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之下 形而之上

 作娘的小菜园 2023-02-28 发布于重庆

这是作娘与小情儿的第 73 篇文章

作娘与小情儿





一个非典型全职妈妈与小情儿相爱相杀的手记

修行,是让我们倒过来行事,“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我们念念为众生,尽形寿为众生,把自己的身心放下,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将会不求自得。

肆虐中国近两个月的病毒终于要销声匿迹了。这两个月的强行刹车,“闭关修养”似乎让很多人都开始认真思考人生、人性等一些“虚”“形而上”的东西,然后就是“文思如泉涌”,我的好几位朋友,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最近公众号都更新的特别勤

突如其来的疫情一方面带来了恐慌、经济衰退等等负面影响,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们对自然、对生态、对环保、甚至是对工作、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度思考与转变。

所以说,一件事情的出现一定是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的,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就看从哪个角度去看待。

这个疫情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是极好的,不知道这么说,会不会被群殴,但我确实是名正言顺地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过了一把生活。

每天都到点睡到点醒,运动、做饭、读书、写字、喝茶、艾灸,偶尔也还是会为家里的“神兽”小小焦虑一下,但这是因为自己修行还不够,总之,这段时间平静的心情还是占据了主要。

以至于有一天和东北的表弟们视频,他们看到我艾着灸喝着茶时特别诧异,都说我怎么过得跟老年人似的,我大笑说,自从过上老年人的生活就感觉自己年轻多了。表弟们也跟着哈哈大笑说,大姐看上去确实比之前要年轻多了。

其实过“老年人”的生活只是个外在表象吧,真正让自己年轻的也许最终还是内在的心态。真正的看见了自己承认了自己并接纳了自己,真正的与自己达成了和解,然后就不管看什么都能平静对待了。

以前也经常会将这些话挂在嘴边,但是人是很奇怪的,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就是另一回事,至于能悟到那更更是另一回事了。

禅宗里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以前不太理解这其中的玄机。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又得到了一众大师的点拨后,忽然觉得有那么一点点懂了。

当知道一切都是幻象,就会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平静。这句话,最近已经不只一个人对我说过。

人生兜兜转转,我们要一直追寻的其实就是那个原来的自己啊。否则怎么说小小孩,老小孩呢。当一个人历经了世事沧桑后还依然内心纯净,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人生的最高修为呀。

突然想起一句话,走过的路越多,越喜欢宅着,看过的人越多,越喜欢孩子。

所以这个哪也没去在家死宅的春节,让我体悟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心充盈与平静。

所以在考取了初中教师资格证后我竟然萌生了去教幼儿园小朋友的念头。

本来这只是个念头,我觉得我这个年纪又不是科班出身又与体制内的教育无法融合,应该不会有什么机会。但是这个世界上就是会有“心想事成”这么一回事的

我刚冒出这个念头没多久,仙儿姐就犹如有心灵感应般给我打电话说,她有个开华德福幼儿园的朋友需要我这样一个人,我当时激动不已,连忙说她是我的福星。

然后她也说我是她的福星,帮她做了许多她想做却没时间去做的事。最近听的最多就是“福星”。那天跟上思维模式课的俞老师聊天,他竟然也说我是他的福星,我受宠若惊。

他说,就是因为有次我找他聊天聊到当时我的感情困惑,他没能帮助到我,很遗憾,所以他才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花了大量精力与金钱来学习这些东西,看到我今天的成长他很欣慰。

天啦撸,听他这么说,我真是有种“德不配位”的感觉,我何德何能能当别人的“福星”呢。其实俞老师是上市公司的大总裁,办教育只是一种情怀,大家都喜欢叫他俞总,但我就是喜欢叫他老师。

在我人生某个很难熬的阶段,他确实是充当过我的人生导师的。然后当时他可能觉得没有帮到我,还给我介绍了他的心灵导师姚老师,我一直很感谢他的。虽然我总跟他开不大不小的玩笑,笑话他的浙普,说他浑身铜臭商人气息,但我是打心底对他敬佩的,是真的一直拿他当我的福星的。

还有去年由于孩子学篮球结识的妈妈小e,那天跟她一起在网上体验“积极幸福”的视频分享会,她开口就是对我的各种感谢,也说到我是她的“福星”,我又是一阵受宠若惊。因为在我心里,她才是我的福星啊。

是她带着我认识了“大王”,然后是大王打开了我心灵的另一扇门,让我知道了原来“静心”是可以“动”的,而且可以是“暴动”但不是“躁动”,通过大王的静心活动又认识了群可爱的人们,包括长得跟邓丽君一样美的方老师,一直都觉得小e是我的福星的。

这样看来,所谓的福星其实是一群有爱的、懂得感恩的、能量场相同的人的相遇呀。

我把要去幼儿园当老师的消息跟闺蜜分享,闺蜜开始还逗我说,我看行,你这智商跟三岁小孩似的,跟幼儿园小孩子可以无障碍交流。我大笑说,你懂啥,我这叫得道了,回归真我。

后来又跟闺蜜聊了很多前尘往事,这个见证了我与历任男友感情纠葛的前世妈妈最后问我,还会认为某某是渣男吗?

我回,当然不会,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历任男友都是我的一面镜子啊,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其实都是我对待他人的方式呀。明白这一点,就不会把自己总放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去抱怨了。

降维打击,这是我最近新学的一个词,不是说我要去打击谁,只是很多问题,尤其是那些让你感到犹如乱麻的问题,找不到解决方向的问题,你一旦跳出那团麻,你就会自然而然找到答案。否则你会一直缠绕在那团乱麻里,走不出去,别人也走不进来。

其实人自身也是个小宇宙,只有当你自己真正的从内心开始改变时,周边的关系、环境才会跟着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甚至你自己都不曾察觉的。这个人怎么就突然变好了?这件事怎么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了呢?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你这个人的气场改变,能量场改变了呀。

说到能量场,这个东西看不着摸不着的,似乎挺玄乎的。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这个不是东西的东西,但你不能说这个东西就是不存在的。犹如空气,你也看不着摸不着的,但你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以及对人类的重要性。这个世界,其实还是“无形”的东西决定“有形”的东西的。

初中政治课上学到“形而上学”这个哲学概念,怎么也无法理解。哲学派别里这家说“物质”决定“意识”,那家说“意识”决定“物质”,整到后来,我就只能为了考试,“政治正确”的认为世界就是“物质”决定了“意识”。

很多年后,当我读了几本书,见了几个人,走过几小段的路,经历过几件事以后,才明白在“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争论中,原来我们一直是在玩“小狗追着自己尾巴咬”的游戏呀,永远在那里转圈圈,却永远咬不到自己的尾巴。

关于这个“物质”“意识”的问题,原来,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早给出了答案。《易经》里有一句话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面的“道”就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决定着形而下的一切有形之“器”。

大道至简,但却是“非常道”“非常名”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

所以才会有那么句话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最终落脚点还是在“自己悟”啊,所以说人来到这个世界活着就是一场修行。

背景音乐是仙儿哥发给我的,据说可以缓解肝火旺,那几日确实因为家里这头“神兽”有点火大,仙儿哥总是会急我所需

这首古琴曲以及这篇文章也要送给我一个正处于重度抑郁症中的朋友,远隔千里,鞭长莫及,能力也有限,我知道你已经有读写障碍了,好在有音乐在,很多时候音乐也是一剂良药啊。

药的繁体字,上边是艹字头,下边是一个快乐的“乐”字,你也可以理解成音乐的“乐”字,古人早就告诉我们了,吃素(草)和音乐都能治我们的病。

抑郁症是病,得吃“药”。

请一定要活下去,我和这个世界爱着你

作娘与小情儿

身高1米74,气场8米16,可甜可咸,可攻可受,

怀有一颗少女心的斜杠中年文艺女壮年,

一个对一切新鲜事物保有好奇心的超级无敌大辣妈

作娘是有后台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