罗美《名医汇粹》)
治实火之血,顺气为先,气形则血自归经;治虚火之血,养正为先,气壮则自能摄血。(清·汪昂《医方集解·理血之剂》)
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气活血之当然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医评语)
此言疾病的发展总是由浅入深,由气及血。
血贵宁静,不善疏动,疏动则有泛滥之虞;血贵流通,不当凝滞,凝滞则有淤著之患。(宋·朱瑞章《卫生家宝·产科方》)
阳火一清便退,阴火愈清愈起。(清·程杏轩《医述》卷一·引吴天士语)
实火吐血,宜清宜降;虚火吐血,宜补宜和。(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二·吐血)
百凡治病,胃气实者,攻之则去,胃气虚者,攻之不去。(清·程杏轩《医述》卷七·引自《见闻录》)
治少年人,惟恐有火,高年人惟恐无火。(清·喻嘉言《寓意草》辨鼎翁公祖颐养天和宜用之药)
夺血者不可发其汗,夺汗者不可取其血。(清·张石顽《张氏医通》卷五·诸见血证)
病伤犹可治,药伤最难医。(清·程杏轩《杏轩医案并按》汪绍由翁堂脱证救苏)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用药》)
养生则以实脾为枢,治病则以膀胱为枢。(清·程杏轩《医述》卷九·小便)
清阳明以利机关,养肝肾以滋阴血,运脾气以运化湿痰。(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二·中风)
养营阴需求甘润,理肝郁必用苦辛。(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一·疟疾)
养心营以济肾阴,清肝热以安相火,(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二·虚劳)
凡病颠倒难明,必从脾胃调理。(清·程杏轩《医述》卷七引周慎斋语)
病颠倒,是病愈而多反复之谓,难明,也是此意。
情志之病,药饵难疗。(清·程杏轩《杏轩医案》堂妹吐证)
阴无骤补之法,非多服药不效。(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之二·吐血三要法)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清·莫枚士《研经言》卷一·用药论二)
药贵中病,不论贵贱,在善用之而已。(清·余听鸿《余听鸿议案·湿痹》)
滋益之味,骨血为重;疏利之气,草木为先。(清·程林《医睱卮言》)
实证断不可用补虚之方,而虚证则不废实证诸方…(清·唐容川《血证论·吐血》)
治痰不效,专补中气,久之,其痰自消。《清·程杏轩《医述》卷十·引吴簧池语)
治重病先须用药探之,方力小胆细心。(清·程杏轩《医述》卷二引《医验录》)
欲补心者须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乃交心肾之法也。(明·周慎斋《慎斋遗书》卷一·阴阳脏腑论)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清·叶天士《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五脏皆有精,精者人之本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盖人赖胃气以生,药亦赖胃气而运。(清·程杏轩《医述》卷三引《赤崖医案》)
肝为刚脏,非柔养不克;胃为阳土,非温通不和。(近代·丁甘仁《丁甘仁医案》卷七·调经)
(二)药物
秦艽退黄极妙以其能清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清·程杏轩《医述》卷八)
(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解)
荆芥最能散血中之风。(清·汪昂《医方集解》)
盖外无发热恶寒身痛之表证,即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入芦根、石斛。(清·王旭高《医学刍言·气燥血燥治法》)
泻心者必以苦,故用芩,连;散痞者必以辛,故用姜,夏;欲交阴阳通上下者,必和其中,故用参,甘,大枣。(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热药多秘,惟硫黄性暖而通;冷药多泻,惟黄连厚肠止泻。(清·程杏轩《医述》卷十六引张洁古语)
凡苦寒之药,多伤脾胃,惟青蒿清芬入脾,独宜于血虚有热之人。(清·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
大黄治大实,芒硝治大燥大坚,二味治有形血药;厚朴治大满,枳实治痞,二味治无形气药。盖肠胃燥实,气必不通,故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此言实为分析大承气汤的配伍意义。
苏叶开脾气,苏子降肺气,二味同用,有一开一降之功。(现代·沈绍九《沈绍九医话》)
大黄走而不守,黄连守而不走,一燥一润,一通一塞,相去甚远。(明·吴又可《瘟疫论》上卷)
大黄同甘草同用,能利小便。麻黄少而熟地多,使开腠理而不滞不汗。(清·王燕昌《王氏医存》)
黄连与干姜同用,泻胃家之痞结,令热从中散;与吴萸同用,则泻肝家之痞结,令热从下达。(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大黄与人参同用,大黄自能逐去坚积,决不反伤正气,人参自能充益正气,决不反补正气。(清·徐灵胎《医学渊源论》)
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为多汗;术得麻黄,行里湿兼可行表湿。(近代·何廉臣增订《通俗伤寒论》)
桂枝本营分药,得麻黄,生姜,则令营气外发而为汗,从辛也;得芍药,则收敛营气而止汗,从酸也;得甘草则补营气而养血,从甘也。(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后重有木香,槟榔,行燥金之郁也;癃闭之用知母,黄柏,散相火之炽也。(清·程杏轩《医述》卷十六引滑伯仁语)
表里之邪,则44用柴胡,黄芩,上下之邪则用桂枝,黄连;表里之邪用生姜辛以散之,上下之邪则用干姜辣以开之。仲景大法灼然矣。(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汗多不忌豆豉,泄泻不忌山栀。(近代·丁甘仁《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无汗取豆豉,有汗取豆卷;热盛取生地,津伤取石斛;邪热内炽;劫夺津液,并取生地,石斛,则是黑膏加减法的种种化裁。(近代·夏应堂,见《近代中医经验流派选集》)
甘得苦则不呆滞,苦得甘则不于燥,合而成功也。(清·吴瑭《吴鞠通医案》)

羌活入足太阳理游风,细辛入足少阴三伏寒,苍术入足太阴去湿,白芷入足阳明三风

看经典语录
看经典语录

1,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去痰根本是健脾胃,宣发肺气为辅助)

2,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有五谷精微才有气血生化之本,气血要同补)
3,百病从寒而起,湿乃万病之源。(做一个有温度的女人吧,注意保暖,原理离潮湿环境)
4,万病皆为痰作祟,散寒祛湿健脾胃。(脾胃调理很重要,尤其三伏天)
5,病来如山倒 ,病去如抽丝。(养生大于治疗)
6,万病不治求之脾肾,疑难杂症要找肝。(脾后天之本,肾先天之本)
7,调理不祛寒,一切都白谈。(寒可致病啊)
8,汗为心之液,发为血之余。(出汗要适度,秀发知健康)
9,肾为人的先天之本,脾为人的后天之本。
10,水走水道,谷走谷道。(脾肾排毒通道要畅通)
11,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经络畅通,百病无踪。(经络养生多重要)
12,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健身运动有技巧,不可盲目跟风)
13,千寒易祛,一湿难除。 (寒就不好调理啦,湿气更难啊)
14,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阴阳协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